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欣赏音乐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中所体会到的情景和感受,那么在美术作品是否也会有如此魅力呢? 思考:如果以《高山流水》为主题画一幅画,你会怎么来表现呢? 高山流水 第二课: 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 沙雅县第六中学 石磊 意境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词、画、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 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既有来自艺术家主观的“情”,又有来自客观现实升华的“境”,境中有情,情中有境,是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熔铸的产物,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虚谷 清代 一群鱼轻快地游过垂柳下的水面,柳叶掩映之中显得神气活现。画家采用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新颖视角和构图来进行表现,使得这一平凡的生活景象充满了勃勃生机与清新活泼的意趣。 青蛙 齐白石 本幅《青蛙》充满了齐氏幽默,被芦草缠住脚正在挣扎的小青蛙,三只煞有其事的“开会青蛙”,一副不可叫人听去的神秘。画面的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虚实得当,主次分明,两主角各有神态,手舞足蹈的发言者,屏气聚神的聆听着,愈加辩驳的质疑者,不由不跌进故事里。 蛙声十里出山泉 《蛙声十里出山泉》创作于1951年,是齐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先生画的一张水墨画。纵129厘米,横34厘米。老舍与齐白石是一对好朋友。有一次,老舍先生到齐白石先生家做客。他从案头拿起一本书,随手翻到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一首诗,有意从诗中选取了一句“蛙声十里出山泉”,然后想请齐白石先生根据这句诗作幅画,用画去表现诗中听觉器官感受到的东西。齐白石先生欣然接受,但这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它涉及到艺术上一个深层话题“意境”(据说齐白石先生经过了几天的认真思考)。最终,齐白石老人凭借自己几十年的艺术修养,以及对艺术的真知灼见,经过深思熟虑,终于完成了任务,创作出了这幅著名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齐白石把‘蛙声’这一可闻而不可视的特定现象,通过酣畅的笔墨表现了出来。 思考: 我国古代为什么会有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个说法呢? 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同学们:当你看到这幅图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同学们: 学习了以上内容,相信大家都对本课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那么接下来我们带着所掌握的知识来欣赏以下的画作。 马远《对月图》 马远《雪滩双鹭图》 马远《梅石溪凫(fu)图》 马远(约1140-约1225年后),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 《秋窗读书图》 刘松年 夏圭 《溪山清远图》 课外赏析 马远 《十二水图》 作业: 试着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为主题创作一幅画。 同学们: 下课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