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1)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1)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而出兵抗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抗美援朝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抗日战争
2. 在那张泛黄的新闻照片(如图)中英雄黄继光的母亲邓芳芝和毛泽东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场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各自心爱的儿子,他们有共同的悲伤,也分享着共同的骄傲。这场战争是( )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鸦片战争
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这首歌一经问世,迅速传遍大江南北。它体现了( )
A.中国工农红军争取胜利的牺牲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抗日军民抵抗侵略的民族团结意识和民族英雄气概
C.中国人民志愿军保卫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高寒地区的必胜信念和顽强意志
4. 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5. 下表反映了1950年和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的比重,导致这一比重变化的原因是(  )
比较内容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实施包产到户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上条文引自(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7. 1952年,辽宁省金县三十里堡梅家村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一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8. 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使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 B.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D.使三年经济得到恢复
9. 藏族同胞是中华大家庭的重要成员。5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地区发生了翻天翻地的变化,西藏的发展必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为了加快西藏的建设,我国曾修筑了青藏、新藏、康藏三条入藏公路,这三条公路修成于 (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 一五”计划最主要的成就是(  )
A.结束了我国工业落后的历史
B.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完成了三大改造
D.制订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1. 中共十九届中央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改造的最主要目的是(  )
A.实现国家工业化
B.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C.走国家资本主义道路
D.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3. 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了糕点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的糕点厂生意兴旺。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殷氏夫妇的糕点厂(  )
A.能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能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并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获得部分收益
14. 如下图为纪念邮票,其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 建立生产合作社 B.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 实行公私合营 D. 工业化起步
15. 下面是1956年我国国民收入比重表。这一结果给中国带来的变化有 (  )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个体经济
32.2% 53.4% 7.3% 7.1%
①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②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④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斗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身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
——引自《各民主党派联合宣言》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
(1)根据材料一说说我国采取这一军事行动的目的。
(2)材料二的两位英雄分别是谁?你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
(3)根据材料三,请你谈谈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占有土地的比例图(如下图)
(1)材料一的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图片表明我国当代仍属于什么样的土地制度?为此党和政府实行哪一土地政策进行调整?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节选自1950年我国颁布的哪一重要的土地文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实施这一土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1949年到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表
(3)材料三是哪一举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举措实施的重大历史意义。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已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已经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要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一步,就必须帮助农民解决以下三个问题:(一)必须帮助贫困农民解决生产资料的困难,主要的是牲畜、农具、肥料、种子等困难。(二)帮助农民减少自然灾害,如水灾、旱灾、虫灾等。(三)帮助农民逐步改进生产技术,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帮助农民解决这三个问题,生产就不能发展。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
材料二 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创始人是乐显扬。同仁堂自创建至1954年公司合营,近300年一直是祖遗共有,世代相传,故又称为乐家老铺。1954年底,乐氏第13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北京同仁堂如今已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其产品以其传统、严谨的制药工艺,显著的疗效享誉海内外,“同仁堂”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1)国家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农民解决材料一中提到的这些困难?
(2)请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事实分析同仁堂享誉海内外的原因。
(3)通过上述材料请你客观评价我国在过渡时期创造性开辟的这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之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CDA 6-10CCBBB 11-15BBDBC
二、非选择题
16.(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2)黄继光、邱少云。革命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精神、高度的组织纪律性、顽强的革命意志、自我牺牲的精神等等。
(3)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7. (1)说明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分配不合理,占全国农村人口90%的广大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占10%的地主阶级却占有70%~80%的土地。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了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政策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8. (1)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正是这种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使得同仁堂不断发展壮大。
(3)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基本完成,农民、手工业者已由个体农民和手工业者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和手工业者。资产阶级中的绝大多数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几千年来阶级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总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开辟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