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周恩来说:“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中国100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不学他们”的突出表现是(  )
A.采取妥协退让的外交政策
B.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采取明哲保身的外交方针
D.采取“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是(  )
A.敌视 B.结盟 C.拉拢 D.友好
3.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载:“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相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互相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材料中的“它”最有可能是(  )
A.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B.1955年“求同存异”方针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
4. “它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开展活动,冲破美国的孤立和遏制政策,扩大对外交往的有力武器;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主张世界各国在相处中相互监督,实行对等的约束和自我约束,具有法律性和道义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中的“它”指“求同存异”的方针
B.“它”的提出表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文中的“它”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它”在万隆会议期间提出,促成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5. 周恩来的个人外交魅力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下列活动中,与他有关的外交活动是 (  )
①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②1954年6月,访问印度和缅甸 
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被任命为国务院总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去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上述内容是周恩来总理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尼克松总统访华
7. 如图是出席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乔冠华,他为何开怀大笑( )

A.为祝贺中国外交史上的巨大胜利而笑
B.为蒋介石集团的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而笑
C.为他的精彩演讲而笑
D.为能受到联合国代表们的欢迎而笑
8.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我国采取的外交政策有(  )
①外交孤立政策 ②友好外交政策 ③不与中国建交 ④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9. 下图所示内容可以见证( )
A.万隆会议召开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 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它的发表(  )
A.使中美20多年的对抗关系结束
B.说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C.使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使中美结成了反苏统一战线
11. 2019年是中美两国建交4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互致贺信。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 )
A.基辛格访问中国 B.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C.中美建交 D.美国乒乓球代表团正式访问中国
12. 罗斯?特里尔在《毛泽东传》中记载:“从某种角度看,毛泽东和尼克松都有收获。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材料中提及的事件( )
A.实现了中美建交 B.加快了中日建交步伐
C.解决了台湾问题 D.导致中苏关系的恶化
13.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外交成就。下列事件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出席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A.②①④③? ?B.①②④③
C.④①②③?? D.②①③④
14. 2001年,富有民族特色的“唐装”在中国曾经风靡一时,这主要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举办第九次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举办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15. 当前,我国外交主体日趋多元化,外交工作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官方交往,而更多融入民间的参与,呈现政府外交与公共外交互补的局面(见下图)。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人人争取走出国门,融入世界
②积极实施务实、灵活的外交政策
③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④练好“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基本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1)“跪倒在地上办外交”的状况在何时得以根本改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这一时期我国有哪些重大的外交活动?
(2)从旧中国“跪着”办外交到当前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1954年6月28日和29日,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确认这五项原则将在相互关系以及各自国家同亚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予以适用。这是国际关系史上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3)材料二中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材料三 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也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
——江泽民在布什图书馆发表的演讲(2002年)
(4)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上也提出了类似“君子和而不同”的外交方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次会议和外交方针分别是什么。
(5)请你概括材料二、材料三体现出的中国外交理念的共同之处。(答出两点,2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指出:“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材料二 新中国的外交充满艰辛,也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各种国际交流与合柞,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材拟三?????1956年—1974年与中国建交国家数据简表
年份 1956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建交国家数 25 49 54 69 87 88 95
(1)材料一中 “唯合法政府”、“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内容,与旧中国外交相比,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最根本特征是什么??
(2)材料二中“闪耀着智慧,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的外交政策,在20世纪50年代有哪些体现??
(3)结合材料三,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建交高峰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在坚持原有外交方针和政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又有了什么新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周恩来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呵!”……从尼克松与周恩来握手的时刻起,(见下图)“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以上摘编自尼克松回忆录《领导者》
材料二?不同时期中美领导人的握手(如下图)。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2)1972年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的《联合公报》同意按什么原则来处理两国关系?
(3)除中美关系外,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事业还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请列举一例。
(4)材料二中的三幅照片记录了中美两国领导人在不同时期的会晤,对其中反映的信息,最恰当的理解是(?? )
A.中美友好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B.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国畏惧美国而与之交往
C.中国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美国的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D.中美友好源远流长,近现代史上从没有过摩擦和对抗
(5)中美之间的关系,从几十年的敌对恢复到邦交正常化,由此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CB 6-10AACCA 11-15BBDAD
二、非选择题
16.(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苏建交;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访问印度和缅甸;参加亚非(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家的经济、军事力量强大起来,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国力强大是提高国际地位的根本保证。
(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影响:它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有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
(4)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5)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17. (1)独立自主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方针,也是区别于旧中国屈辱外交的最根本特征。
(2)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方针。?
(3)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等。(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两点即可)
(4)新的特点: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伙伴外交、和谐世界、战略协作伙伴等)。(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
示例:举行APEC会议,加入WTO ,积极参与维和等。(符合题意,史实正确,写出一点即可)
18. (1)中美结束了长期对立的僵局,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等。(一例即可)
(4)A;
(5)认识:外交政策应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必须符合国情;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等。(答出一点,或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