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课时 科技改变世界 案例一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收集三次工业革命相关资料、绘制表格 学生准备:收集科学发明与应用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出现,都会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技在不断地改变着世界。 2.质疑:科技发展经历了怎样的进程?我们一起来了解。 3.板书:科技 二、了解三次工业革命 1.谈话引导,科技的进程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 2.质疑、思考: (1)每一次的工业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2)每一次的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主要是哪位科学家发明的? (3)每一次的工业革命给我们的生活、生产带来了哪些便利? 3.学生自主阅读教材60页图文材料,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4.教师引导填写第一次工业革命情况。 5.结合教材61页“活动园”的图示,联系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交流:科学发明与应用是如何推动社会发展的? 6.生展示交流,补充图表 7.自主阅读教材61页“阅读角”两个小故事。 8.科技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在生活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电,大家一起来找找生活和生产中的电。 9.思考:从瓦特、爱迪生的故事中,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10.生交流,师引导梳理提示:从小热爱科学,留心观察生活,善于发现问题、大胆思考问题、勇于解决问题,不断尝试实践等。 11.学生讲一讲其他科学家的故事或补充收集的相关资料。 12.小组内交流、讨论、填写第二、第三此工业革命情况表。 13.教师引导并相机补充相关资料,如:每一次革命的时间等。 三次工业革命情况 次 数 时 间 标志 科技成果 带来的便利 著名科学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工业革命 14.完善表格的填写,对知识进行梳理。 次 数 时 间 标志 科技成果 带来的便利 著名科学家 第一次科技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蒸汽机的发明 火车、轮船、织布机 方便了运输和出行,提高了生产效率 瓦特 第二次科技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电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电力、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电视机、冰箱、空调 照明、带动机器、出行快捷、通信联系方便、生活质量提高 法拉利,诺贝尔,爱迪生 第三次科技革命 20世纪50年代 计算机的发明 电脑、核技术、生物工程、太空技术 更方便交流信息,人类有了新的能源,揭示生命的奥秘,探索宇宙 爱因斯坦 三、了解信息化社会的科技成果 1.过度:20世纪90年代国际互联网的形成,标志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它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技术为我们创造了发布信息、阅读新闻报道、娱乐、交流等的新平台。 2.出示图片,了解互联网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你的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互联网技术干了什么? 4.学习新名词:创新驱动发展。 5.过度: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了丰硕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打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6.教师介绍相关知识: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其具体内涵是指,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 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 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 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 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 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过去一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能力和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2年底召开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就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方式,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而不是传统的劳动力以及资源能源驱动;二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而不是为了发表高水平论文。 7.阅读教材62页“活动园”,了解“天眼”: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8.补充相关资料。教师播放视频:“天舟”会“天宫”创新驱动型科技成果强国惠民的视频。 9.学生认真观看视频,谈谈观后收获。 四、高科技带来的麻烦 1.过渡:任何一项科技成果的应用,往往蕴含利与弊的双重性。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遇到新的烦恼。 2.阅读教材第63页图文资料,说说哪些科技成果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3.学生交流:农药对土壤、水、农作物的污染;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4.你还发现生活中有类似的例子吗?和小组同学说说它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危害。 5.引导质疑:如何减少科技带来的烦恼,让科技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6.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网站,让学生明白:科学需要更多的观众参与。 7.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3页的正文内容,提示:减少科技的烦恼,还需要科学家的道德自律和相关的法律来保障。 8.阅读“相关链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法律条例,让法律保障科学技术的纯净。 五、课堂总结 科技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世界。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善用科技,让科技更好的为我们人类造福。 板书设计: 科技改变世界 三次工业革命 作用:发挥 科技成果 (创新驱动发展) 危害:减少 第三课时????? 科技让梦想成真 案 例 一 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2019年5月第3周第九个“科技活动周”相关视频、视频“神舟五号”发射精彩瞬间、相关高科技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我国航天事业的某一项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世人的飞天梦 导入:古代的人们看见鸟类的飞行,萌生了人若有一对上下煽动的翅膀,就可以像鸟一样翱翔于蓝天。若是人没有长翅膀,那怕是借助什么神功或什么物件能飞行在蓝天上也是十分惬意的事。于是,人类的飞天梦就由此而产生了。 2.讲一讲你听说过的古人飞天的故事。 3.古人飞天故事预设: 我国《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中的神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腾云驾雾、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中的飞天地毯、普罗米修斯飞天盗火、古希腊的小天使……?几千年前,这些神话传说、故事不同程度的表达了古人的飞天梦想。 4.在这个时代及以后的几百年中,各国都先后的涌现了许多的探索者,他们开始了探索飞向蓝天的科学研究活动,直至人们在一百多年前,真正地飞向了天空。请学生讲一讲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历程中的故事。 5.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在班级中进行分享。 6.教师引导,把人类飞天历程中几件大事记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 (1)明朝,陶成道尝试火箭飞行器,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行器。 (2)1783年,法国物理学家查理实现了氢气球的首次载人飞行。 (3)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研制的飞机试飞成功。 (4)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首次实现了人类登月。(出示他在月球上看到美丽地球的图文资料:1969年7月16日,美国肯尼迪发射中心的土星五号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科林斯三人乘坐的“阿波罗”太空飞船送入环月轨道。经过四天的飞行,飞船到达月球,阿姆斯特朗将左脚踏到月面,留下那著名的脚印,成为登上月 球第一人,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图为阿姆斯特 朗首次登上了月球时的瞬间。 (5)2014年,欧洲航天局的彗星探测器所搭载的登录器在彗星上成功登录。 7.这些人是实现人类飞天梦想的开拓者,除此之外还有他们是法国的蒙特哥菲尔兄弟、俄国的茹科夫斯基、德国的李林塔尔等。从这众多飞天开拓者的事迹中,谈一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8.小结:人类有了美好的梦想,经过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科技终于让梦想成真!看来,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不仅需要科学精神,还需要有梦想。 活动二、中国的航天梦 1.谈话引入:孩子们知道杨利伟吗?请生介绍。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他们是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航天员,实现了我国的航天梦,是我们的骄傲! 2.教师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3.阅读教材65页的“阅读角”,了解我国实现航天梦的辉煌历程,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4.请学生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某一项成就收集的资料信息,进行班级展示交流,让学生我国的航天事业现状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5.教师播放视频“神舟五号”发射精彩瞬间回顾,再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 6.交流航天技术的广泛应用:广播电视、通信、气象预报、国土普查、海洋观测、导航定位、防灾减灾、远程教育、农业生产、环境监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7.补充小资料: “神舟专利”走进寻常百姓家 在神舟飞船上大显神威的高精尖技术、产品,其实早己“潜伏”在我们身边,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由五院研制、为交会对接铸就“万里穿针”奇迹立下汗马功劳的各类敏感器产品,在民用领域的作用同样也不容小觑:透过高光谱成像仪的“电子眼”,可以清晰探测、辨识农作物污染情况,为我们吃上放心菜、安全粮提供了新的检测手段;成像式敏感器为机械臂装上了智脑,能大大地加大生产制造行业的制动化程度,还能在核电站辐照度监测岗担当“安全员”。 ?????? ?脱胎于神舟飞船载人生命保障系统,五院为我国煤矿产业量身定制的矿用救生舱产品,可容纳6至16人同时避险,提供长达120小时以上的生命保障,将为矿难事故发生时的工友们撑起一把“保护伞”。 8.小结:中国梦,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强盛之梦,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复兴之梦。而祖国的强盛之梦和民族的复兴之梦,其最强大的支撑,是最能彰显国家意志和民族能力的中国航天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党中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重大战略决策以来,航天战线的同志们秉持航天报国的理想和追求,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志们为祖国航天事业建立的卓越功勋,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活动三、我的科技梦 1.激励引入:了解了我国已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航天事业,你的心里是不是也滋生了一个科技梦? 2.小组内分享自己的梦想,并谈谈实现这一梦想的打算。 3.交流:你参加过哪些科普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4.阅读教材65页“活动园”,了解“科技活动周”。并播放2019年5月第3周第九个“科技活动周”相关视频,了解全国性的科普活动。 活动四、课堂总结 ????? 多姿多彩的世界,激发着人类无穷的梦想。为实现梦想,需要更多的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作为学生的我们应从小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让科技帮助我们将诸多梦想变成现实,让未来的世界更美好! 板书设计: 世人飞天梦 科技 中国航天梦 成真 我的科技梦 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