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2. 正确的思想路线是社会发展的灵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 无论时光怎样流逝,都不能湮没人们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记忆。那次会议是党史上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由“站起来”走向“富起来”。会议内容不包括( )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际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决定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 ) A.经济建设 B.法制建设 C.政治建设 D.国防建设 5. 下列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坚持“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 ②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③实行改革开放 ④形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6. 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江泽民 D.邓小平 7. 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转折点,是因为 ( ) A.作出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B.做出了把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 C.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D.平反冤假错案 8.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40周年。下列各项中,属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 ①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提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④提出处理国际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赞扬的是( ) A.按劳分配制度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公社制度 D.互助合作制度 10. 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档案室里有这样一份档案表,请你仔细阅读,然后分析一下表中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976年与1979年收入对比表 时间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A.新中国成立???????????????????????? B.土地改革完成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1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20世纪70年代中国最早实行这一制度的地方是( ) A.华西村 B.小岗村 C.西柏坡 D.井冈山 12.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如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了三年三大步,最终告别贫困的原因是( ) 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A.实行土地改革 B.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3. 下图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金银纪念币。深圳经济特区特殊在( ) A.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B.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C.拥有特殊的地理位置 D.实行特别的外交政策 14. 观察下侧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地理环境优越 B.“一国两制”的实施 C.浦东新区的带动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5. 我国改革不断深入,对外开放稳步推进,范围不断扩大。图文结合分析判断,在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下列城市开放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上海 ②深圳 ③重庆 ④泉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③④①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关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的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材料二 全会总结了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方针,全面纠正了“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顷错误,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党的哪次会议的内容?主要矛盾指的是什么? (2)材料二是党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重要决定?在经济建设方面还作出什么决策?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之间有多长时间?材料二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17.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毛泽东文集》 材料二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中共党史的80件大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所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最终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什么任务? (2)依据材料二,在“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工业领域采取了怎样的发展战略?为保证“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中央政府在1954年颁布了一部什么文献? (3)材料三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后,我国在农村、城市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1980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位于福建省是哪一经济特区? (4)通过以上回答,你对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 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改革开放的简要历程。 ①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安徽凤阳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③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④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经济特区 材料二 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指出: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材料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世界格局和发展大势,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发展思想理念,并在多个场合阐述了这一理念。2017年2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之后又写入了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 (1)请将材料一表格下的史实正确填入表中的相应位置。 (2)材料一中划横线的会议,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贸易港的有利条件。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归纳中国的改革开放具有什么特点? (5)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中国是如何通过改革开放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DAC 6-10DBBBC 11-15BCBDC 二、非选择题 16. (1)党的八大。主要矛盾: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时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还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3)1956-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17.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或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2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 )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厦门。 (4 )始终不渝的坚持发展社会生产力;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进行经济建设必须从本国国情出发。 18. (1)A②;B③④;C①。 (2)改革开放。 (3)海南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地理位置独特,拥有全国最好的生态环境,同时又是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成为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的独特优势。海南的面积比其他自贸区大得多,无论地理条件还是自然条件,海南这个岛屿适合全岛建立自贸区。 (4)改革开放的深化都伴随着思想解放;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进行。 (5)重视科技创新,用科技推动全球发展。推进国防建设,维护世界安定与和平。积极投身国际合作,承担大国责任。参与联合国活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解决本国贫困问题,为世界脱贫与发展出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