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次会议( ) A.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 B.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决定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 “我们国家的任务将由阶级斗争转向向自然界开战,由政治革命转向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一个全新的任务。党的 不能不把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为面对的首要问题。”横线上应填( )? A.一大 B.七大 C.八大 D.九大 3. 下图是小明在复习时绘制的时间轴。其中,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是( ) A.三大改造后期要求过急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 D.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4. 1958年,全国动员了大约9000万人,大搞“小(高炉). 土(土法炼钢. 炼铁). 群(群众运动)”。小土炉. 小高炉遍地开花,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掀起。这一现象应该出现在下列哪一时期( ) A.土地改革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5.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6. 1956-1976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也出现严重失误。出现失误的原因是( ) A.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 B.人民群众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C.各地频繁发生洪水. 干旱等自然灾害 D.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包围. 封锁 7. 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 ①出现打. 砸. 抢事件 ②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学校停课. 工厂停工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 “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每个有责任的党员和领导干部都应该有紧迫感。”上述材料中认为我们要从“文化大革命”中吸取的历史教训是( ) A.健全民主与法制 B.努力解放思想 C.加快经济建设 D.加强革命传统教育 9. 下列内容中,可以证明“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的是 ( ) ①掀起夺取党和政府领导权的狂潮 ②迫害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 ③消灭地主阶级 ④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⑤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0.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周恩来. 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11. 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但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内乱中,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其表现有(???? ). ①由上海蔓延到全国的“一月风暴” ②刘少奇同志被迫害致死 ③江青为首的“四人帮”被捕 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A. ①②③???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2. 2000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的主要成就( ) A.较早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领域 B.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C.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D.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13. 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多年来屡受欺侮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时刻。这个时刻是( ) A.导掸部队的建成 B.中近程地地导弹试射成功 C.国产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 D.1966年第一次导弹核武器的实验成功 14. 我国跻身于世界航天科技大国之列的标志是( ) A.原子弹和氢弹相继成功爆炸 B.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5. 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核技术. 人造卫星. 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这是广大干部群众抵制错误艰辛努力的结果 B.“文化大革命”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文化大革命”没有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 D.没有“文化大革命”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 一辆坦克. 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图 (1)根据材料一以及所学知识,为了改变毛泽东所说的状况,党中央在1953年制定并实施了什么规划?请例举出这一规划取得的两个主要成就。? (2)材料二中,由A到B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 B到C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由C到D变化的原因是中央实行了哪种方针? (4)从材料二曲折的农业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哪些教训?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共八大根据当时我国的新形势,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材料二 (2)图(a)和图(b)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大失误,它们分别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4)探索中有失误,但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其中哪三个重要油田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 18. 民主和法制,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地方组织的许多负责人受到无情批判和斗争,各级政协相继停止了一切活动。 材料二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说说“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哪些政治制度遭到破坏。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文化大革命”是在哪一思想指导下发动起来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党和国家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中吸取了怎样的教训。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CBCB 6-10ACABC 11-15BBCCA 二. 非选择题 16. (1)一五计划;工业成就:鞍山钢铁公司.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机床厂. 飞机制造厂;交通成就: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宝成. 鹰厦铁路;武汉长江大桥。 (2)土地改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出现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方针: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4)教训: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首位等等。 17. (1)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4)大庆油田. 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 18.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思想:“以阶级斗争为纲”。 (3)认识到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把依法治国作为我国的治国方略,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意思相近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