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该条约的签订( ) A.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 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 D.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 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 ) ①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相同 ②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要求相同 ③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 ④加强合作、保卫和平的愿望相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包含着智慧与努力。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会议成功的外交活动是( ) A.参加日内瓦会议 B.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 C.访问印度、缅甸 D.参加万隆(亚非)会议 4. 《论语》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倡导的一种行为准则。下列新中国外交方面的史实中,最契合这种精神的是( ) A.提倡不结盟 B.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5. 法国前总统萨科奇曾经会见达赖,这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萨科奇的做法破坏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 ) 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互不侵犯 ③互不干涉内政 ④平等互利 ⑤和平共处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6. 1955年4月,中国参加的历史上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是(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南南合作会议 ?? D.东盟会议 7. 外交是国内政治活动的延续,同时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美国把中国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的政策彻底失败的标志是( )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8. 非洲兄弟们跳起了桑巴舞阿尔巴尼亚代表高或:“美国人的巨大失败”;美国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上述场景反映的是( ?) A.抗美援朝的胜利?? B.万隆会议圆满召开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9.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发展历程的概括,较为准确的是( ?) A.敌对一友好? ?B.敌对一敌对 C.友好一友好?? D.友好一敌对 10. 某一份公报规定: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与这一份公报规定相关的外交成就是( ) A.尼克松访华 B.中美正式建交 C.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D.中日正式建交 11. 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美建交公报》中的这段话说明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是( ) A.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独立国家 B.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只有一个中国 C.台湾地位未定,不属于任何国家 D.支持中国武力收复台湾 12.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数额达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数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额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C.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 13.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 ?? B.中美消除了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 C.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 D.中美双方共同的努力 14. 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充分展现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也体现了上海在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下列事件中不是发生在上海的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C.中共一大的召开 D.《中美联合公报》的签署 15. .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的是( ) A. 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B. 承办上海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C.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D.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二、非选择题 16.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的外交活动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在国际事务中,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来,我国一直把处理好、发展好同邻国的关系放在外交全局中的首要地位。我国对邻国政策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但是睦邻友好这个根本政策始终未变。我国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周边。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2)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哪一外交原则?产生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这一原则的目的。 (3)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外交原则在许多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该原则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国外交结束了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这一过程充满艰辛,相继取得了丰硕成果,赢得了当今世界各国的尊重。 材料二 回答下列问题: (1)是哪一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是通过签订哪一不平等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什么原则?这原则后来成为许多国家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4)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事业有了新发展,请你举出一例。 (5)材料二为出席2001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领导人在上海科技馆前的留影。看了此图你可能有很多感受,请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 18.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世界各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怀,我国的国际地位也不断提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一个不是跪倒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材料二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3)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4)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CDBB 6-10ADCAB 11-15BBBAB 二、非选择题 16.(1)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处理好、发展好同邻国的关系,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周边。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在规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处理国与国之间存在的问题以及国际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7. (1)鸦片战争;《辛丑条约》。 (2)①新中国成立(或开国大典)。 (3)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8. (1)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APEC)。 (4)综合国力提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