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是( ) A、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 B、“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进程的八项主张 D、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2. “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一九九七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如果收不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就是李鸿章!”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时机成熟”最主要是指 ( ) A.中国人民渴望国家统一 B.“一国两制”的构想被各方接受 C.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中国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独立自主 3.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于________年7月1日零时在威尔士亲王军营举行了升旗仪式,这是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 ) A.1949 B.1984 C.1997 D.1999 4. 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回归 5. 在“一国两制”下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A.社会制度 B.主权归属 C.经济制度 D.社会生活 6. 实现下列历史壮举所依靠的理论基础是( ) A.“一国两制”的方针? B.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 C.“四项基本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 1999年12月20日,澳门终于摆脱了哪个国家400多年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的怀抱( )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葡萄牙 8. 我国彻底结束外国列强对华领土占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澳门回归祖国 C.香港回归祖国 D.西藏和平解放 9.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社会、经济制度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没有改变,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一国两制”方针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合作的政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0. 邓小平在1984年提出:“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必须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 ) A、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C、一国两制只适用于台湾 D、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11.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说法准确的是( ) A.是20 世纪90 年代邓小平提出的 B.最初是为解决香港问题提出的 C.首先在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D.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指导方针 12. 邓小平曾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为“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国家制定了( ) A.不排除武力统一台湾的可能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 C.维持现状,和平共处 D.实行三通,加强联系的方针 13.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提出“一国两制” ③香港、澳门回归 ④海峡两岸的交往日益密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第14-15小题 《乡愁四韵》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等歌词令人回味无穷。 14. “沸血的烧痛”是两岸人民的分离之痛。造成台湾与祖国大陆分隔的历史事件有( ) ①戚继光抗倭 ②中日甲午战争 ③抗日战争 ④解放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5. “家信的等待”是两岸期盼团聚的心声。下列对“家信”“等待”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 ①完整两岸一家亲,同宗同祖 ②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③当前阻碍两岸统一的主要因素是外国的干涉势力 ④我们坚决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什么是“一国两制”? (2)根据以上材料说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施“一国两制”国策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08年3月下旬,台湾地区举行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候选人因为提出加强两岸沟通与交往的政治主张,顺应了民心民意,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台独势力候选人由于推行其阻碍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倒行逆施,违背台湾人民意愿,在选举中遭到失败。 ——台湾媒体报道 请回答: (1)什么是“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2)根据材料一说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 (3)出现香港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被英国割占和中国现代史上被收回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对香港的百年沧桑巨变,你有何感想?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阻挠祖国统一的因素是什么?你怎么样评价阻挠祖国统一的行为?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现与大陆不同的制度。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人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摘自1983年邓小平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国家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摘自2005年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 胡锦涛会见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时提出“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16字方针。2008年3月22日大选,国民党战胜民进党获胜,同时“入联公投”失败,上台的马英九表示,两岸和解是必走的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党和政府什么样的对台基本方针。 (2)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3)结合材料二分析《反分裂国家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 (4)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5)你认为台湾、大陆有望和平统一吗?列举几个有利因素。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DCB 6-10ADBAB 11-15DBDBC 二. 非选择题 16. (1)“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3)香港、澳门先后回归祖国。 17. (1)“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 (2)“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3)中国近代史中被英国割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现在被收回的根本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百年耻辱得以雪耻,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自豪、高兴;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史,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中共的领导下,成功地收回香港,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香港能够成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任答其中2点即可。) (4)蓄意制造分裂的“台独”势力。任何想把台湾分割出去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这种做法只能受到世人的唾弃。 18.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台湾的台独分子、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国外支持台独的反动分子,反华势力的活动。 (3)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有了法律保障,反映党和政府实现祖国统一的信心和决心,有力遏制“台独”分裂势力的活动。 (4)“台独”不得人心;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共同心愿;和平的两岸关系已经到来,台湾统一有望。 (5)有希望统一。已具备有利条件,两岸人民渴望统一;国共双方共同努力,九二共识;1993年的汪辜会谈已达成;江泽民的八项主张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