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随州市外国语学校2012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下段考英语检测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00分)
一. 听力(共两节,计37.5分)
第一节(共9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3.5分)
听下面9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面有一个小题, 请从题后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 ) 1. A. In a hospital. B. At a store. C. In a library.
( ) 2. A. At 1:30. B. At 2:00. C. At 2:30.
( ) 3. A. By car. B. By bus. C. By bike.
( ) 4. A. No smoking here. B. No smoking anywhere. C. No smoking outside.
( ) 5. A. Pretty. B. Awful. C. Clean.
( ) 6. A. Last Monday. B. Last Tuesday. C. Last Wednesday.
( ) 7. A. Jim’s B. Bob’s C. Tom’s
( ) 8. A. His sister. B. His mother. C. His father.
( ) 9. A. To a park. B. To a factory C.To a hospital.
第二节(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4分)
听下面5段长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面有几个小题, 请从题后所给的A, B, 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二遍。
听第10段材料,回答10-11小题。
( ) 10. Who can watch TV sometimes
A. Mark. B. Kathy. C. Both of them.
( ) 11. What can Kathy do on school nights
A. Play computer games. B. Watch movies. C. Study with friends.
听第11段材料,回答12-14小题
( ) 12. How tall is Anna now
A. About five feet. B. About six feet. C. About seven feet.
( ) 13. What’s her hobby now
A. Collecting coins. B. Collecting stamps. C. Collecting paintings.
( ) 14.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At school. B. In a shop. C. At a bus station.
听第12段材料,回答15-17.小题
( ) 15. Where did the woman buy the picture
A. In Shanghai. B. In Beijing. C. In Wuhan.
( ) 16. The picture is nice, isn’t it
A, I don’t know. B. No, it isn’t. C. Yes, it is.
( ) 17. How much did the woman pay for the picture
A. Thirty-five yuan. B. Forty yuan. C. Forty-five yuan.
听第13段材料,回答18-21.小题
( ) 18. What’s Mike doing now
A. Reading a newspaper. B. Listening to the radio. C. Watching TV.
( ) 19. What’s the news about
There is going to be a volleyball game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There is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game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There is going to be a soccer ball game between China and Brazil.
( ) 20. When are they going to meet
A. 6:15 B. 6:50 C. 7:00
( ) 21. Does Bill like volleyball
A. Yes, he does. B. No, he doesn’t. C. We don’t know.
听第14段材料,回答22-25.小题
( ) 22. What’s Wang Lin’s secret of learning English
A. Using English as often as possible.
B.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very carefully.
C. Doing her homework every day.
( ) 23. What should we pay attention to when we talk to someone
A. Key words B. Every word C. Nothing.
( ) 24. How does Wang Lin study English grammar
A. By making flashcards. B. By listening to the tape. C. By taking notes.
( ) 25.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The ways of memorizing new words.
B. The ways of studying grammar.
C. The ways of studying English.
二. 语言知识运用(共两节,计42.5分)
第一节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计20分)
A)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与划线部分意义相同或相近并能替代的那一项。
( ) 26. Mr. Green is very happy because he is satisfied with his students’ work today.
A. is moved by B. is good for C. is fond of D. is pleased with
( ) 27. The students ought to wear school uniforms when they’re at school.
A. are supposed to B. are allowed to C. would like to D. love to
( ) 28. Could you get some apples for me on your way home, mom
A. put up B. put away C. take up D. pick up
( ) 29. The car looks nice. Besides, it’s much greener because it uses electricity instead of gas.
A. However B. What’s more C. Even though D. What’s worse
( ) 30. The new movie, Transformers, will be put on next year.
A. dressed up B. on sale C. on show D. set up
B)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 ) 31. As we know, he is ____ honest boy and he likes playing ____ erhu.
A. an; / B. a; the C. an; the D. a; /
( ) 32. _____ the teachers in their school is about 200 and one fourth of them are _____ teachers.
A. A number of; women B. A number of; woman
C. The number of; women D. The number of; woman
( ) 33. --- What do you want most
---A photo of _______ when she was 5.
A. she B. her C. hers D. his
( ) 34. ---Is he still raising money for the poor children
--- Yes. He never __________ hope of helping them.
A. gives up B. gives out C. takes off D. takes out
( ) 35. If you have finished most of the work, you ______ start working so early tomorrow.
A. can’t B. mustn’t C. couldn’t D. needn’t
( ) 36. The teacher ____ is talking with Jane is friendly _______ us.
A. who; with B. that; about C. which; with D. who; to
( ) 37. ---Have you seen the funny movie Let the Bullet(子弹) Fly
--- Yes, and I was made _______ many times.
A. laugh B. to laugh C. cry D. to cry
( ) 38. ______ can cause air pollution, so we’re encouraged to go on bikes or foot.
Keeping lights on when sleeping B. Driving to work
C. Using paper towels or napkins D. Recycling paper
( ) 39. It’s our duty to ________ people ________ too many trees.
A. stop; cutting down B. prevent; to cut down
C. keep; cutting down D. make; cut down
( ) 40. The world’s population problem will be serious ____ all the countries do something to control it.
A. or B. but C. unless D. and
( ) 41.--- You aren’t stranger, are you
---_______, don’t you remember ________ me at the gate ten minutes ago
A.Yes; to see B. No; seeing C. No; to see D.Yes; seeing
( ) 42. I could speak _______ Japanese ____ Chinese , so I had to talk with him in English.
A. not only; but also B. both; and C. neither; nor D. either; or
( ) 43. China ______ the house price already. It is good for Chinese economy(中国经济).
A. has successful controlling B. has succeeded in controlling
C. was successful control D. has succeeded on control
( ) 44. I didn’t see Laura at the party last night. Do you know _______
A. why didn’t she come B. what happened
C. when would she arrive D. how she came here
( ) 45.--- Would you mind taking a message for the headteacher
--- ________.
A. It doesn’t matter B. Of course not. I’ll be glad to
C. Yes, I’ll take D. I can help you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计22.5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Have you ever asked yourself why children go to school You will probably __46__ they go to learn languages, geography, history, science and all __47__ subjects. That is quite __48__, but __49__ do they learn these things
We send our children to school to __50__ them for their future work and life. Nearly everything they study at school has some practical use __51__ their life, but is that the __52__ reason they go to school
There is __53__ in education than just learning facts. We go to school above all __54__ how to learn, so that when we have left school we can go on learning. If a man really knows __55__, he will always be successful, because whenever he has to do __56__ he will quickly teach himself how to do it in the best way. The uneducated person, on the other __57__, is __58__ unable to do it, or does it badly, so the purpose of school is not just __59__ languages, geography, science, etc, but to teach pupils the __60__ to learn.
  ( ) 46. A. speak B. say C. talk D. tell
  ( ) 47. A. the B. other C. the other D. other the
  ( ) 48. A. true B. real C. fact D. wrong
  ( ) 49. A. how B. where C. why D. what
  ( ) 50. A. stop B. ask C. ready D. prepare
  ( ) 51. A. at B. in C. on D. with
  ( ) 52. A. best B. only C. just D. first
  ( ) 53. A. many B. much C. more D. most
  ( ) 54. A. learn B. to learn C. learning D. learned
  ( ) 55. A. how to learn B. why to learn C. how does he learn D. why does he learn
  ( ) 56. A. anything new B. something new C. new anything D. new something
  ( ) 57. A. way B. word C. foot D. hand
  ( ) 58 .A. both B. either C. neither D. not
  ( ) 59. A. learn B to learn C. teach D. to teach
  ( ) 60. A. subjects B. reasons C. way D. knowledge
三. 综合阅读(共三节,计34分)
第一节 综合知识 (共6小题;每小题1分,计6分)
根据所掌握的文化或背景知识,选择最佳选项。
( )61. Big Ben Clock is a symbol of _________, it was built by a queen to tell the time.
A. German B. England C. America D. France
( ) 62. My Heart Will Go On is sung by the world-famous singer _________.
A. Celine Dion B. Song Zuying C. Beethoven D. U2
( ) 63. James Naismith invented ________ in 1891.
A. basketball B. soccer C. volleyball D. tennis
( ) 64. The modern Olympics started in __________in 1896.
A. Athens, Greece B. Beijing, China C. London, England D. Paris, France
( ) 65. _______ which live in the ocean are the largest animals in the world.
A. Chinese tigers B. Pandas C. Blue whales D. Kangaroos
( ) 66. Khufu ordered his men to build _________ as his tomb in about 2560 B.C.
A. the Great Pyramid B.the Frobidden City C. Qin Shihuang’s Uderground Palace D. Eiffel Tower
第二节 阅读理解 (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选项。
(1)
People are so busy these days that many people have no time to cook. This becomes a problem, because most families love home cooking! The food tastes good and warm, and a family meal brings everyone together. In some families, meals are often the only times everyone sees one another at the same time.
Another reason people enjoy home cooking is that it is often a way of showing love. A parent who makes some cookies is not just satisfying(满足) a child’s sweet tooth. She or he is sending a message. The message says, “I care about you enough to spend an hour making cookies that you will eat up in 15 minutes if I let you.”
There is also something about the smell of home cooking. The smell of home cooking pleases people of all ages. It makes most of us feel good and loved---even if we are the ones doing the cooking! Next time you smell a cake making, stop for a mom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your mood.
( ) 67. Why do you fewer people cook now
A. They have to work. B. Many people are too busy.
C. Many people don’t like cooking. D. They don’t family meals.
( ) 68. A parent spends an hour making cookies ____.
A. just to satisfy her or his child’s sweet tooth
B. only to send a message
C. to let a child eat up in 15 minutes
D. often to show her or his love
( ) 69. The writer thinks the smell of home cooking_________.
A. makes us happy and pleased B. makes us be interested in cooking
C. makes us pay attention to our mood D. makes us love others
(2)
A school bus crash(撞车) in Gansu has killed 20 people, including 18-pre-schoolers(幼儿园学生). Dozens of others are in hospital.
The bus that crashed was only designed(设计) to carry 9 people, but it was filled with 64 when it hit into a coal truck on its way to class.
Zhang Lei, our reporter in Gansu, bring us the latest. “ the accident exposed (暴露) a serious problem in the monitoring(监管) of school transportation, especially in some rural(农村) mountainous areas. So far, those seriously injured children have been sent to the nearest county level hospitals, while those with minor injures(轻伤) are being treated in the local hospitals.” Overloading (超载) is thought to be the cause of the crash.
On Saturday, the similar case happened again, another school bus accident happened in Fengcheng city, Northeast China’s Liaoning province. It has left injured 35, including two suffering serious head wounds(伤).
In the wake of the cras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教育部) is starting a nationwide inspection(检查) of all school buses. It demands all risky(危险的) school buses should stop carrying students. The ministry also says it wants to educate(教育) students not to take illegal(非法的) buses. Premier Wen Jiaobao has also demands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中央和地方政府)funds(提供资金) to improve school bus services.
At the same time, Premier Wen Jiaobao also asks some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Council(国务院) to “quickly” formulate (制定) safety regulations(安全规则) for school buses. He also says China will accelerate (加速) the setting up of standards on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school buses.
( ) 70. How many people were killed in the Gansu school bus crash
A. Twenty B. Eighteen C. Thirty-five D. We don’t know
( ) 71. Why did the Gansu school bus crash accident happen from the report
A. Because the driver was too careless. B. Because the traffic is too heavy.
C. Because the school bus was overloading. D. Because the school bus was broken..
( ) 72. The two traffic accidents which happened these days were about ________.
A. some coal trucks B. some school buses C. some family cars D. rural mountains schools
( ) 73. What should we do to avoid this kind of accident happening
A. Stop school buses carrying students..
B. Ask all the students to live in the school.
C. Formulate safety regulations for school buses and set up of standards on the 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school buses as soon as possible.
D. Close the school which use buses to carry students to go to school and go home after school.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第三节 任务型阅读(共7小题,每小题2分,计14分)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根据所给语境,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3)
Do you have a goal for life What’s it Do you want to become a writer, singer of just become a rich person
A recent survey shows that in modern society, most people pick up practical goals, such as “earning money to buy a house and a car”, “ to improve one’s life quality”, “finding a good job”.
Wang You worked in a small firm(商行) in Nanjing. The job was good and he didn’t have to work for extra hours. However, he felt the work was not exciting at all and the life was boring. So he gave up his job and went to Beijing in February, 2007.① When he arrived in Beijing, he set his new goal as finding a good job.
Nowa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want to live a better life. This fact shows that the society is making progress and people’s life goals have become more practical. One researcher says. “ Everybody has his/her own life goal, which will be surely different from people to people.② If one is poor, one’s life goal will be to earn more money; if one doesn’t have a diploma, studying hard to get a diploma will become his life goal; and if one doesn’t have love, his life goal will be to look for it. ③But if one has no life goal, he will idle away(虚度) his lifetime.”
74根据①处完成下面句子。(一空一词)
Wang You set his new life goal as finding a good job when______ __________ Beijing.
75.根据②处,完成下列句子(一空一词)
If one is poor, _______ more ______ will be one’s life goal.
76. 将文中③处翻译成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Do you often feel a little sleepy after lunch Well, that’s normal. Your body naturally lays down. What should you do about it Don’t drink coffee, take a nap(打盹) instead. There are many advantages of a daily nap. First of all, you can remember things better and make fewer mistakes. Also, you can learn things more easily after taking a nap. A 20-minute nap man reduce(减少) your pressure. Finally, a nap can make you cheerful.
But there are some simple rules that you should follow about taking a nap. You should take up at noon, about eight hours after you wake up. In general, a 20-minute nap is the best. If you sleep longer, you may fall into a deep sleep . after waking up , you’ll feel worse. Also, you should set an alarm clock. That way, you can feel fully relaxed during the nap. You don’ t have to go looking at the clock so that you don’t oversleep. Now, the next time you feel sleepy after lunch, don’t get stressed. Put your head down, close your eyes and have a short sleep during the daytime.
根据文中内容完成下面表格,每空词数不限。
The advantages of taking a nap You can remember things better and make fewer mistakes.After a 77.__________________ nap, you can learn things more easily.It can reduce your pressure.It can 78._____________________ at last.
The rules of taking a nap If you sleep more than 20 minutes or even longer, you won’t 79.________________ after waking up.In order to 80________________ during the nap, you should set an alarm to wake you up on time.
四. 写 (共三节, 计36分)
第一节 完成句子(共6小题;每小题1分,计6分)
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完成句子。(每空一词)
81. I don’t know ________(是否) he’ll come or not.
82. Which is _________ (重), a ton of cotton or a ton of metal
83. Paul lives on the __________(第九) floor.
84. Waikiki is one of the best __________ (海滩) for surfing in Honolulu.
85. It’s ten ___________ (分钟) walk from my home to school.
86. W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hould spend more time ___________(锻炼) every morning.
第二节 补全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2分,计10分)
根据语境,用适当的语言完成对话。
M: Hello! 8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Yes, this is Han Mei speaking. What’s up
M: I hear there’s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match this Sunday. Tom and I are going to watch it.
8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Of course. Basketball is my favorite, but I have no ticket to the match. What a pity!
M: You are lucky! I have some free tickets. 8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 Great! 9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Let’s meet at the bus stop at 5:30.
W: I think there must be a big crowd of people there at that time. 9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 OK. See you at 5:00.
W: See you.
第三节 书面表达(共1题;计20分)
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学校生活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你即将毕业之际,校园论坛发起“创建和谐校园”( Build a Harmonious Campus)的主题活动。假设你是李宏,请根据提示写一篇倡议书,号召大家为创建和谐校园,争做文明学生而努力。(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字数)
要点提示:
爱护花草树木, 讲究卫生, 美化校园环境。
尊敬师长,友爱互助,诚实守信。
努力学习,遵守校规,积极参加各项活动。
提示词:尊敬respect 友爱be kind/friendly to
Dear friends,
Our government calls for everyone to try his best t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As a stud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段考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共9分)
1、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大守行》
3、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 。
5、洞庭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曾有一句描写洞庭湖的诗备受后人赞赏,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高尚的人格。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就有许多表现奉献精神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组句子:
, 。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7分)
7、请工整规范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2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下面各个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对称(chèn) 行辈(háng) 磐(pán)石 叱咤(chà)风云
B、颔(hàn)首 丫杈(chà) 惘(wǎng)然 踉踉跄(qiàng)跄
C、暇(xiá)想 寒噤(jìn) 孪(luán)生 气冲斗(dǒu)牛
D.臆(yì)测 拮据(jù) 汲(jí)取 强聒(guō)不舍
9、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3分)
A、NBA新赛季对一直以来争议较大的“走步”规则作出调整——即NBA球员在行进、停止、传球或投篮之前允许持球走两步。
B、这次云南丽江地震的捐款,据不完全统计:九年级捐了862元,八年级捐了754元,而七年级则多达1584元,同学们十分踊跃。
C、中考是人生一次重要的经历,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还是勇敢地迎接和应对呢?
D、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10、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像这样小型的造纸厂在我们镇上星罗棋布,给河水造成了很大的污染。
B、卢沟桥上的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花园里的石凳上、田埂上,坐着几个捧着书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
D、菊花展上,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菊花摆放有序,错落有致。
11、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北京市将努力改善生态环境,保证了“绿色奥运”对北京环境质量的要求。
B、经过几个世纪建立起来的古典芭蕾舞体系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舞蹈动作的技巧性、表现力和协调性,培养演员的体力和悟性。
C、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D、他非常酷爱电脑,除了成天把自己关在房里玩电脑外,对其它东西好象都只有三分钟热情。
1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4分)
读初中后,我不再迷恋连环画、动画片;不再满足于童话带给我的欢乐,于是瞄上了“大部头”。①我时而游览花果山,行走女儿国,看悟空斩妖除魔;②时而上梁山,逛祝家庄,看众好汉锄强扶弱;③时而漂弋海上,独闯荒岛,看鲁滨逊智救“星期五”;④ 。名著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1)根据画线句子内容任选一句写出作品名称及作者姓名。(作品与作者必须对应)(2分)
作品 《 》 作者
(2)联系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表现某一名著(除文段中出现的名著之外)的内容。(2分)
13、语文实践活动。(共10分)
阅读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学校开展了以“读书与交流”为主题的一系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下面是一部分活动情况,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活动任务。
(1)为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活动小组就此对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2分)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表
读书计划情况 读书笔记情况
有无计划 百分比 是否做读书笔记 百分比
有计划 10.1% 每读必做 0%
有时有计划 31.3% 凭兴趣做 24.6%
没有计划 58.6% 从不做 75.4%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是 ;二是 。
(2)为了积极倡导好读书,读好书,学校举行了“书香校园”读书活动,请你为此项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运用到一种修辞用法。(2分)
(3)为了方便学生阅读,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个,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3分)
正方:
(4)时下还有不少同学在看“言情武侠”“休闲娱乐”之类的书籍,请你劝勉他们阅读学校提倡的经典作品,该怎么说?(3分)
三 浅层阅读理解(共34分)
(一)阅读古诗《望岳》,完成14-15题。(6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诗中加点的“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山了泰山 的形象。(2分)
15、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4分)
(二)阅读下列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平 视
①站稳脚跟,挺直胸膛,面朝前方,调好焦距,让我们的目光平视。颐指气使的喝令不能让你弯腰,惠予弱者的善举不会让你倨傲。面对世界,面对他人,面对自己,我们要平视!
②面对权贵、富翁、名人,如果我们仰起脸,眯着眼,媚笑着,等待垂青,等待恩赐,等待布施,那是仰视。仰视是形象的贬损,是尊严的丧失,是灵魂的削价。
③面对弱者、贫民、凡夫,如果我们虎起脸,瞪着眼,哂笑着,或对其不屑一顾,或对其呼来喝去,或对其任意裁决,那是俯视。俯视是缺乏自知的嚣张跋扈,是丧失理性的恣意妄为,是践踏尊严的恃强凌弱。
④因此,我们要平视!
⑤平视是不带色彩的客观,是无视功利的公正,是抛却杂念的单纯。平视是一面没有弧形的镜子,是一片没有污染的竹林。文学家萧伯纳一次到苏联访问,在街头遇见一位小姑娘,就和她一起玩耍。离别时,萧伯纳对小姑娘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著名的文学家萧伯纳。”不料,那位小姑娘学着他的语气说道:“你也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和你一起玩的是苏联著名的小姑娘卡嘉。”小姑娘单纯的世界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下,于是她很轻松地做到了平视。
⑥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平等的,只是由于后天的发展不同才造成了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不能成为不平等待人的理由。已故美国总统林肯有一次外出,路边一个衣衫破旧的黑人老乞丐对其行鞠躬礼,林肯一丝不苟地脱帽向其回礼。随员对总统的举止表示不解,林肯说:“即使是一个乞丐,我也不愿意他认为我是一个不懂礼貌的人。”歧视别人不仅不能抬高自己,反而会降低自己的人格。即使身居高位,名噪一时,仍然不可忘记平视。
⑦但做到平视并不容易,它需要心的端庄与正直,需要情的纯洁与高尚,需要识的广博与深邃,需要度的准确与合理。
⑧面对世界,我们要平视,国与国之间平等看待,才会有一个和平的世界;面对他人,我们要平视,人与人之间平等看待,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幸福的环境;面对自我,我们要平视,只有不自卑,不自鄙,不自亢,不自傲,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平衡。 (选文有较大改动)
16、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7、第⑤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道理 (4分)
(三)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题目。(共8分)
神秘的人体“天网”
①常言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意思是说,在人类社会中,一些坏人在作恶以后,自以为能侥幸逃脱,但最终还是鬼使神差地被缉拿归案,就好像冥冥之中有个天网,使得坏人终究得以伏法认罪。冥冥之中究竟有没有天网 这暂且不论。科学家发现,人类社会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天网,在人体里竟然真的存在!
②前不久,德国科学家在观察人体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的过程中意外发现,在那些被人体灭菌勇士白血球杀死的细菌周围,经常会看到一些丝状体物质。起初,他们以为这是显微镜的镜片不干净导致的观察错觉。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些丝状物总是在细菌进入人体后,很快就出现在细菌周围。它们相互缠绕,构成了网。这些网就像蜘蛛网那样,能够迅速把细菌横七竖八地粘在上面,从而将细菌擒拿。随后,这些网就密切配合人体白细胞里的其他物质,把被擒拿的细菌毒杀或者吞吃掉。
③更为奇特的是,这种由丝状体物质构成的网还能对人体内健康的细胞起到保护作用。实验发现,在对付病毒的战斗中,有一种细胞分泌出来的蛋白酶在同细菌作战的时候,有时候会伤及无辜,给人体健康细胞造成伤害。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伤害事件的发生,这个网凭借自身的粘性,主动把这些蛋白酶集中到病菌密集的局部地方,帮助它们认准来犯之敌,同时避免误伤健康细胞。最让人感动的是,这些由丝状体物质编成的网,在发挥完杀敌和护体作用后,就自行化解,神秘地消失了。
④为了搞清楚人体免疫系统内部发生的这一神奇现象,德国科学家把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身上,因为“天网”总是出现在它们周围。中性粒细胞已是人体白血球中的主力成员:正常人每立方毫米的血液大约有白血球5000~10000个,这其中,中性粒细胞就占了55%~70%。他们也知道,中性粒细胞具有追踪病菌和吞噬、毒杀病菌的能力,是人体内抵御病菌最出色的勇士。但中性粒细胞究竟与“天网”有没有关系,还是个未知数。在电子显微镜下,德国科学家对一群中性粒细胞进行了追踪观察,结果发现,中性粒细胞在有细菌的环境里,会马上被唤醒并向细菌围拢。当它们靠近细菌后,先前没有出现的“天网”不久便悄然出现了,但在没有细菌出现的环境里,则只有中性粒细胞在自由活动,唯独不见“天网”的踪影。
⑤科学家通过细致观察和辨认,最后揭开了谜底。原来,白血球里的中性粒细胞在发现细菌入侵的敌情后,会马上奔赴疆场,与细菌拼杀。这些投入到疆场的中性粒细胞注定要成为烈士,因为它们就像是过河的小卒,从不知道退路在哪里,而且它们的寿命只有几个小时。这些投入疆场的勇士,在与细菌拼杀到筋疲力尽的时候,便自行“剖腹”解体,从体内抛出丝状体物质。众多勇士的丝状体物质缠绕在一起,就构成了细菌难逃的“天网”。让人惊讶的是,构成“天网”的丝状体物质,恰恰就是隐藏在中性粒细胞内部的DNA!
⑥人体内由DNA编织的“天网”被发现后,这种奇特现象立即触发了许多医学家的联想和灵感。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例如医学上有一种叫做先天性黏液稠厚症,它的特点是人体肺部的分泌物过于黏稠,很容易堵塞人的呼吸通道,使人断气而亡。奇怪的是,那些分泌物中总是有数量极大的DNA。长久以来,医学专家只知道这种疾病肯定和基因有关,但其中的疾病制造内幕总是弄不清楚。现在,他们才明白,这很可能是中性粒细胞在肺部抛出的“天网”过密、过多导致的。
⑦科学家认为,人体“天网”的发现,为人类研究自身免疫系统和相关疾病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天地,但现在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人体“天网”本身还有许多谜题待解,如究竟是什么信号会促使中性粒细胞抛出它们“天网”的;细胞内的DNA又是通过什么路径被释放出来的;当它们把细菌一网打尽之后,又是怎样神秘消失的……等等。尽管如此,科学家坚信,这个惊人发现,定能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 (选自《知识窗》)
18、结合全文来看,人体“天网”有哪些“神奇”之处?((3分)
19、选文第④段中画线部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20、选文第⑥段“他们发现,过去许多非常难解的医学迷案,现在看来可能与人体‘天网’有关”一句中,加点词语“可能”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四)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4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三年①春,帝亲祀南郊。礼毕,喟然问隶校尉刘毅曰:“朕可方汉之何帝?”对曰:“桓、灵。”帝曰:“何至于此?”对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②;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③不如桓灵也。”帝笑曰:“桓、灵之世,不闻此言;今朕有直臣,固为胜之。” (选自《资治通鉴·晋纪》)
注释: ①三年:晋武帝(司马炎)太康三年。 ②官库:公家的库房。 ③殆:几乎。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4分)
(1)王之蔽之甚矣: (2)皆朝于齐:
(3)喟然: (4)固为胜之:
22、、用∕划分句子节奏,划两处。(2分)
以 此 言 之 殆 不 如 桓 灵 也。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朕可方汉之何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甲、乙两段的内容同为进谏,在进谏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4分)
四、深层阅读赏析(共16分)
绝 唱
——严 阵
①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做的梦也不一样。
②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池去看荷花。
③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④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这一切并非如此。
⑤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⑥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经以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以为了。
⑦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⑧那是一个10多年前的十月,我独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出在我面前的另一种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残荷。它有的枯梗还高高地耸立着,有的则已折断在水中;它有的叶子早就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悬;那些它结下的果实,那些曾是翠绿色或者金黄色的莲蓬,有的虽然已变成黑色,却依然在空中高举,有的被风雨摧折,成堆地倒伏在水中,却依然守着这自己的根。看到这种景象,看到圆明园断墙残柱的倒影上,好些由残荷组成的神奇幽秘的大大小小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圈形、菱形的交相印叠的美丽图案,我顿时感到我走进了一个荷花的神奇的世界。
⑨“留得残荷听雨声”吗?不,我当时的感觉完全不是这样。我感到这满池的荷花没有枯,没有死,那布满池水的断梗残枝,完全是那一池碧绿一池艳红的最高的升华。从它们以残枝断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莲蓬所组成的各种神秘的图案中间,你可以发现一种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红红绿绿的俗美,可以发现那种不是迎合季节的庸美,可以发现那种不被别人所发现的蕴藏于残破枯败之中的那种自信和孤高,那种一直展现到生命最后的充满无比自信的高尚的凄美。
⑩它是满地枯梗残叶,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力量,一种精神,它不再以绿叶使人清心,也不再以红花使人陶醉,它现在给人们的,和圆明园留下的断墙一样,是一种似乎已被摧毁但却永远无法摧毁的象征,是一种不屈的沉默。因此,我想,这满塘残荷才是圆明园荷池的绝美之处,因为它是远胜于色远胜于香的一池历尽凄风苦雨的绝唱。
何况,隆冬过后,它那散落满池的莲子,又会生出新芽,用它青青的绿意,覆盖着这片古老的荷池呢!
只要不失去那点孤高和自信,即使不再有绿叶红花,即使只剩下一根枯梗,一片枯叶,也照样会具有永远属于自己的那种独特的美。
不要留得残荷听雨声,还是在风雨声中去听残荷吧!
世间如此,人生如此。只要精神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
存在就是力量。
25、作者写“残荷”之前依次写了对荷花绿叶、红花的美的认识,这样写有何好处 (3分)
26、文段⑦中,“留得残荷听雨声”与“风雨声中听残荷”有何不同 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4分)
27、作者在写残荷时多次提到圆明园的断墙残柱,这两者有何相似之处 (3分)
28、赏析下列语句。(6分)
(1)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29、结尾段作者写道:“只要精神上拥有美,便谁也摧毁不了你的美。有些时候,越是摧毁,便越是美丽。存在就是力量。”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分)
五、作文(6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任选其中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要求:①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
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
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目二: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妇女多年来总是嘲笑住在对面的那位妇女太懒惰:“那女人的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你瞧,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 这一天,一位好友到她家来玩。她将好友领到窗前,指着对面晾出的衣服,又将那位妇女嘲笑了一番。好友透过窗子望去,那些衣服上确实斑斑点点,好像是没有洗干净。噢,不对!当好友移动身子时,发现那些斑点也在动。原来不是对面的妇女衣服洗不干净,而是她家里的窗子脏了。于是,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窗户上的灰渍细细地擦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这位妇女看后,脸上顿时红了起来。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简单。因此,我们不妨常提醒别人:“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也更应该常常扪心自问:“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要求:(1)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选取一个角度,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议论文。
(2)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论据充分,认证有力。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段考
数 学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在-1,1,0,-2四个实数中,最大的是( )
A.-1 B.1 C.0 D.-2
2.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
A.x≥﹣1 B.x≥1 C.x≤﹣1 D.x≤1
3.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掷两次硬币,有一次正面朝上. B.小明参加体育测试,“立定跳远”获得7分.
C.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 D.在平面内,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
5 .已知一粒大米的质量约为0.000021千克,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B. C.    D.
6.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7.一元二次方程x2-3x+2=0 的两根分别是x1、x2,则x1+x2的值是
A. 3 B.2 C.﹣3 D.﹣2
8 如图,Rt△ABC中,∠ACB=90°,∠A=50°,将其折叠,使点A落在边CB上A′处,折痕为CD,则( )
A.40° B.30° C.20° D.10°
9. 如图直线y = x,点A1(1,0)过A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
于点B1,以原点O为圆心,以OB1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
点A2;再过点A2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于点B2,以原点O
为圆心,OB2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于点A3,按此做法进行
下列,则A6的坐标( )A.(8, 0) B.(16, 0) C.(32, 0) D.(64, 0)
10.如图,等腰直角△ABC中,AC=BC,∠ACB=90°,AF为△ABC的角平分线,分别过点C、B作AF的垂线,垂足分别为E、D.以下结论:①CE=DE=BD;②AF=2BD;③CE+EF=AE;④=.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计算:cos60°= .
12.随州市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6门学科的满分值如下表:
科目 语文 数学 英语 理化 政史 体育
满分值 150 150 150 120 100 30
请问数据150,150,150,120,100,30中,众数是 ,极差是 ,中位数是 .
13.某市自来水公司对居民用水采用以户为单位分段计费的方法收费,每月收取水费y(元)与用水量x(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按上述分段收费标准,小明家三、四月份分别交水费26元和18元,则四月份比三月份节约用水 吨.
14. 为庆祝祖国六十华诞,某单位排练的节目需用到如图所示的扇形布扇,布扇完全打开后,外侧两竹条、夹角为,的长为,贴布部分的长为,则贴布部分的面积约为____________.(取3.14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15. 分解因式:=________;
16.如图,点P在双曲线y=(x>0)上,⊙P与两坐标轴都相切,点E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点,过点P作PF⊥PE交x轴于点F,若OF-OE=6,则k的值是 .
三、解答题(共9小题,共86分)
17.(本题满分7分)解方程:x2-2x-1=0.
18.(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再求值:(1+)÷,其中a=3.
19.(本题满分7分)已知:如图,E为BC上一点,AC∥BD,AC=BE,BC=BD.
求证:AB=DE.
20.(本题8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中有分别标有数字﹣4,﹣1,2,5的四个质地、大小相同的小球,从口袋中随机摸出一个小球,记录其标有的数字作为x,不放回,再从中
摸出第二个小球,记录其标有的数字为y.用这两个数字确定一个点的坐标为(x,y).
(1)请用列表法或者画树状图法表示点的坐标的所有可能结果;
(2)求点(x,y)位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第三象限的概率.
21.(本题10分)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为⊙O的直径,C为BD弧的中点,AC、BD交于点E.
(1)求证:△CBE∽△CAB   (2)若S△CBE∶S△CAB=1∶4 求sin∠ABD的值.
22.(8分)在一次“爱心助学”捐款活动中,九(1)班同学人人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踊跃捐款,学生捐款额有5元、10元、15元、20元四种情况.根据统计数据绘制了图①和图②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
(1)该班共有_____________名同学.
(2)请你将图②的统计图补充完整;
(3)计算该班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
23.(本题满分12分)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为每件60元时,每个月可卖出100件;如果每件商品的售价每上涨1元,则每个月少卖2件.设每件商品的售价为x元(x为正整数),每个月的销售利润为y元.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直接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个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的月利润是多少元?
(3)当售价的范围是是多少时,使得每件商品的利润率不超过80%且每个月的利润不低于2250元?
24.(本题满分12分)如图(1),点M、N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AB、AD的中点,连接CN、DM.(1)判断CN、DM的数量关系与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设CN、DM的交点为H,连接BH,求证:△BCH是等腰三角形;
   (3)将△ADM沿DM翻折得到△A′DM,延长MA′交DC的延长线于点E,如       图(3),求tan∠DEM.
图1 图2 图3
25. (本小题14分)如图,抛物线y=ax2+bx-3与x轴交于两点A(1,0)、B(3,0),与y轴交于点D.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抛物线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BDP是以BD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M,过M作MN⊥x轴于点N,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在,则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8题图
x
O
A4
A3
A2
A1
B2
B1
y
第16题图
O
y
x
20
50
10
20
(吨)
(元)
第13题图
C



A
(第14题)
图①
20元
20%
15元
32%
10元
5元
1
10
15
20
4
8
12
16
20
人数/人
捐款额/元
图②
6
16
10政治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①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②就是把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摆在突出位置
③就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
④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温总理所强调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D、 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统一的政治基础是( )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民主集中制 D、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
4、因节能、环保、技术上协调而命名为“和谐号”的高速动车组作为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主力车型正式投入运营。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初步掌握了世界顶级铁路客车设计与制造的关键技术,走完了国外制造商历经几十年才走完的高速历程。“和谐号”高速动车组的研制成功与运营说明( )
①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③综合国力的竞争离不开科技创新
④中国在某些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已经跃居世界前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落后就要挨打.对外开放是:①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③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立国之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6、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多年来,深圳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深圳从一个不起眼的农业县变成了一个经济大市,已经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深圳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 )
①深圳人民富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在当代,需要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④弘扬民族精神是国家的中心工作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是(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8、《刑法》、《民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都是依据宪法制定的,这是因为(  )
①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各个方面的内容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③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为严格  ④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A、②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9、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公有制 B、非公有制 C、国有经济 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0、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的10年,是西部地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 经济增长最快、 发展质量最好、 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 城乡面貌变化最大、 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②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③有利于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④有利于消除我国东西部地区差异,实现同步富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道德体系建设
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④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 )
①我国各族人民现阶段的共同理想 ②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
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规定的奋斗目标
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3、从2010年提出“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三年提及“幸福”概念,其中对民生着墨甚多,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幸福社会。”
(1)伴随着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从“吃、住、行、玩”诸多方面都能心想事成,这说明了什么?(2分)
(2)请运用教材知识点,分析“心想事成”的原因。(3分)
(3)为促使我国更加富强,人们生活更加幸福,你打算做出怎样的努力?(4分)
14、2012年,大旱第三年袭击云南,全省90个监测站出现气象干旱,120多条中小河流断流,400多座小型水库和坝塘干涸。截至2月16日10时,持续干旱已造成云南13州市91个县(市、区)631.83万人受灾,饮水困难人口242.76万人,其中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口231.38万人,饮水困难大牲畜155.45万头。
对于云南的持续干旱,一些气象学者分析认为:云南原始森林被掠夺性破坏,导致水汽难以输送、难以形成降水、土地难以蓄水,持续干旱由此而来。
据此材料,思考:
材料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环境国情?(2分)
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应实施什么战略?其要求是什么?(3分)
我国应怎样实施这一战略?(4分)
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战略,需要全体人民的相互监督,请问:行使监督权的渠道有哪些?(3分)
15、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省教育厅3月1日下发通知,在全省中小学师生中开展“学雷锋宣传月”、“雷锋故事宣讲”、“校园小雷锋”评选等系列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1)这些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哪一方面的建设?(1分)
(2)为什么要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2分)
(3)怎样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4分)
16、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和谐美好的社会,需要脚踏实地的艰苦奋斗,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参与。
(1)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5分)
(2)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青少年应怎样做?(3分)读图,回答第1—4题
1、图中B点的经纬度是( )
A、(40°N,80°W) B、(40°N,80°E)
C、(40°S,80°W) D、(40°S,80°E)
2、C点位于A点的( )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东南方
3、对于图中所示的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一年有1次太阳直射
B、A点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C、图中所示的点,A位于热带,BCD点位于南温带
D、C点有极昼极夜现象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太阳直射A点时,随州可能是儿童节
B、当太阳直射A点,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C、A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
D、D点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5、关于随州(31°N,113°E)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热带 B、有太阳直射现象
C、位于东半球 D、位于南半球
6、根据板块构造学说,2011年日本8级地震是下列哪两大板块相碰撞所产生的:( )
①亚欧板块 ②印度洋板块 ③太平洋板块 ④美洲板块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看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峰在 地,该地海拔在 米以上。
(2)图中山谷位于(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3)写出图中的地形部位的名称,E地是 ,F地是 。
(4)小溪B的流向是:自  向   流去。
(5)沿A和C两路线登山, 处会省力些。
8、(1)写出下列大洲、大洋的名称:
A__________ C__________
(2)ABD中,主要分布着黑色人种的是 (填字母)
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7、(1) 、
(2)( )
(3) 、
(4) 、
(5)
8、 (1) 、
(2) (填字母)
DD
B
C
A
A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l- 35.5
一.填空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6分)
1.下列操作或装置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O2性质验证 B.电解水 C.用玻璃刀裁划玻璃 D.CO2性质验证
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结晶 B 检查气密性 C 滴管用后不洗涤 D 塞紧橡皮塞
直接插回原瓶
3.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
4.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常用方法。对下列纯净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A.碳酸和葡萄糖均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
B.二氧化碳和臭氧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氧化铜和氯酸钾均由不同种元素组成,都是化合物
D.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于水后均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都是碱
5.“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但被不法商人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波。已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塑化剂”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
B.“塑化剂”是由24个碳原子、3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的
C.“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7∶2
D.“塑化剂”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6.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的优点是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7.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30 30 20 20
反应后质量/g 12 待测 32 26
对该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甲、丙、丁的质量比为3:2:1
B、乙在该反应中一定是催化剂
C、待测质量一定为30 g
D、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8.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下列图像与该反应事实相符合的是
A B C D
二.填空简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18分)
9.(9分)从C、H、O、N、S、P、Na、Ca、Fe、Mn、K、Cu等12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用离子符号、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按下列要求填空:
(1)硫酸铁中的阳离子 ; 碳酸氢铵中的阴离子 ;
亚硫酸钠的化学式 ;医用酒精中溶质的化学式 。
(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暗红色固体单质燃烧 。
(3)实验室加热紫黑色晶体制取氧气 _____ _ 。
(4)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的硫酸铜 ___ _ 。
(5) 有黑色固体参加的置换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工业上用纯碱制烧碱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分)食品安全无小事,去年发生的“染色馒头”和“毒豆芽’’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1)“染色馒头”是在馒头中添加了柠檬黄色素,柠檬黄中含有铬酸铅(PbCrO4),它是一种致癌物。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Cr铬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毒豆芽’是在豆芽生产过程中违规加入了尿素、亚硝酸盐、恩诺沙星等物质,其中加入的尿素属于化肥中的 肥。
11.(5分)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
工具,右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信息后回答: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
(2) 表示的是 (填原子、阳离子
或阴离子),该粒子的符号是 ;
(3)由1、7和17号三种元素共同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_____ ;
(4) 氦、氖、氩等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其原因是 。
12、(2分)化学实验室里有些物质含有少量杂质,请你仿照例题完成下列空白(注意不要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杂质) 除杂试剂(足量) 操作方法
MnO2(KCl) 水 加入足量水,过滤,洗涤,干燥
NaCl(Na2CO3)
七、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l0分)
13、(5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请你写出选用装置B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用装置E收集O2在使用时发现不纯,请你帮助分析操作上错在哪里(任答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___。
③ 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_________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14、(5分)某农村中学的化学兴趣小组在开展实验活动时,用山泉水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结果配制几次所得的溶液都出现浑浊的现象,放置一段时间后,容器底部还出现白色沉淀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针对此奇异的现象展开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用山泉水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出现浑浊,白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作出猜想:I、氢氧化钠样品不纯,含不溶性杂质;
II、氢氧化钠与溶解在山泉水中的某物质发生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物质。
(1)小明通过实验很快就排除了猜想I,他的实验是 。
查阅资料:本地山泉水是硬水,含较多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钙[Ca(HCO3)2]受热会分解,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且都有碳酸钙生成。
(2)小红取来少量的山泉水于烧杯中,往其中加入适量的肥皂水,搅拌,观察到
的现象,确认所取的山泉水是硬水。
(3)小明和小红对所得的沉淀物中含有的碳酸钙进行实验:
主要操作 实验现象 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的沉淀物,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沉淀物中含碳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山泉水经过 (填操作名称),就可用于配制氢氧化钠溶液。
三.计算题(本题共6分)
15、(6分)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O3)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 质 样 品 消耗稀盐酸质量 反应后溶液质量
质量(g) 10 94.4 100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CO2
紫色石
蕊试液
Pt
Pt
铁丝
氧气
2
8
+132012年九年级第一次段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随州市外国语学校的花坛旁有这样的温馨提示语:“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这里的“小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2.如右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关于该图叙述
正确的是( )
A.此生态系统被农药DDT污染,则体内DDT含量最多的是细菌
B.从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图中没有体现出来的是非生物部分
C.此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鸟
D.图中包含3条食物链
3.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形态结构相似
B.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
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可以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5.尚市镇的桃花开花时期,如果遇上连阴雨,结果率会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
A.传粉受精不充分 B。光合作用不充分
C.呼吸作用不充分 D。肥料吸收不充分
6.右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条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是丙→丁→乙→甲
B.该生态系统的组成中,除了丙扮演的生产者和甲乙丁扮演
的消费者外,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C.在一段时间内,若丁的数量急剧增加,则丙的数量会增加,甲、乙的数量会减少
D.生态系统中某一生物的数量不会无限的增长,它的数量保持一种动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7.下列有关结构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8.下图是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各阶段示意图,下列哪项能正确表示菜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体内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 )
9.有一条食物链:植物→鼠→蛇→獴。如果蛇全部被杀,
其它三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曲线a和b分别
表示哪两种生物 ( )
A、獴、植物 B、獴、鼠
C、植物、鼠 D、鼠、植物
10.请依据下面三个示意图,选择正确的一项( )
A.图乙所示植物是由图甲中标号④所示部分发育而来
B.种子由图中标号⑩发育来的
C.丙图所示花的结构中最重要的结构是图中①②③⑤⑩
D.图乙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由木质部中的筛管按从下往上的方向运往植物体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5分)下图所示是细胞及其中的两种细胞器、细胞中某一种分子的片段、细胞中的某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为[ ]___________。
(2)图二所示的分子叫______________,它主要存在于图一中[ ]__________中。
(3)图三所示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_,它主要由________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2.(5分)下图描述的是绿色植物——大豆的一生,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示①→②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 。此过程中营养来自①中的 。
(2)在①经②到③过程中,发育为a和b的是种子的 。
(3)④的主要结构是 。
(4)④→⑤过程中,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④中的 。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时间
有机物质量
A. B. C. D.
a
b
c九年级段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因为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这种改变是指
A、由半殖民地社会沦为殖民地社会
B、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为封建社会
D、由半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主要的共同成果是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
B、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C、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D、实现了民族独立
3、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定为每年的8月1日,解放军旗上有“八一”字样,这主要是为了纪念一次著名的起义。这次起义是
A.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广州起义
4、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三大战役的胜利 D.抗日战争的胜利
5、“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加有尊严。”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两会上对给予人民尊严的“承诺”。追溯历史,中华民族摆脱屈辱,有了“站起来”的“尊严”开始于
A、中华民国成立 B、新中国成立
C、一五计划的完成 D、抗美援朝的胜利
6、中国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
B、1953年至1957年“一五计划”的完成
C、新中国的成立
D、1958年“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7、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模范人物中,石油战线的“铁人”是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邓稼先
8、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下列属于邓小平理论创新内容的是
①“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⑤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9、我国对外开放区从沿海向内地发展的开放格局是
A、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C、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二、问答题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840—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列举两次1840—1901年西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的名称。
2、在鸦片战争中,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了第一次较量,结果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从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条约的名称。
3、是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是什么?
4、列举两位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5、从这部屈辱史中,你受到的启发是什么?
(二)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指什么?
2、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经历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时期,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大革命时期,针对北洋军阀的统治,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发动的一次著名战争 是 。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标志性事件是 。
(3)上图中的C指的是 时期。
(4)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为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进行了 (地点)谈判,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虽然重工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斗争策略,但都遵循了共同的思想路线并最终取得胜利,请指出中共遵循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三)阅读下列材料
1979年对于中国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这一年,深圳等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这一年,一次跨越太平洋的行程构建了中美两国新的合作基础。
------------摘编自《复兴之路》
请回答:
材料中的“改革”是我党在哪次会议中提出的?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从此,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时期?
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请写出它的重要举措。
与材料中“开放”的城市同时被确定为经济特区的还有哪些?
根据材料,“这一年”我国在外交上取得了哪一项具体成就?
从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变化中,谈谈你的感受。(两点即可)
历史答题卡
选择题(略)(每题2分,共18分)
问答题(共22分)
(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6分)
1、 、 (2分)
2、 (1分)
3、 (1分)
4、 、 (1分)
5、
(1分)
(二)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1、 (1分)
2、(1) (1分)
(2) (1分)
(3) (1分)
(4) (1分)
3、 (1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10分)
1、(3分) 、 、
2、(1分)
3、(3分)
4、(1分)
5、(2分)
1919年年
1924年 年
1927年
1937年
1945年
1949年
A大革命
B 第二次国内
革命战争
C
D解放战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