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大杂居. 小聚居 2. 生活在浙江省云和. 景宁一带的畲族,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景宁畲族自治县。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多党合作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3. 全国已建立的省级民族自治区有( ) A.10个 B.5个 C.6个 D.8个 4. 2021年是纪念西藏和平解放( ) A.55周年 B.58周年 C.70周年 D.75周年 5. 下列省级行政机构中不属于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省份是( ) A新疆 B. 北京 C. 宁夏 D. 广西 6. 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 ) A.汉族 B.藏族 C.蒙古族 D.回族 7. 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其作用包括( ) ①有利于祖国统一 ②有利于民族平等 ③有利于民族团结 ④有利于地区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矛盾,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利于民族团结,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9. 为维护. 巩固民族团结,我们要( ) 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风俗习惯 ④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 下列内容与西藏历史发展不相符的是( ) A.1951年以和平方式获得了解放 B.60年代经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C.70年代修建的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能到了“世界屋脊” D.今天已发展成为我国的重要牧区 11. 2017年2月中下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举行了援疆干部人才欢迎会暨培训班,来自江苏省43名援疆干部人才开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这( ) A.反映了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B.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间团结互助的关系 C.表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方法 D.说明了新疆的发展主要依赖对口支援 12. 小明同学为班会准备了以下方面的素材,下列各项中较适合作为本次班会主题的是( ) A.朋友遍天下 B.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C.科教兴国 D.“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13. 据悉,按照“十二五”规划,到2018年,国家高速公路联网新疆内路段将全面实现高速化,基本实现14个地州市及新疆兵团师部以高速公路连接。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 C.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D.体现各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14. 如图是小明准备的板报素材,由此可知,他准备的这期板报主题应该是( ) 图一 纪念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邮票 图二 出席全国人大会议的少数民族代表 图三 青藏铁路开通 A.钢铁长城 B.民族大团结 C.科技文化成就 D.海峡两岸的交往 15. 为了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省级民族自治区成立的时间表 自治区 成立时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年5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955年10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年3月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8年10月 西藏自治区 1965年9月 材料二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507亿元,比1951年增长111.8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38元,比民主改革之初增长117倍;青壮年文盲率由95%下降到1.2%……国家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建设项目覆盖西藏的教育. 卫生. 社会保障体系. 能源. 交通. 水利. 农牧业等各个领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藏和平解放60多年来发生的变化。 (3)通过对上面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17.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 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 政治. 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 相互帮助.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是怎样的? (2)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 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21世纪末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18. 阅读材料,综合运川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被纳入西部大开发以来,充分享受到了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成果和变化。 材料二 国家启动最大规模对口援疆计划,拟通过十年时间,最大程度缩小新疆与内地差距,确保2020年新疆实现全面小康的社会目标2011年19省市对口援疆资金总规模将超过100亿,同时,中央投入资金将数倍于对口援疆资金规模。 材料三 为加快新疆发展,中央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深圳作为喀什的对口支援城市将帮助喀什发展。 (1)我国在新疆实行民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包含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而采取的哪些政策和措施? (3)深圳市对口援助喀什市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BBCB 6-10DDDDC 11-15BBCBB 二. 非选择题 16.(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西藏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提高,教育文化事业得到发展。 (3)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与交融促进社会发展等。 17.(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 小聚居的格局。 (2)十一届三中全会。西部大开发。 (3)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建设;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等。(只要符合题意,写出2条或以上的建议,表述准确即可) 18. (1)一是为实现各民族平等. 尊重少数民族;二是因为新疆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2)西部大开发战略. 对口援疆计划. 设立经济特区. 加大资金投入。 (3)有利于发展深圳特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喀什办好特区,加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维护边疆安全和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