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2)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2)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不结盟政策
2. 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具体是指周恩来提出了 (  )
A.全方位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互不干涉内政方针
3. 20世纪50年代初周恩来说:“解决中缅边界问题应该加快步伐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的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
A.加强中苏友好,捍卫社会主义阵营
B.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C.倡导多边外交,建立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加强同亚非各国联系
4.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首先声明这个原则的国家有(  )
①美国 ②中国 ③印度 ④缅甸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 2020年6月15日,印度军队在加勒万河谷非法越过中印实际控制线,与我边防部队发生肢体冲突,出现人员伤亡。印度的这一行为违背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印、缅三国总理共同倡导的(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方针 D.反对霸权主义
6. 在学习《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这一课时,小红同学做了如下笔记,其中内容搭配最合理的是(  )
A.面对世界—独立自主 赢得世界—“求同存异” 感动世界—和平共处
B.面对世界—和平共处 赢得世界—“求同存异” 感动世界—独立自主
C.面对世界—“求同存异” 赢得世界—独立自主 感动世界—和平共处
D.面对世界—独立自主 赢得世界—和平共处 感动世界—“求同存异”
7. 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小蕊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中的事件应填写(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8. 中美正式建交是在 (  )
A.1971年 B.1972年
C.1978年 D.1979年
9.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从1950年到1971年,华盛顿送上月球的人比派往中国的还多。”这主要是因为 (  )
A.美国忙于世界大战 B.美国对中国的敌视
C.美国实行贸易保护 D.中国推行闭关政策
10.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 230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 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11.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推动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关键是(  )
A.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D.中国重返联合国和中美关系缓和
12. 有学者评论:在《中美联合公报》中尼克松作了一个让步,这或许是达成一项和解的最小让步。从长远来看增进了世界和平的前景。后1979年两国建交。他的“让步”是指承认(  )
A. 《朝鲜停战协定》
B.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一个中国”原则
C.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3. 1972年中日双方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声明指出,中日两国之间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一声明表明(  )
A.日本支持中国实现现代化
B.中日结束战争状态
C.日本成为中国的坚固盟友
D.中日关系正常化
14. 中国新闻网2012年4月16日电:近年来,“中文学习热”在全世界蔓延。这表明(  )
A.中文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B.中文更便于人们进行主
C.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D.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
15. 下图所示内容体现了(  )

A.世界各国空前团结
B.世界贸易自由化完全实现
C.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活动
D.中国现代化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材料一说明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原则是什么?
(2)在图一和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周恩来分别提出了什么原则和方针?
(3)中国这些外交政策的原则和方针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950年10月到1953年夏,中美双方大打出手,美军伤亡39万人,美国经济损失830亿美元,而中国军队牺牲也超过10万人。中美在第三国交手,只管埋头打,谁也不出声,打了三年,结果是中国赢得了战场上的胜利和政治上的尊严与地位。
材料二 中美关系正常化结束了长期的对峙,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意义。中美关系正常化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中美关系正常化为中德建交开启曙光。
材料三 中美贸易战开打至今,已经两年多,还没有和解的迹象。在特朗普不断翻脸,出尔反尔的极限霸凌施压下,中国并没有屈服,反而越战越勇,完全没有按照美国的意图让步服软。面对美国一再的关税施压加码,中国以牙还牙,对美国输华产品也加增关税,并停止输入美国农产品与汽车零部件,因而使中美贸易战的态势愈演愈烈,让世人深感忧虑,担忧世界经济因此蒙受下行压力风险。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之间战争的名称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三则材料中中美关系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请谈谈你对中美关系发展的一点建议。
18. 中国近现代外交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材料一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茫然不知。
——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产业革命,”指什么?材料一中中国对“历史性大变革茫然不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材料三 如图,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2012年2月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
(3)40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的事例。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CBDA 6-10DBDBC 11-15DBDCC
二、非选择题
16.(1)独立自主、和平友好、反对侵略战争。
(2)图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图二:“求同存异”的方针。
(3)使新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扩大了国际影响,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17. (1)抗美援朝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阴谋,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
(2)结束了中美长期的对峙,开启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3)国家利益。中美两国应加强合作,发展友好关系,通过平等协商解决贸易争端等问题。
18.(1)工业革命;闭关锁国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3)尼克松访华或签署《中美联合公报》;1942中美加入《联合国家宣言》(中美合作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打败法西斯。
(4)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
(5)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我国采取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全国人民的努力。(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