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材料反映了我国实行(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一国两制”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改革开放 2. 在中非友好合作论坛峰会开幕式上,非洲国家代表萨苏发言说:“1955年的亚非会议为中非合作奠定了基础。”这句话的含义不包括( ) A.亚非会议加强了我国和非洲国家的团结 B.亚非会议使中国与非洲国家结成同盟 C.亚非会议使非洲国家了解了中国 D.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方针被非洲国家接受 3. 最能说明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的事件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 4. 1954年12月,时任缅甸总理的吴努应周恩来总理邀请回访中国时表示:“中国好比大象,缅甸好比羔羊,大象会发怒,无疑会使羔羊常常提心吊胆……很坦率地讲,我们对中国很恐惧。但是周恩来访问缅甸后,大大消除了缅甸人的这种恐惧。”缅甸消除“这种恐惧”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B.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5. 2019年8月24日,美方宣布将提高对约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强烈敦促美方不要误判形势,不要低估中国人民的决心,立即停止错误做法,否则一切后果将由美方承担。你认为美国政府这一做法违背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D.互不干涉内政 6. 下列哪历史事件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史上取得的一次伟大胜利( ? ) A.成功举办APEC会议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D.加人世界贸易组织(WTO) 7. 下图是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的封面人物,上面写着“The?Chinese?Are Coming”,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哪一历史史实( ? ) A.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B.新中国成立后,中美正式建交 C.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8. 由中央新影音像出版社发行的新中国外交历程纪念光盘共12集,每一集的标题反映某一时期的外交特点,其中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七十年代外交特点的是( ) 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 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 9. 新中国外交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大发展,以下外交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①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交 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加入WTO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10. 下图是“中美建交纪念馆瓷盘”,瓷盘上标有“1979年”字样。该时间( ) A.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B.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时间 C.中美正式建交的时间 D.该瓷盘的制作时间 11. 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尼克松访华 ②中美正式建交 ③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 ①②③④ B. ④①③② C. ④③①② D. ①③④② 12. 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从敌对到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②改善两国关系成为共同的要求 ③当时国际形势的变化 ④中日建交推动了中美关系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你认为梅开三度不包括( ) A.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日建交 C. 中美正式建交 D.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4. 下面是“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其中,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时段是表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15. 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__A__(人物)利用出访印度、缅甸之机,分别与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议五项原则,很快得到了摆脱殖民主义统治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新独立国家的响应……20世纪70年代后……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周恩来在外交领域的杰出贡献》 (1)材料一中A处人物是谁?五项原则”为什么能够得到亚非拉新独立国家的响应? 材料二 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会议应该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讲话摘录 (2)材料二中周恩来提出的主要主张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说明其主张的依据。 材料三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开展区域经济大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亚非国家广泛支持。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亚非国家广泛支持的原因。 (4)以上三则材料体现了我国外交活动怎样的特点?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3日,杜鲁门指使国务院声称:我们不要那么匆匆忙忙承认这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1950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实行全面禁运,严禁美国商界对华贸易。1951年,美国操纵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这是被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一瞬间。周恩来对尼克松说:“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年没有交往了啊。” 材料三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不少美国战略界人士都表达了担心和疑虑。他们多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的“马歇尔计划”,中国意欲借此将经济实力转化为地缘政治影响力,控制欧亚大陆,并在国际秩序方面“另起炉灶”。 (1)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发生转变的原因。 (2)据材料三,美国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持何种态度?如何认识美国的这种态度?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国家对外关系的认识。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周恩来和维辛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在条约两份文本上签字。同时签订的还有《关于中国长春铁路、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4年10月,中苏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苏联将从旅顺地区全部撤军。同时签订的第二个协定是《关于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中国政府将用此项贷款购买建设所需之机器设备等。 ——《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写信给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在中国南部合资建设一座新的大功率长波电台,苏方出资百分之七十,中方出资百分之三十,建成后由双方共同使用。1958年7月,苏联建议中苏共同建立一只联合舰队,共同对付美国,这一提议遭到中方的严词拒绝。 材料四 1997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中俄关系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是中国一俄罗斯年,中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方面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历时数年的中俄石油管线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管线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界分支管线的建设方案终于有望在2007年年底敲定。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2)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 (3)结合材料二回答中苏建交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回答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5)近年来中俄关系特别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在21世纪如何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一问题,请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ABB 6-10BDDCC 11-15CAAAC 二、非选择题 16.(1)周恩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体现了平等、和平、互利的精神,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 (2)“求同存异”。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3)“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区域经济大合作,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 (4)独立自主、和平、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符合平等、合作、共赢的意思即可) 17. (1)由敌对到中美关系正常化;原因: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2)怀疑态度;美国的这种态度是与事实不符的,中国倡议的“一带一路”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互利共赢的,不是用来进行政治渗透的。 (3)综合国力决定外交实力;国家利益是决定外交的根本因素。 18.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苏联在内的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3)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为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建设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在中国经济恢复建设和基础工业建设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4)苏联的沙俄主义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安全。 (5)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我国21世纪初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对于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利用俄罗斯的丰富资源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世纪我们必须立足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处理好两国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