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一国两制”的出发点是维护( ) A.台湾的根本利益 B.香港和澳门的根本利益 C.大陆的根本利益 D.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 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北京已保证……在接收后……不变更现有经济体系及法律制度”。材料说明香港回归后将( ) A.设立香港经济特区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D.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3. 据统计,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海外,到2007年,从海外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 ) A.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B.“一国两制”的保障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投资环境的优化 4. 在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方指挥官高声说道:“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诞生 B. 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5. 20世纪中国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殖民地残痕。澳门回归祖国的伟大时刻是( ) A.1999年12月20日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7年7月1日; 6. 下面分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关于这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祖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7. 邓小平指出,“一国两制”之所以能够行得通,“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可见,香港、澳门能够回归祖国得益于( ) A.“一国两制”适合国情 B.港澳同胞回归心切 C.改革开放后我国综合国力增强 D.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 8. 提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的是 ( )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9. “你好,台湾”网站登录了许多信息,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信息 ( ) ①汪辜会谈 ②江泽民提出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③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④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A.①③②④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③①④② 10. 20世纪90年代初期,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②调整不接触. 不谈判. 不妥协的 ③海峡两岸直接实现通邮. 通商. 通航 ④开展两岸经济. 科技. 文化交流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11.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正式通航通邮,这是中华民族一大幸事。下列史实有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 ①解放战争的胜利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香港. 澳门的回归 ④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 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下列历史事件依据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 ①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②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③“九二共识”的达成 ④“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⑤内蒙古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行 A.⑤④③②① B.③④①②⑤ C.⑤④③①② D.①②③④⑤ 13. 2010年6月29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在重庆举行第五次领导人会议,双方正式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一协议的签署( ) ①使两岸人民彼此的感情更融洽. 合作更深化 ②将极大地促进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 经济合作制度化的进程 ③将使两岸经济迎来大交流. 大合作. 大发展的新时代 ④有利于台湾主权的回归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如图为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 会面的照片。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能够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两岸相互尊重、互补互利原则 C.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两岸关系经历种种风云变幻,不断取得进展。下列属于两岸关系得到发展的是( ) ①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开展“和平之旅”访问大陆 ②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两岸关系取得历史性进展 ③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举行“习马会” ④蔡英文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该基本法体现了中央解决香港问题的哪一构想?它最早在什么时候得到实施? 材料二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构想,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分析香港、澳门“保持繁荣稳定”带给我们的启示。 材料三 “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在具体实践中,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和中央的关系。任何危害国家主权安全、挑战中央权力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权威、利用香港对内地进行渗透破坏的活动,都是对底线的触碰,都是绝不能允许的。……只有这样,“一国两制”这艘航船才能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习近平《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二十周年大会暨 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3)从习近平的话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该基本法体现了中央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最早得到实施是在何时? 材料二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中共十九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 (3)你从以上有关国家治理的创新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两岸交流简表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8年 台湾同胞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余万人次 1990年 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5年 胡锦涛会见连战一行 2015年 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1)材料一表中所列事件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大会上说,4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湾同胞才有光明未来。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怎样才能使“两岸关系好,台湾有前途”? 材料三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共同义务。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反分裂国家法》 (3)目前,阻碍祖国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请就当前的形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BCA 6-10DCABC 11-15BCBDD 二、非选择题 16. (1)“一国两制”构想。1997年7月1日。 (2)“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香港、澳门人民的努力;内地的支持;等等。启示: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和发展;我们要坚持“一国两制”构想不动摇。 (3)要准确把握“一国”与“两制”的关系,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坚决反对任何分裂祖国的行为,将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香港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言之有理即可) 17.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间:1997年7月1日。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香港、澳门人民的艰苦奋斗;内地的支持;等等。 (3)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创新要立足国情,也要放眼世界。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8. (1)说明了海峡两岸交流日益频繁,海峡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2)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前提下,落实好“一国两制”;增进大陆和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等等。 (3)“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等。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愿望;祖国统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要坚决同一切分裂势力作斗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