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这句话中的“敌人”是指( )
A.英法联军 B.美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者
2. 抗美援朝时期,中国的司令员和所谓的“联合国军”首任总司令都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将领,他们分别是(  )
A.彭德怀和麦克阿瑟
B.朱德和麦克阿瑟
C.林彪和马歇尔
D.彭德怀和巴顿
3. 迟浩田上将在纪录片《不能忘却的伟大胜利》首映式上说:“这场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斗争,是正义的胜利,邪恶的失败。打出了国威,新中国的基础奠定了。没有这场战争,也不会有60年的和平。” 新中国进行这场战争的目的是( )
A.打败日本法西斯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D.反抗苏联的霸权主义
4. 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的含义是( )
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土地归集体所有
C.土地归农民所有 D.土地归乡镇所有
5. 想象土地改革后,你去农村采访,不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农民生产积极性很高
B.地主成为一无所有的阶级
C.原来一无所有的农民也住上了房屋
D.农民各有自己的私有土地
6.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使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了土地
B.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C.废除了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消灭了资产阶级
D.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7. 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8. 《共和国记忆60年》中记载:“苏联人安排了毛泽东参观斯大林汽车厂。从没有目睹过汽车生产制造的过程,乘坐着苏联提供的轿车的毛泽东,看着流水线上一辆一辆下线的汽车,对身边的陪同者说:‘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汽车厂’。”这一理想最初实现是在( )
A.改革开放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一五”计划时期
9. 沟通我国西南、西北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A.宝成铁路 B.陇海铁路
C.青藏铁路 D.焦枝铁路
10. 对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B、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
C、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
D、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哪个部门相似( )
A.资本主义工商业 B.农业
C.银行业 D.畜牧业
13. 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14. “恒源祥”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
A.土地改革运动
B.全行业公私合营
C.手工业合作化
D.第一个五年计划
15. 下图是1956年天津群众举行的一次游行庆祝活动。据此推断,该活动庆祝的是( )
图中标语:庆祝天津市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A. 土地改革完成 B. 三大改造完成
C. 抗美援朝胜利 D.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二 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肩负民族的期望,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团结战斗的伟大胜利,是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事业的伟大胜利。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美好的心灵、博大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建立了巍峨丰碑,不愧为党的忠诚战士,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不愧为中国安全和世界和平的坚强卫士。
(1)阅读材料一,毛泽东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番话的?“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请分析其中的“利益”与“损害”分别有哪些。
(2)有人认为,朝鲜战场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劳师远袭,后勤补给困难,所以遭到了失败,你对此说法有何看法?结合材料二,分析抗美援朝中国胜利的原因。
(3)抗美援朝精神成为了一种时代精神。结合材料三,说说抗美援朝精神的具体含义,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弘扬这种精神?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这一时期,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钢厂、无缝钢管厂相继开工,中国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大江南北。
材料二 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 … 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五十多个中等城市的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一时期”是什么时期? 其基本任务是什么?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我国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什么历史事件?
(4)材料二中的事件什么时间结束?其重要的作用是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从1953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4)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CB 6-10CADAD 11-15DBBBB
二、非选择题
16.(1)背景:美国入侵朝鲜,干涉我国内政,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
利益:既可保障朝鲜的安全,也可保卫中国的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还可打击美国侵略者的气焰,极大地提高中国的国际威望。
损害:美国占领朝鲜,会进一步侵略中国,严重威胁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中国的经济建设将不可能顺利进行。
(2)上述看法不对。胜利原因:①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正确决策。
②广大志愿军将士英勇奋战。
③朝鲜军民密切配合。
④战争具有正义性。⑤国际正义力量大力支持等。
(3)含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严密的组织纪律性。
做法:历史是一面镜子,催人奋进,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们年轻一代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为国家的安康、人民的幸福而拼搏、奋斗,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言之有理即可)
17. (1)一五计划时期
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重点发展重工业
(3)三大改造
(4)1956年底
作用: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 (1)实行赎买政策。
(2)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我国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20世纪中国的一次历史性巨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