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开始在实践中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是( ) A.中共“十八大”的召开 B.进行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共“八大”的召开 2. 下图展现的场景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有( ) A.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作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 C.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宣布开展“大跃进”运动 3.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斯德哥尔摩的演讲中说:“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这里的“公共食堂”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4. 阅读下面“某地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单位:斤/亩)”。导致1958年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中浮夸风盛行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5. 1962年1月27日,刘少奇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之于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我到湖南的一个地方,农民说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七分人祸”是指( )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 “文化大革命”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6. 中国已悄然进入“民调时代”,民意信息逐步进入政府决策咨询程序。这将有力地促进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推动我国民主化进程。下列选项中阻碍了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7. 票据是历史的浓缩与见证。下面的票据见证了( ) A.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主与法律受到践踏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法制建设 8. 某剧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对方见他披着军装,就说:“我们是北航红旗的‘揪彭战斗队’,你知道吗?我们的司令就是中央‘文革’支部的韩爱晶,我们要找彭德怀。”材料中的“我们”指的是( ) A. 走资派 B. 造反派 C. 中立派 D.元老派 9. “九一三”事件标志着( ?)?? A.“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B.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C.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D.“文化大革命”发展到高潮 10.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四人帮” 11.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曾出现违背经济规律的重大失误,它们是( ) ① 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 化大革命 ④“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2.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国有些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下列哪一项不是这一时期创立的( ) A.电子工业 B.原子能工业 C.航天工业 D.钢铁工业 13. 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排除“文化大革命”错误路线的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④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4. 阿尔及利亚《人民报》曾这样评论我国的一项科技成就:“被自由世界‘抛’在联合国之外的中国人民,从1949年就开始向社会主义奋勇前进,在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技术革命,‘东方红’威严、壮丽地为之戴上了皇冠。”这项科技成就是( ) A.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颗原子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导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15. 下列各项不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重要工程或科技成就的是( ) A.修建了兰新铁路 B.大庆油田建成 C.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建成 D.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土地改革以后,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水利问题,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导致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为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摘编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课文 材料三 1958年10月,某县委书记作报告:“人人进入新乐园,吃喝穿用不花钱;鸡鸭鱼肉味道鲜,顿顿可吃四个盘;天天可以吃水果,各样衣服穿不完;人人都说天堂好,天堂不如新乐园。” 请回答: (1)试结合材料一、二,谈谈当时我国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材料三中“新乐园”在当时指什么?简要分析它出现的原因。 (3)对比以上村料,你能得到什么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材料一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了哪些严重失误? (2)材料二中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于何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材料二中的“反革命集团”是指什么集团? (3)谈谈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失误的原因有哪些。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云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发行的一本图书,目录如下(节选) 引子 1958年北戴河之夏 第一章 冒进,反冒进,反反冒进 第二章 发动“大跃进”,出台“总路线” 第三章 高产“卫星上天”,钢铁“元帅升帐” 第四章 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 …… (1)根据节选图书目录判断在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总路线”的提出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怎样的良好愿望?在“总路线”的指引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造成了哪些不良的后果? 材料二 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给十亿中国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损失以及人身伤害,更大的伤害是心灵层面的,只有那些经历过这次运动的人,才能了解它真正的含义。 (3)材料二中“这场持续了十年的政治运动”指的是什么?在这场运动中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的人物是谁? (4)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曲折和失误,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CCD 6-10DCBBC 11-15CDDAD 二、非选择题 16.(1)当时我国农业发展制约着工业发展。 (2)人民公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制定经济政策要从实际出发,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制定政策要适合本国国情,走自己特色的道路。 17.(1)“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1966年。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 (3)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民主法制不健全;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3)“文化大革命”。刘少奇。 (4)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立足本国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健全民主与法制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