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12.2滑轮课后练习1、下列情境描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钓鱼竿受到的阻力就是鱼的重力B.乙图中手握哑怜向上运动时,前臂骨骼可以看成省力杠杆C.丙图中手将衣服夹子捏开时,夹子可以看成省力杠杆D.丁图中用动滑轮提升物体时,动滑轮的支点在滑轮的轴心2、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绳重、摩擦),图中F1、F2、F3、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F1=F2B.F3=F4C.2F2=F1D.2F2=F43.小明同学在做“研究动滑轮特点”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实验次数物重G/N拉力F/N11.00.6521.50.9032.01.15A.与同学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B.根据实验数据推知课本结论是错误的C.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D.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4、如图所示,表示用滑轮或滑轮组提起同一重物的几种方法,其中最省力的是(动滑轮重和摩擦忽略不计)( )A.B.C.D.5、用一个重为20N动滑轮,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绳重及摩擦不计.所用的拉力F是( )A.50NB.60NC.70ND.120N6、如图所示,用甲、乙两套装置提升重物,滑轮重、绳重和摩擦力均不计,现用F1、F2、F3分别将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所用时间相同,装置甲中F1和F2表示分别沿不同方向拉绳子,装置乙中F3表示竖直向上拉绳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装置为动滑轮,乙装置为定滑轮B.拉力大小关系是:F1=F2=F3C.F3做的功最大D.F1、F2、F3三个力的功率相等7、.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动滑轮工作特点”的实验中,滑轮第一次受到F1的作用,第二次受到竖直向上F2的作用,物体都被匀速向上提起。已知物体重力为G物。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只有物重G物和测力计示数FB.F2=G物C.F1的力臂为OAD.F18、如图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9、如图所示,站在地面上的小红要借助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帮她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10、如图所示,一人通过滑轮组提升值物,重物上升20cm过程中绳子自由端移动了60cm,请在图乙画山滑轮组的绕线方法。11、一个重50牛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牛的水平推力,箱子未被推动,这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牛。若不计绳重与摩擦,用图示的滑轮将其在5秒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米,则力F大小等于________牛,力F所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瓦。12、如图所示,用滑轮拉着一重为400N的物体向上匀速运动,重物上升了0.2m,该滑轮为______滑轮(选填“动”或“定”),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为______N,拉力移动的距离为______m,此过程拉力做功为______J。13、如图所示,通过滑轮组用200N的拉力在20s内将重为480N的物体匀速提高2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绳自由端的移动速度为多大?(2)若重物再增加150N,要使重物匀速上升,作用在绳自由端的拉力为多大?12.2滑轮课后练习答案:1、C2、B3、B4、A5、B6、D7、C8、9、10、11、等于502012、动2000.48013、2题5题6题7题8题9题11题12题13题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精品试卷·第2页(共2页)HYPERLINK"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7张PPT)12.2滑轮人教版八年级下新知导入升旗仪式时,看到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拉绳子,国旗就徐徐升起来了,你知道旗杆顶端是一个什么装置帮助把旗升上去的吗?一、定滑轮和动滑轮凹槽小轮这些都是滑轮,请你观察它们的结构吧。新知讲解(一)滑轮的构造1、滑轮主要由几部分组成?由轮、框、轴组成2、轮子是绕着什么转动的?轴(二)定滑轮和动滑轮问题:滑轮有几种绕法,这几种绕法在提升同一重物时有何不同?两种滑轮在使用时,根据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又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使用时,轴固定不动,叫定滑轮。使用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叫动滑轮。二、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一)探究定滑轮的作用实验步骤A、先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每个钩码重B、再按图示拉动测力计,比较每次拉力和钩码重力的大小,得出结论强调:要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匀速运动,实验过程要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结论: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施力的方向。F3F1F2GGGF1=F2=F3使用定滑轮时的理论分析∵F1L1=F2L2L1=L2L2OL1F2F1∴F1____F2∴定滑轮的实质:是_____杠杆=等臂(二)探究动滑轮的作用1、实验步骤,A、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每个钩码重B、再按图示拉动测力计,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再与钩码的重力G相比较,得出结论强调: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结论:使用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施力的方向。用动滑轮时的理论分析L2L1O∵F1L1=F2L2L1=L2∴F1=F2F2F1∴动滑轮的实质:动力臂是阻力臂_______倍的______杠杆2省力1212二、滑轮组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合起来提升重物,你能设计多少种方法?每种方法分别能省多少力?(一)定滑轮与动滑轮的组合叫滑轮组。1.绳子的起点2.拉力的方向3.拉力的大小4.移动的距离(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这两种绕线方法有什么不同?1、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的判断FGFGn=n=32吊起动滑轮绳子的股数n判断依据:看是否直接与动滑轮相连2、进行实验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测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和钩码的重力G,记录数据并填在教材表格中。实验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N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110.522212331.5212F=G实验钩码重G/N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N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110.33220.73331313F=G使用滑轮组吊起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吊起,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若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不计绳子自重和摩擦),那么:1nF=G1nF=(G+G动)3、结论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拉重物时,若动滑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股绳子拉住,所用的力就是物体与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___________。F.1nF=f4、滑轮组省力情况判断13F=G13F=G12F=G14F=G13F=G15F=G14F=G12F=G(a)(b)(c)(d)F=G13F=G12F=G13F=G滑轮组的绕法最省力的绕法(力向上的绕法)改变力的方向的绕法(力向下的绕法,人站在水平地面上用滑轮组提物体)FGFG5、滑轮组的绕法小结例1:如图所示,物体A重G=80N,在F=60N拉力下匀速前进,此时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等于____N。(滑轮自重及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不计)AF12F=ff=2F=120N120N例2:在下图所示的滑轮组中,G/GF(a)若动滑轮重G动不计,拉力F是多少?15F=G(b)若动滑轮重G动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拉力F应等于多少?15F=(G+G动)信息浏览:轮轴杠杆还可以变形为轮轴轮轴由轮和轴组成的能绕共同轴心转动的简单机械。轮轴可以看成不等臂杠杆,若动力作用在轮上,阻力作用在轴上,就省力如:汽车方向盘、井上的辘轳和节水龙头。反之若动力作用在轴上,阻力作用在轮上,就费力如汽车前窗的刮水器等。生活中的轮轴课堂练习 1、在图中画出滑轮组的的绕线方式。(1)最省力的饶法(2)改变力的方向的饶法(3)人站在地上提起重物滑轮组的的绕线方式(1)(2)(3)(1)(2)(3)(三)滑轮及滑轮组2、(2020?十堰)下列各种机械中,不省力的机械是( )A.钢丝钳B.动滑轮C.旗杆顶定滑轮D.斜面C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这样做( )A.省力,不改变施力的方向B.不省力,改变施力的方向C.既省力,也改变施力的方向D.既不省力,也不改变施力的方向A4、(济宁中考)小可在A端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匀速提起200N的水桶,若不计绳重、滑轮重及摩擦,则人拉绳子A端的动力为________N;实际测量A端的拉力为11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滑轮重为_______N.10020课堂总结定滑轮动滑轮等臂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不省力也不费力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能省一半力,但不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1nF=G作业布置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4页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题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2.2 滑轮.doc 12.2 滑轮.pptx 12.2动滑轮省力.avi 12.2定滑轮不省力.avi 12.2滑轮是杠杆变形a.avi 12.2滑轮是杠杆变形b.avi 12.2轮轴的实际应用 辘轳.avi 动滑轮省力(86).wmv 升旗中滑轮的运用(mpeg4).wmv 定滑轮不省力(86).wmv 科学实验:认识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h264_720x576_800k_clip.w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