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明清文化的发展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明清文化的发展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明清文化的发展
一、单选题
1.明代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这部巨著是(???

A.?《农政全书》??????????????????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四库全书》
2.北宋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逼上梁山,参加农民起义。这一情节出现于(???
)
A.?《西游记》??????????????????????B.?《红楼梦》??????????????????????C.?《水浒传》??????????????????????D.?《三国演义》
3.《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它反映了明代?
(???
)
①医学的发展状况?
②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③手工业简单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④航海业的发展盛况???????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4.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
)
A.?《齐民要术》?????????????????B.?《本草纲目》?????????????????C.?《天工开物》????????????????D.?《徐霞客游记》
5.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三国演义》——罗贯中????
④《水浒传》——施耐庵
⑤《红楼梦》——董其昌?????
⑥《西游记》——吴承恩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
6.下列选项关联错误的一组是(???
)
A.?司马迁——《史记》??????????????????????????????????????????B.?郦道元——《水经注》
C.?张择端——《清明上河图》????????????????????????????????D.?宋应星——《齐民要术》
7.明朝统治者曾把《水浒传》列为禁书,主要是因为该书(???
)
A.?在民间广为流传??????????????????????????????????????????????????B.?具有反专制的民主思想
C.?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D.?揭露了当时统治者的腐败
8.某中学学生在课余探讨明末清初之际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观点的根本原因时,众说纷纭。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在社会思想上的反映???????????????B.?统治者重视工商业的反映
C.?黄宗羲总结实践经验的结果????????????????????????????????D.?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结果
9.清朝时期,把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推向高峰的作品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
10.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的目的是(???
)
A.?选拔真正有才能的人???????????????????????????????????????????B.?使古代的文化遗产不被遗忘
C.?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D.?推进教育制度的发展
11.八股取士的命题可能来自于(???
)
①《大学》???
②《中庸》???
③《道德经》???
④《论语》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清代诗人龚自珍有诗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抨击了清朝的(???
)
A.?经济凋敝??????????????????????????B.?文化专制?????????????????????????????C.?政治腐败??????????????????????????D.?官场腐败
13.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都是(???
)
A.?防止人民反抗????????????????????B.?压制知识分子???????????????????C.?巩固封建统治??????????????????????D.?统一思想
14.如果你是右图中明朝的一位榜上有名的考生,你不可能(???
)
A.?熟读“四书”“五经???????????????????????????????????????????B.?会写作规范的八股文
C.?在考试卷中尽情发挥自己对朝政的见解???????????????D.?成为听命于皇帝的官吏
15.清代诗人龚自珍有首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该诗直接抨击的是清朝的(???
)
A.?经济凋敝???????????????????????????B.?文化专制???????????????????????????C.?君主专制????????????????????????????D.?官场腐败
16.“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A.?设置特务机构???????????????????B.?设立军机处??????????????????C.?实行八股取士????????????????????????D.?制造文字狱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宫殿是皇帝居住并进行统治的地方,(汉)萧何说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唐)骆宾王诗“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古代宫殿中只有北京紫禁城宫殿保存下来。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为南北长的矩形,四面各开一门,以南门为正门,中轴线穿过南北之门。紫禁城内有不下百所院落,每所院落中建筑有主有从,以配殿衬托主殿。就全宫来说,无数不同规模的次要院落有秩序地组织起来,共同拱卫外朝、内廷的主院落和中轴线上的主殿。整座宫城正是以其建筑形象体现古代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的伦常关系和这种关系最顶端的君权、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摘编自傅熹年《中国古代建筑概说》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对应题号后涂“A”;不符合材料表达意思的,在对应题号后涂“B”;材料没有涉及的,在对应题号后涂“C”。?
①紫禁城融合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
)
②紫禁城兼具政务处理和居住的功能。(???
)
③紫禁城是研究汉唐建筑的重要实物。(???
)
④紫禁城的设计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
)
(2)依据材料,概括紫禁城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并说明其设计特点。???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A
分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农学家徐光启编著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实用性很强的农业百科全书,是一部集古代农业之大成并吸收了西方科技知识的农学专著,它是明末的农业科学巨著,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A项《农政全书》是明代的一部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符合题意;
B项《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著的一部药物学著作,不符合题意;
C项《天工开物》是明代宋应星所著的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不符合题意;
D项《四库全书》是清代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位高官、学者编撰,耗时十年编成的丛书,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农政全书》,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2.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水浒传》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粱山泊农民起义,塑造了许多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故选择C。
【点评】本题比较容易,主要考查学生对《水浒传》的了解。
3.
B
分析:明朝末年杰出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书中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被外国学者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天工开物》内容的了解。???
4.
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古典科技巨著的相关知识。《齐民要术》为农书,故A不选;《本草纲目》是药物学巨著,故B不选;《徐霞客游记》是中国地理名著,故D不选;而云锦的制造属于手工业生产技术,《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技术,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故选答案
C
【点评】知道明清文化的表现。
5.
B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明清文化的相关知识。其中,《红楼梦》的作者应该是曹雪芹,不是董其昌。其余选项中著作和作者搭配都正确。故答案选B。
【点评】知道明清文化的内容。
6.
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明清文化的内容。选项D中宋应星的著作是《天工开物》,不是《齐民要术》。故答案选D。其余选项里的搭配都正确,不不选。
【点评】知道明清文化的内容。
7.
C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理解。《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书中的反抗精神触犯了明朝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被明朝统治者列为禁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明清时期的文化。
8.
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明清文化的相关知识。BD不对,明清统治者统治者仍然坚持,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C不对,这属于个人主观因素,不属于根本原因;A正确,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根源在于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点评】知道“工商皆本”思想出现的原因。
9.
D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掌握。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展示人生百态和社会万象,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清时期的文化成就。
10.
C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理解。明清时期,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苦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
求实际学问。考中做官后,天目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明清统治者采取八股取士是为了巩固统治,加强皇权,选拔皇帝的忠实奴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明清八股取士的目的。
11.
A
分析:此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的命题来源。考试是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的。“四书”是儒家经典《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五经”是《诗》、《书》、《礼》、《易》、《春秋》的合称。《道德经》又名《老子》,在范围内没有,故排除③,选择A。
【点评】知道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的命题来源。
12.
B
分析:此题考查清朝的八股取士。明清时期,仍然采取科举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但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题干中“万马齐暗”指的是当时知识分子不敢议论时政研究现实,在思想文化领域一片死气沉沉的景象;最后两句点明了八股取士下,知识分子思想首要钳制,没有自己见解的,因此作者希望天公能“不拘一格降人才”,故直接抨击的是思想文化领域的专制,答案是B。
【点评】知道清朝八股取士的相关内容。
13.
C
分析:此题考查古代帝王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根本目的。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都是为了防止人民的反抗,压制人们的思想,统一思想,故ABD都是目的,但是根本目的却是加强思想控制以达到巩固封建统治的目的。故答案选择C。
【点评】知道古代帝王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根本目的。
14.
C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考点的掌握。本题是逆向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试必须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答卷的文体,必须分成八个部分,叫做八股文。因此,C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
【点评】要求学生掌握八股取士的内容和要求。
15.
B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考点的理解。“万马齐喑究可哀”形容臣民不敢说话,这是明清统治者采取文字狱来家庭文化专制的结果。“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对明清八股取士的批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清朝的文化专制。
16.
D
分析:本题考查了对新旧交替的明清文化考点的理解。文字狱是指统治者故意从诗文中摘取片言只语,罗织罪名,对作者加以严厉惩罚的做法。“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这句诗在当时被认为是讽刺清廷,因此这位进士被斩首。因此,本题
的正确答案是D。
【点评】要求学生理解文字狱的做法。
二、材料分析题
17.
(1)①C;②A;③B;④A
(2)壮丽(宏大、庄严、气势恢宏);对称;秩序(秩序井然,主从有序)。
设计特点:凸显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体现封建伦理纲常。
分析:
⑴①据题干材料可知,“紫禁城融合了多种建筑艺术风格。”这一表述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的,故涂?C
;②据题干材料“宫殿是皇帝居住并进行统治的地方”可知,“紫禁城兼具政务处理和居住的功能。”这一表述是可以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故涂?A
;③据题干材料“紫禁城始建于永乐四年(1406年)”可知,“紫禁城是研究汉唐建筑的重要实物。”这一表述是不符合题干材料所表达的意思,故涂?B
;④据题干材料“整座宫城正是以其建筑形象体现古代社会中的君臣、父子、夫妇的伦常关系和这种关系最顶端的君权、皇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可知,“紫禁城的设计受儒家伦理道理影响。”这一表述是可以直接从材料得出的,故涂?A?。
⑵据材料“……为南北长的矩形,四面各开一门,以南门为正门,中轴线穿过南北之门。紫禁城内有不下百所院落,每所院落中建筑都有主有从,以配殿衬托主殿。就全宫来说,无数不同规模的次要院落有秩序地组织起来,共同拱卫外朝、内廷的主院落和中轴线上的主殿。……”可知,紫禁城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美是壮丽(宏大、庄严、气势恢宏);对称;秩序(秩序井然,主从有序)。据题干材料可知,紫禁城其设计特点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体现了封建伦理纲常。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北京紫禁城、紫禁城所体现的中国古代建筑之美及其设计特点的相关史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