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_6.1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好的歌曲,能够唱响时代的主旋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唱出的时代主旋律是( )
A.决战平津,瓮中捉鳖 B.转战陕北,斗智斗勇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渡江战役,一往无前
2. 以下有关抗美援朝战争的史实中,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政府是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而派兵的
B.朝鲜战争指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
C.美国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行动促使中国政府毅然出兵
D.美军的失败推动了朝鲜半岛的统
3. 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需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解放战争的胜利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胜利
4. “地主凭借其占有的土地,对农民进行残酷剥削,农民一般要将其收入的50%,甚至70%— 80%作为地租交给地主,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这段话阐述了土地改革的(  )
A.内容 B.结果
C.作用 D.原因
5. 2017年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连续14年聚焦“三农”工作。这份名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的文件,发出一系列惠农“红包”,将实实在在地提升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是( )
A.减租减息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免除农业税
D.变土地私有为公有
6. 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很必要,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改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 )
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
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
C.毛泽东对土地改革充满信心
D.各地土地改革没出现任何偏差
7. 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
A.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B.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C.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D.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
8. 如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
A.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
9. 有人说:“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在挣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中国开始奋起。”其中的“中国开始奋起”指的是( )
A.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识之士寻求救国之路
B.《马关条约》的签订使维新人士变法图强
C.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D.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大潮
10.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目标。制定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保证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政治协调会议
13.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了。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14. 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但几年后国家就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B.为了学习苏联走社会主义道路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D.为了推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5.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二. 非选择题
16. 朝鲜半岛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 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60年前发生的那场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发动对朝鲜的全面战争,并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6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如果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的地区,则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克服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极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金日成致毛泽东的求援电报》节选
材料三 毛泽东对一位解放军高级将领说:“要尽快入朝,给你10天准备时间,出兵时间初步定在10月15日。”
材料四 全国各界群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表现出高度的爱国热情。当时国家刚从长期战乱中复苏,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但是从1951年6月1日开始掀起全国规模的捐献飞机. 大炮运动以来,许多群众节衣缩食,积极捐款,到1952年5月底,全国人民在一年中捐款的总额,约计可买战斗机3 710架。
——金冲及等《毛泽东传》(1949—1976年)
(1)根据材料一. 二,分析中国政府决定出兵朝鲜的原因。
(2)材料三中的“高级将领”是谁?我国“出兵”的时间是哪一年?
(3)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四,指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4)近年来,朝鲜核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东北亚局势的紧张。面对当前复杂的朝鲜半岛局势,你认为中国政府该如何应对?
17. 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条 没收地主的土地. 耕畜. 农具. 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中多余的房屋。但地主的其他财产不予没收。
第十条 所有没收和征收得来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除本法规定收归国家所有者外,均由乡农民协会接收,统一地. 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贫苦农民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二 第六条 保护富农所有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及其他财产,不得侵犯。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材料三  如图。
浙江省嘉兴镇东乡农民土改胜利完成后,农民高彩官和家人一起看领到的土地证
1950年湖南省岳阳县第一区麻塘乡农民易振家在土改中分到了土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标志着哪一场运动的开始?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回答,为减少土地改革中的阻力,促进生产的发展,党和政府对富农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场改革的直接结果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次改革的完成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18. 认真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图片是毛泽东为哪一事件的题诗?
(2)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概述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的成就,并说说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五年计划(规划)发展历程
计划(规划) 时间 关键词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1957年 工业增速 超额完成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8~1962年 大跃进 大倒退
……

第七个五年计划 1986~1990年 改革闯关治理整顿
第八个五年计划 1991~1995年 小平南方谈话改革潮涌
第九个五年计划 1996~2000年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第十个五年计划 2001~2005年 指令计划退场市场配制资源
第十一个五年计划 2006~2010年 改革开放 坚定不移
第十二个五年计划 2011~2015年 经济方式 改善民生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以上五年计划(规划)制定的共同目的。
(4)根据所给材料,概括以上五年计划(规划)有哪些变化?
(5)以上五年计划(规划)的制定,体现了国家的哪一重要职能?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ACDB 6-10CBBDC 11-15BBACC
二. 非选择题
16.(1)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并把战火烧到我国,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出兵援助。
(2)彭德怀。1950年。
(3)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全国人民的积极支持。
(4)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目标;反对各方任何激化矛盾的举动,劝和促谈,维护朝鲜半岛稳定;推动联合国在维护半岛和平上发挥积极作用等。
17.(1)运动:土地改革。
目的: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政策:保护富农(经济. 财产)政策。
(3)直接结果:农民获得了土地,得到了真正的解放。
深远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8.(1)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2)主要成就:汽车厂. 机床厂和飞机厂等第一批现代工业企业建成投产,独立的工业体系已初步建立 ;以铁路为中心的交通运输业大为改观;农业也有发展,粮棉连年增产;相应地培养了建设人才等。 
主要原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决策;土地改革完成. 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为“一五”计划的实施和顺利完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苏联的大力援助等。
(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从单纯关注经济增长到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从强调发展速度到科学发展。
(5)国家干预指导职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