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1-2012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2011-2012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

资源简介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100
一.单项选择 (共16题, 每小题1分) 16’
1. —What about going swimming this afternoon, Tom
—_____. I have a test tomorrow, so I have to go over my lessons today.
A. I’d like to B. I’ll take it
C. I’d rather not D. I don’t think so
2.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_____ to air pollution wherever the factory will be built.
A. made B. paid C. taken D. sent
3. My mother took out the box that _____ the valuable photos of my family.
A. contained B. collected C. saved D. included
4. —Sorry, sir, your car isn’t ready yet. It _____ in the garage.
―That’s all right.
A. is repaired B. is being repaired
C. hasn’t repaired D. has been repaired
5.—Are you free this evening
—Sorry, I’ve promised to have Mary’s radio repaired ____ for her help with my English.
A. in relief B. in return C. in turn D. in fact
9. _________ production up by 60%, the company has had another excellent year.
A. As B. For C. With D. Through
10.We have every reason to believe that____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will be _____ success.
A./;a B.the;/ C.the;a D.a;a
11.________is put in the report,the new machine will work twice as fast,thus reducing costs.
A.As B.Which C.That D.What
12.I’d appreciate _____ if you would like to teach me how to use the computer.
A.that B.it C.this D.You
13.Too much drinking will do _____ to your health; you should take the doctor’s advice.
A. harm B. harmful C. trouble D. painful
14.One of the few things you ________ say about English people with certainty is that they talk a lot about the weather.
A. need B. must C. should D. can
16. ----Would you please help me with the box
-----___________.
A. yes, please B. No, please don’t C. With pleasure D. My pleasure
二.完形填空(共20题,每小题1分) 20’
1. A. not B. quite C. only D. very
2. A. difficult B. important C. necessary D. easy
3. A. native B. foreign C. useful D. mother
4. A. learning B. enjoying C. trying D. liking
5. A. questions B. problems C. ideas D. answers
6. A. found B. watched C. noticed D. known
7. A. knowledge B. time C. money D. English
8. A. make B. help C. let D. allow
9. A. From B. On C. Since D. After
10. A. spelling B. grammar C. English D. pronunciation
11. A. happened B. looked C. seemed D. felt
12. A. know B. remember C. understand D. think
13. A. students B. children C. babies D. grown-ups
14. A. Imagine B. Mind C. Do D. Think of
15. A. using B. thinking C. trying D. practicing
16. A. time B. money C. language D. practice
17. A. hard B. easy C. funny D. silly
18. A. depends B. tries C. has D. takes
19. A. uses B. takes C. gets D. costs
20. A. do B. work C. help D. master
三.阅读理解(共13小题,每小题2分)26’
A
1. The fairy allowed the king to make a wish because_____
A.she hoped to make the king the richest in the world.
B.She loved gold too.
C.She wanted to teach the king a lesson.
D.She wanted to turn the king’s daughter into gold.
2. When the foods and drinks turned into gold the king was _____
A. excited B. hungry C. worried D happy
3. The king’s daughter became a golden statue when _____
A.she saw her father B.the king went to meet her
C.she put her arms around her father D.the king loved her very much
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might have happened afterwards
A. The king died in the river.
B.The king’s daughter changed back from gold to a lovely girl.
C.All the things the king had touched changed back into real ones.
D.Both B and C
5. What do you think the story tries to tell us
A. Gold makes people unhappy. B. More gold, more happiness.
C.Gold is not the thing that makes life happy D. People feel happy if they have not gold.
B
As a computer exhibition Bill gates reportedly compared the computer industry with the auto industry and stated: “If GM had kept up with technology like computer industry has, we would all be driving twenty-five dollar cars that got 1000 miles to the gallon.”
In response to Bill’s comments, General Motors announced a news release stating: if GM had developed technology like Microsoft, we would be driving cars with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For no reason your car would crash twice a day.
Every time they repaired the lines on the road you would have to buy a new car.
Sometimes your car would die on the free way for no reason and you would just accept this, restart and drive on.
Only one person at a time could use the car, unless you bought “Car95” or Car NT”. But then you would have to buy more seats.
If you try to get your car to a mechanic, you’d make a long distance call, be put on hold for three or four hours, when you finally got the mechanic, you’d be told how to fix it yourself, and mechanic would hang up before you even tried his or her suggestions.
People would get excited about the “ new” features in Microsoft cars, forgetting completely they had been available in other cars for many years.
The airbag system would say: “Are you sure ” before going off.
Every time GM introduced a new model car, buyers would have to learn how to drive all over again because none of the controls would operate in the same manner as the old car.
Microsoft cars would have a special radio/cassette player which would only be able to listen to Microsoft FM, and play Microsoft Cassettes.
If you couldn’t afford to buy a new car, then you could just borrow your friends and then copy it.
You’d press the “start” button to shut off the engine.
8 What does the writer really mean by saying “You’d press the “start” button to shut off the engine”
A. The design of Microsoft is very funny and strange.
B. It is better to control the engine like a computer.
C. The engine control system requires to be improved.
D. It is impossible to shut off the engine by pressing the “start” button.
9.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would be ______.
A.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Cars B. GM Should Learn from Microsoft
C. If Microsoft Built Cars D. New Cars to be Made in the future
C
1. Protect wildlife habitat.
Perhaps the greatest threat that faces many species is the widespread destruction of habitat. Cutting down forests, farming, and development all result in loss of wildlife habitat. In areas where rare species live, habitat destruction can quickly force a species to extinction. By protecting habitat, entire communities of animals can be protected together naturally. Parks and reserves are now all too often the only habitats that are left untouched by habitat destruction.
2. Reduce the threat of invasive (入侵的) species.
The spread of non-native species has greatly reduced native populations around the world. Invasive species compete with native species for resources (资源) and habitat. They can even prey on native species directly, forcing native species towards extinction.
3. Place decals (贴花纸) on windows.
It is reported that as many as one billion birds in the United States die each year because of collisions (碰撞) with windows. You can help reduce the number of collisions simply by placing decals on the windows in your home and office.
4. Slow down when driving.
Many native animals have to live in developed areas and this means they must move in human-living areas. One of the biggest obstacles (障碍) to them is that created by roads. Roads divide habitat and present a constant risk to any animal attempting to cross from one side to the other. So when you’re out and about, slow down and keep an eye out for wildlife.
1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How animals go to extinction
B. The importance of protecting wildlife
C. What to do to help save wildlife
D. How to protect wildlife habitat
12. People are advised to put decals on windows to _____.
A. decorate the houses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B. protect the windows from birds hitting
C. attract more birds to make homes nearby
D. avoid birds hitting the windows by mistake
13. The underlined phrase “prey on” in the passage means _____.
A. drive away B. live with
C. kill for food D. fight with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
Over time the computer ____1_____(change) a lot. At first , it began as a calculating machine. It developed very slowly and it took nearly 200 years__2__ it was built as an analytical machine. After it was programmed by an o___3____ who used card with holes, it could think logically. In 1936, Alan Turing wrote a book on how to make computer to work as a universal machine to s___4____ mathematical problem. ___5_ then on, the computer grew rapidly both in size and brainpower. As time went by, the computer was made smaller. In the early 1960s , the computer was given a family connected by a n___6_____. Since the 1970s, the computer has also been put into space rockets and sent to e___7__ the space. A__8____, the computer is a devoted friend and helper of the human race.
五. 短文改错(本文中一共有10处错误, 按平时改错格式找出错误并改正) 10’
Dinosaurs lived on the earth tens of millions years ago, long before humans come into being but their future seemed secure at that time. Not long ago a rare new species of bird-like dinosaur was discovered in Changyang County. When Scientist inspected the bones, they were surprising to find that they could not only run but also climb trees. Dinosaurs died out sudden about 65 million years ago. Some scientists think it was a unexpected incident. The others think the earth got too hot for them us to live on any more. No body knows why but how dinosaurs disappeared from the earth in so a short time.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 )
1.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如图所示的力的方向作用时,小球可能运动的方向是: ( )
A. Oa B. Ob C. Oc D. Od
2.关于物体做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恒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做曲线运动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受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长江三峡位于我国的腹地,它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我国的一个重要旅游地区,三峡索道的建成,为三峡旅游区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位游客在坐缆车过江时(缆车沿自左向右的方向水平匀速运动),将一石子从手中轻轻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坐在缆车中的该游客看到石子下落的轨迹是下图中的( )
下落高度为。则 ( )
A.弹簧的压缩量越大,其它条件不变,则下落的高度越大
B.桌子的右边缘距墙壁的水平距离越大,其它条件不变,则下落的高度越大
C.如果将该装置放入一匀速下降的电梯中,相同条件下,将变小
D.如果将该装置放入一正在水平方向加速行驶的汽车内,相同条件下,将变小
8.某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该小船要渡过一条河,渡河时小船船头垂直指向河岸.若船行至河中间时,水流速度突然增大,则 ( )
A.小船渡河时间不变 B.小船渡河时间减少
C.小船渡河时间增加 D.小船到达对岸地点不变
10.如图所示,汽车甲通过定滑轮拉汽车乙前进,甲、乙分别在上下两水平面上运动,某时刻甲的速度v1,乙的速度为v2,则v1∶v2为( )
A.1∶sinβ B.cosβ∶1
C.1∶cosβ D.sinβ:1[
二、选择题 (本题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对得4分,选不全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1.关于互成角度的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成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是直线运动 B.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C. 一定是曲线运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关于做斜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初速度越大,射程越大 B.抛射角越大,射程越小
C.初速度一定时,抛射角越大,射程越小 D.抛射角一定时,初速度越大,射程越大
出抛出点的位置。为了求得初速度,他在曲线上取A、B两点,并用刻度尺分别量出它们到y轴的距离x1、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则小球的初速度v0和落到A点时下落的竖直高度y0应为下面的:
A. 初速度为 B.初速度为
C. 竖直高度 D.竖直高度为

17.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前面字母填在横线上: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若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为L,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0= ;球过c点时的速率是________(用L、g表示)。
19、(14分)A、B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h=15m处的同一点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v0=10m/s。A球竖直向上抛出,B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g=l0m/s2。求:
(1).A球经多长时间落地
(2).两球落地点相距多远
().B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一、选择题(本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错选或不选的均得0分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三、实验题:(4+6+10=20)
15、 、 16、
17、(1) 、 (2)、 、
三、计算题(10+14=24)
18、
19、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0分钟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
A.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B.人民当家作主
C.实现了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D.第一次实现了全民的民主
3、我国现阶段民主的主体包括(  )
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在内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②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③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④全体公民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在我国,既是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又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
A.生存权和劳动权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言论、集会等自由权利 D.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
6、公民的政治自由权利( )
①是不受任何约束的,公民想怎么办就可怎么办 ②是相对的,法律是自由的体现和保障
③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④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如果说民主是指一种与个人专制独裁统治不同的、实行“多数人的统治”的国家形式,那么,这个“多数人”是指( )
A.统治阶级中的多数人   B.全体国民中的多数人
C.国家政权机关的多数人 D.包括被统治阶级在内的多数人
8、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只在乡镇一级实行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这是因为(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经济文化落后、交通不便,人民群众的民主素养不高
C.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巨大发展,特别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提高
D.乡镇级的人大代表与公民的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代表公民的利益
9、某乡人大换届选举中,个别人用“小恩小惠”拉选票的行为(  )
①严重危害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败坏了社会风气
②妨碍了选民正确行使民主权利
③违反了选举法的有关规定
④破坏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一手交钱,一手交票
10、在公民的政治生活中,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是(  )
A.是否直接参与了国家事务的管理
B.是否直接参与了社会事务的管理
C.是否积极参加选举
D.是否向国家机关提出建议
12、某乡通过开展全体村民“直评”村委会成员活动,进一步保障和扩大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全体村民“直评”村委会成员有利于(  )
A.规范政府行为,保障村民权益 B.村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C.扩大基层民主,实现村民自治 D.我国基层政权进一步完善
13、某地农村实行了村务定期向村民公开、村干部由村民民主评议、村民委员会定期向村民报告工作、由村民对村干部进行离任审计等制度和形式。这里,村民行使的权利是(  )
A.政治自由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依法行政
15、根据上题材料,充分听取专家的意见(  )
A.可以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B.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C.可以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D.可以保护公众的知情权
16、下列对直接选举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够充分的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选民的选择
C.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D.是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
D.舆论监督制度进行民主监督
19、下列有关村民自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
①村民可以直接投票选举村干部
②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只要对村民有利就可以理解
③村委会主任由乡镇政府任命
④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等形式,都是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当前,“草根网络监督”已成为广大网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浙江温州的公款旅游事件正是在“草根网络监督”的强大舆论压力下得到快速、果断处理的。“草根网络监督”的意义在于(  )
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更好地维护了公民的利益
B.拓宽了公民表达意愿的渠道,激发了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
C.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D.推进了基层民主自治,促进了国家机关改进工作
22、下列关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它是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途径
②它是我国基层政权机关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它主要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④它是基层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专业人士指出,在博客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展现所长,是博主的权利。但一些博主为争取点击量,利用博客暴露别人的隐私,或是把博客当成谩骂的武器,这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由此可见(  )
A.网络言论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
B.法律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
C.没有义务就没有权利,二者可以分离
D.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27、下列属于公民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的是(  )
A.参加党代会
B.人大代表参加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会议
C.政府召开听证会,让群众就有关问题进行质询
D.政协委员下基层调查水污染问题
29、扩大基层民主,是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目前,中国已经建立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
①农村村民委员会 ②城市居民委员会 ③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④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40分)
3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7月15日,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网络普及率达到31.8%,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规模达到2.77亿,网络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网络监督存在着滥用网络、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1)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有什么意义?(10分)
(2)网民应如何行使网络监督权,才能避免网络之剑的负面效应?(10分)
32、在2010年的我国官方表述中,:“调整收入分配”这个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出现在各种场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然而,在各界为国内经济高效增长而欣喜的同时,分配公平性问题却日渐凸显。在此背景下,人力资源与社保部正在制定中的《工资条例》再度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劳动者纷纷通过各种渠道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1)如果你作为一名劳动者,在《工资条例》制定的过程中,会通过哪些渠道来表达自己的观点?(8分)
(2)劳动者参与《工资条例》的制定有什么重大意义?(12分)
单项选择题(2*30=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非选择题(40分)
31、(1)
(2)
32、(1)
(2)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 荷兰和英国东印度公司本质上的共同点是( )
A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的垄断性贸易公司
B政府特许成立的军政机构
C管理殖民地的最高权力机构
D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垄断组织
2. 1603年,一位旅居西班牙的法国人说:“我在这里听到一个谚语:本地除白银外,所有东西都价格高昂。”之所以出现这一谚语,主要是因为西班牙(  )
A.贵族阶层生活奢靡 B.工商业的发展迅速
C.对殖民地疯狂掠夺 D.矿产资源十分丰富
3. “价格革命”给16世纪的欧洲带来的变化有(  )
①金银价值下降,物价猛涨 ②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
③封建主势力加强 ④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包括( )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 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 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
7. 18世纪70年代英国城乡人口比例为1:3,19世纪初上升为1:2,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量吸引外来移民 B大量人口不断迁往殖民地
C圈地运动使农民流入城市 D工业革命改变了人口布局
14. 下表是美国、欧共体和日本的国民经济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例表(单位:亿美元)
对表中数据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  )
年份 美国 欧共体 日本
1956 34.88% 15.85% 4.26%
1973 27.08% 27.017% 18.023%
A.福利政策的实施减缓了美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B.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之势
C.表中的经济现象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
D.欧、日经济的发展威胁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15. 经济思想是经济发展的理论支撑。下列经济思想中支撑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是(  )
A、重商主义 B、自由主义
C、凯恩斯主义 D、货币主义
16. 1933年的罗斯福新政使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这印证了( )
A.“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济是最可怕的事情”
C.“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就是全部由国家投资”
D.“政府应该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
B.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发展速度开始下降
C.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第二号经济大国
D.日本开始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
18. 列宁曾讲过:“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这里的尝试是指(  )
A.十月革命 B.斯大林模式
C.新经济政策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1. 关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造成1921年春苏俄发生经济政治危机的重要原因
B.实践证明,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
C.农业集体化方针确立后,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
D.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
22. 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一个情景描述了红军战士保尔于国内战争期间在铁路工地与以前的恋人冬妮娅偶遇,当时,冬妮娅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这说明苏俄(  )
A.对小企业实行监督 B.规定一切生活必须品由国家集中分配
C.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D.由国家经营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
24. 右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
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
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
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
1973年德国公路上的马拉汽车
25.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 )
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26. 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表述正确的是(  )
A.贸易保护主义的弊端已被革除 B.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繁荣局面
C.美国的经济实力受到严重削弱 D.英美苏中等大国间的合作仍在维持
27. 与近代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不同之处是( )
A.发达国家居于主导地位 B.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C.实现了自由贸易 D.欧美与其他地区差距悬殊
28.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3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建立了许多区域化经济集团。其中,中国加入的是(  )
A.欧洲联盟B.东南亚国家联盟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34. 1951年,欧洲六国签订建立煤钢共同体的条约,规定其最高机构为共同体的总体利益而行使职责,不接受任何政府和组织发出的指示,其委员实行招聘制,由各国政府协商一致后任命。这表明,该共同体是(  )
A.政府之间的合作 B.独立于政府的政治组织
C.企业之间的联合 D.独立于政府的经济组织
3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进一步加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相继问世。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①在欧洲经济一体化加快的背景下建立 ②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
③成员国具有相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④美国是这两个经济组织的重要成员国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3题,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
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于1921年3月21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量、家庭人口、收成、财产状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理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买卖。
——摘自《世界史 现代部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 (2分)
(2)结合史实,根据材料二分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如何分析的? (4分)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4分)
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请对这种关系作简要表述(4分)
材料二对这种关系作了什么重要补充(1分)
对材料一中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你如何理解?(1分)
(4)联系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4分)
38. 2011年胡锦涛访美,引起世人关注。两个世界性大国的发展道路各具特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20世纪的重要转折点。
“新政”与以前的改良主义相比,有两点主要的区别,一是在范围和程度上要远远宏大和深刻得多,并且制度化、系统化。第二点是摆脱理想主义,高度实用主义。早期进步运动倡导者常常诉诸基督教义,诉诸人的良知其中还包括爱默生的“改造人”的思想。而“新政”倡导者的着眼点是改造体制,而不是改造人……为每一项计划辩护的依据不是从道义出发,
2011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答题卷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根据材料三分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什么进步性。(4分)
36答案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侵犯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
(2)设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农民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
(3)满足了农民的要求,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恢复了经营和贸易的自由。进步性:有利于保证生产者劳动经营活动,提高生产率,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38. 特点:改革的范围广、力度大;具有浓重的实用色彩(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主;遵从经济规律,通过提高消费力来拉动经济发展。(答出三点即得6分)
贡献:缓解了美国因经济危机而引发的社会危机,(2分)开辟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道路(或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2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中硫元素只显示还原性的是 ( )
A.FeS2 B.SO2 C.S D.H2SO4
2.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错误的是 ( )
A 重晶石:BaSO4 B 熟石膏:CaSO4·2H2O
C 芒硝:Na2SO4·10H2O D 绿矾:FeSO4·7H2O
3.在体积为V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amolNO和bmolO2,反应后容器内氮原子和氧原子数之比为( )
A a/b B a/2b C a/(a+2b) D a/2(a+b)
5.下列对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
A.打开浓硝酸的瓶盖会冒白雾 B.锌跟稀硝酸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C.常用硝酸来制炸药、化肥等 D.稀硝酸也是一种强氧化性酸
6. 在6KOH(浓)+3Cl25KCl+KClO3+3H2O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4 B.4:1   C.1:5 D.5:1
8.下列气体不能用浓H2SO4干燥的是 ( )
A.CO2 B.NH3 C.SO2 D.HCl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S在O2中燃烧可生成SO3 B.用澄清石灰水可鉴别CO2和SO2
C.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 D.SO2通人BaCl2溶液中能产生白色沉淀
10.下列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HNO3的是 ( )
A.Au   B.Cu     C.A1    D.Fe
A B C D
12.相同质量的四份铜片分别置于足量的下列酸中,所得到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 稀硫酸 B 浓硫酸 C 稀硝酸 D 浓硝酸
13.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FeCl2溶液中通入Cl2:Fe2+ +Cl2 === Fe3+ + 2Cl-
B 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和熟石灰共热制取NH3:
2NH4++Ca(OH)2 === 2NH3↑+ Ca2++H2O
C FeO与稀HNO3反应:3FeO + 10H+ + NO3- === 3Fe3+ + NO↑+5H2O
D 实验室用石灰石制CO2:CO32- + 2H+ === CO2↑+ H2O
14.汞蒸气有毒,如不慎撒在桌面上,应立即撒一些 ( )
A、 硫磺 B、 纯碱 C、 烧碱 D、细纱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Na2SO3溶液与BaCl2溶液作用,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盐酸后沉淀消失
B 将SO2气体通入过量Ba(OH)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C 将NO2气体通入KI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
D 检验久置 Na2SO3是否变质,可用BaCl2溶液和稀硝酸.
16、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
A、K+、NH4+、NO3-、SO42- B、K+、Na+、Cl-、SO32-
C、Fe2+、Na+、NO3-、Cl- D、K+、NH4+、OH-、SO42-
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答卷
一 单选题(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8.(8分)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 NH3+ O2 N2 + H2O
(2) H2S+ H2SO4(浓) S↓+ SO2↑+ H2O
(3) Na2O2+ H2O NaOH+ O2↑
(4) Cl2 + NH3 N2 + HCl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的化学方程式为 。
A→D的化学方程式为
21.(4分)将足量的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当加入一试剂X后即有沉淀生成。此试剂X可能是 (至少写两类物质)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的值是
A. B. C. D.
2. 如果角的终边经过点,则
A. B. C. D.
3. 若,则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4. 若,则( )
A. B. C. D.
6.将函数y=sinx的图象向左平移0 <2的单位后,得到函y=sin的图象,则等于 ( )
A. B. C. D.
9.已知,且在区间有最小值,无最大值,则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求值 ▲
14.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
15. 给出下列命题:(1)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2)函数在区间内是增函数;
(3)函数是偶函数;
(4)函数的一条对称轴为。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三. 解答题(共5小题,46分)
11.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___________ .
19.(本大题10分)已知函数f(x)=为偶函数,且函数y=f(x)图象的两相邻对称轴间的距离为.(1)求f()的值;(2)将函数y=f(x)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后,再将得到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4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y=g(x)的图象,求g(x)的单调递减区间.2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将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卡上)
1.目前世界上的人口已经超过了
A.40亿 B.50亿 C.60亿 D.70亿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
A.机械增长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
3.下列人口流动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大学生暑假返回家乡          B.新疆牧民夏季上山放牧
C.由上海调往北京工作定居        D.农民利用农闲进城打工
4.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A.自然资源 B.科技水平
C.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 D.生活消费水平
8.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
B.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
C.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农业时期—原始社会
D.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
11.近年来,我国在生育方面的变化是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12.下列内容中,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地理区位是
A.资源 B.地形 C.港口 D.交通
13.下列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发展城市
B.山区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
C.世界上的大城市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D.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14.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教区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     B.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
C.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D.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小
17.下列大洲中,目前城市化水平较低的是
A.大洋洲 B.欧洲 C.北美洲 D.亚洲
24.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甘蔗制糖厂应接近消费市场 ② 电子计算机的制造应接近科技发达的地区
③ 炼铝厂应接近市场 ④ 电视机装配厂应接近劳动力密集地区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25.关于工业集聚和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
② 工业集聚可以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
③ 目前,汽车生产的工业联系已全球化,是典型的工业集聚现象
④ 具有协作关系的工厂,只能集聚,不能分散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6.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体积增加  B.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C.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D.劳动力工资和产品需要下降
27.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新疆哈密盆地的瓜果生产; ④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②水源③光照④市场 B.①水源②地形③热量④市场
C.①地形②国家政策③土壤④科技 D.①土壤②热量③地形④国家政策
交通条件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据此请回答30—31题:
30.我国的下列城市中,有“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的是
A.湖南株洲 B.云南大理 C.湖北黄石 D.西藏拉萨
31.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化,给下列城市的发展产生影响最最显著的是
A.北京 B.扬州 C.西安 D.南京
32.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主张
A.自然是主宰,人类必须完全适应于自然
B.人类是能动的,人类能依据自己的意愿任意利用和改造自然
C.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
D.宁可舍弃发展,也要保护好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
33.下列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观念的是
A.美国把一些排污较大的企业设在国外 B.中国建立多个自然保护区
C.中美合作,建设全球气候监测系统 D.沙特限制石油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
34.作为中学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参与环保活动   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③等工作后再接受环境教育   ④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的商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5.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A.发展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协调问题
(任答2点得分)。
40.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如何协调人地关系?(5分)
一、选择题(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答案
(2)
38、(1)
(2)
39、(1)
(2)①


(3)
(4)
40、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浙江省台州市外国语学校 2011-2012年高一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温馨提醒:
①每一次考试都是难得的自查机会,只有积极、自信面对,才能够收获满仓粮谷!
②合理安排时间,有效阅读并作答,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
③佛要金装,文要包装!用“端正、清晰、典雅”征服阅卷者。
第I卷 选择题
一、(16分,每小题2分)
1. 下面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双颊(jiá) 媲美(bǐ) 孱头(càn) 应运而生(yìnɡ)
B. 启碇(dìng) 愧怍(zuò) 谥号(shì) 通衢大道(qú).
C. 攻讦(xié) 缱绻(quǎn) 罡风(gāng) 冠冕堂皇(miǎn)
D. 隽(juàn)秀 齑(jī)粉 趿拉(tā) 茕(qióng)茕孑立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取谛 国粹 销声匿迹 层峦迭嶂
B.斑斓 赊帐 礼尚往来 震耳欲聋
C.佝偻 启锚 富丽堂皇 班驳陆离
D.遐思 威慑 一泻千里 时过境迁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流亡生活、高度的文化修养、痛苦的心境和肖邦对自己使命的不凡见解,使这画面复杂化了,或者说,像一层雾遮蔽了这些画面。
B.某报记者一篇报道地方强制拆迁,侵害群众利益的文章,惹恼了当地官员,他们竟派公安人员到报社拘传记者,其根本原因是滥用公权在作怪。
C.“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D.在美国,以快捷、廉价并被大众所广泛接受的麦当劳,在北京被赋予的意义与其美国祖源地有很大的不同。
5.选出下列对课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和中国现代作家杨绛的散文《老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不幸的命运中都表现了小人物们人性人格的光辉。
6.选出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 恐美人之迟暮(君主)
B.恐年岁之不吾与(给予) 质明,避哨竹林中(天刚亮)
C.则噪而相逐(动作偏指一方,他) 然五人之当刑也(受)
D.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列举罪状) 在丙寅三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二、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6分 每小题2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
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公叔之仆曰:“起易去也。” 公叔曰:“奈何?”其仆曰:“吴起为人节廉而自喜名也。君因先与武侯言曰:‘夫吴起贤人也,而魏国小,又与彊秦壤界,臣窃恐起之无留心也。’武侯即曰:‘奈何?’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君因召吴起而与归,即令公主怒而轻君。吴起见公主之贱君也,则必辞。”于是吴起见公主之贱魏相,果辞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
太史公曰:语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选自《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删节)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子薄之,而与起绝 薄:瞧不起
B.公叔为魏相,尚魏公主 尚:奉承
C.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者 破:揭穿
D.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坐:因为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 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
B.君因谓武侯曰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
C.然行之于楚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D.以刻暴少恩亡其躯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第II卷 非选择题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14.本诗的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3分)
15. 尾联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现代文阅读
  我想起有一年初春的深夜,我独自一人在西柏林火车站等候换乘的火车,寂静的站台上只有寥落的几个候车的人。其中一个像是中国人,我走过去一问,果然是,他是来接人的。我们闲谈起来,知道了他是从天津大学毕业到这里学电子的留学生。他说了这样的一句话,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依然记忆犹新:“我刚到柏林的时候,兜里只剩下了10美元。”就是怀揣着仅仅的10美元,他也敢于出来闯荡,我敬佩他的勇气,同时也猜想出他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异国他乡,举目无亲,餐风宿露,漂泊是他的命运,也成了他的性格。
  我也想起我自己,比儿子还要小的年纪,驱车北上,跑到了北大荒。虽然有年轻的体力,但也自然吃了不少的苦,北大荒的“大烟炮儿”一刮,就先给了我一个下马威,天寒地冻,路远心迷,仿佛已经到了天外,漂泊的心如同断线的风筝,不知会飘落到哪里。但是,它让我见识到了那么多的痛苦与残酷的同时,也让我触摸到了那么多美好的乡情与故人,而这一切不仅写就了我当初青春的线谱,也成了我今天难忘的回忆。
  没错,年轻时心不安分,不知天高地厚,想入非非,把远方想像得那样好,才敢于外出漂泊。而漂泊不是旅游,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品尝人生的多一些滋味,也绝不是如同冬天坐在暖烘烘的星巴克里啜饮咖啡的一种味道。但是,也只有年轻时才有可能去漂泊。漂泊可以让你充满想象力,收获只有在年轻时才能够拥有的收获,和以后你年老时的回忆。人的一生,如果真的有什么事情叫做无愧无悔的话,在我看来,就是你的童年有游戏的欢乐,你的青春有漂泊的经历,你的老年有难忘的回忆。
  青春,就应该像是春天里的蒲公英,即使力气单薄、个头又小、还没有能力长出飞天的翅膀,借着风力也要飘向远方:哪怕是飘落在你所不知道的地方,也要去闯一闯未开垦的处女地。这样,你才会知道世界不再只是一扇好看的玻璃房,你才会看见眼前不再只是一堵堵心的墙,你也才能够品味出,日子不再只是白日里没完没了的堵车、夜晚时没完没了的电视剧。
  我想起泰戈尔在《新月集》里写过的诗句:“只要他肯把他的船借给我,我就给它安装100只桨,扬起5个或6个或7个布帆来。我绝不把它驾驶到愚蠢的市场上去……我将带我的朋友阿细和我做伴。我们要快快乐乐地航行于仙人世界里的7个大海和13条河道。我将在绝早的晨光里张帆航行。中午,你正在池塘洗澡的时候,我们将在一个陌生的国王的国土上了。”那么,就把自己放逐一次吧,就借来别人的船张帆出发吧,就别到愚蠢的市场去,而先去漂泊远航吧。只有年轻时去远方漂泊,才会拥有这样充满泰戈尔童话般的经历和收益,那不仅是他书写在心灵中的诗句,也是你镌刻在生命里的年轮。
三、语言文字运用
21.在下面横线处,仿照前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各补写两个句子。(4分)
人们从读书中学做人:从往哲先贤那里,人们学得他们的品格,从孔子学得仁爱的情怀,从鲁迅学得批判的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古今中外的著述中,人们可以感受到司马迁《史记》的严谨态度,文天祥《正气歌》的浩然正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机会拥有超乎个人生命体验的幸运人。
22.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一次“什么是幸福”的社会调查活动,请你根据随机调查的10个行人的回答,写出一条对幸福的调查结论。(3分)
四、写作(40分)
阅读下面的提示,根据要求完成作文:
在《语文(必修三)》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具有人性之美的人:肖邦的美在故园之思,屈原的美在爱国之情,十二月党人之美在于对自由的向往,颜佩韦等五人之美在于对正义的追求,老王之美在于质朴,格斯拉之美在于执着……
其实,在普通人身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人性之美在闪光。请以“人性之美”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面整洁,不少于800字。
温馨提醒:
写作之前请精心构思,最好先列个提纲,想好了再动笔,努力写出自己作文的亮点。请注意自己的书写,建议使用黑色签字笔或钢笔,清爽整洁的卷面对自己以及阅卷者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