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 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3. 不同时代的宣传漫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
A.“大跃进”运动时期 B.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 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5. 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下列哪一项全面反映了其历史阶段的特征( )
A.遭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失误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C.社会主义民主和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6. 作家莫言的小说《蛙》中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乡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
A.农民获得土地,农业生产获得迅速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1958年“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提高
D.中共中央调整国民经济,使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7. 下列哪一事件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有关(  )
A.“九一三”事件  B.毛泽东逝世
C.“四五”运动 D.“四人帮”被粉碎
8.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最典型的案例是(  )
A.刘少奇遭受残酷迫害
B.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C.工厂停工“闹革命”
D.“四人帮”被粉碎
9. “五四运动,四五精神,顶天立地大英雄,生死荣哀,光耀二十世纪;八一倡义,一八赍志,赤胆忠心好总理,鞠躬尽瘁,恩被九亿神州。”这副对联赞颂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朱德 D.陈毅
10.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
A.党内出现了叛徒内奸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11. 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王文革???????????②周援朝????????③张跃进????????④李开放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12. 下列经济建设成就不是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成昆铁路建成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红旗渠建成
13. “文革”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一些成就。下列成就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三条入藏公路建成通车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4. 在“文化大革命”中,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受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②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③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5.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以下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
①大庆油田、胜利油田
②第一颗氢弹
③兰新、兰青、包兰铁路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⑤首次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 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出现了三大严重失误,包括:“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
材料二 

材料三 1966到1976年,虽面临着困难,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还是增长了79%,并修建了南京长江大桥、成昆铁路、襄渝铁路等基础设施,石油工业更是获得了7倍的增长。
(1)根据所学知识,请将材料二中的图片与材料一中我国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的严重失误对应起来。
(2)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两个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哪些教训?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说说我国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共八大根据当时我国的新形势,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分)
材料二 
(2)图(a)和图(b)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大失误,它们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4)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三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1966年~1968年国民经济状况(部分)
  工业总产值 国家财政收入
1966年 2534亿元 558.7亿元
比上年增加 17.3% 24.4%
1967年 2104.5亿元 419.4亿元
比上年下降 近10% 25%
1968年 2015.3亿元 361.3亿元
比上年下降 4.2% 13.9%
材料二:1973年国民经济计划完成情况
工农业总值 3967亿元 比上年增加9.2%
国家财政总收入 809.7亿元 比上年增加 5.6%
国民收入 2318亿元 比上年增加8.3%
材料三:1975年国民经济回升情况
  工农业 工 业 农 业
总产值或收入 4504亿元 3219亿元 1285亿元
比上年增长 11.9% 15.l% 4.6%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分析原因。
(2)材料二、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什么情况?原因是什么?
(3)根据上述材料试加以简要评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ABD 6-10DAABC 11-15CCACD
二、非选择题
16.(1)图A是“文化大革命”;图B是“大跃进”;图C是人民公社化运动。
(2)主要原因: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教训: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等。
(3)社会主义道路在曲折之中不断发展。
17. (1)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
18. (1)1966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但1967年~1968年急剧下降。原因: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67年~l968年“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国民经济明显好转。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提出批极左思潮,着手恢复国民经济,积极解放老干部,使各方面工作有转机,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全面整顿,采取有效措施抓经济建设,纠正“文革”错误,使社会秩序趋于稳定,交通堵塞现象消除,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3)“文革”打断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势头,造成巨大损失。由于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时的努力和广大干部、群众对“左”倾错误的抑制,经济建设还是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绩绝不是“文革”带来的,如果没有“文革”,成绩肯定会大得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