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党和中央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 ) A. 民主改革 B. 土地改革 C. 改革开放 D. 民族区域自治 2. 河池市有“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巴马瑶族自治县”等,它们的设置与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这项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3. 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它的成立得益于我国实行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改革开放政策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4.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要实现的是( ) A.祖国统一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富裕 5.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 时期 措施 西汉 设置西域都护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清朝 平定大. 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 新中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东北 B.新疆 C.西藏 D.台湾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序言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界定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只适用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 B.表明少数民族依法享有自主处理本民族内部一切事务的权利 C.表明民族自治区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体现了我国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依法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7. 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8.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是( ) 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③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④对维护民族团结. 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 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 )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 民主改革的推行 C. 改革开放的推动 D.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0. 新中国诞辰70周年庆典上,新疆彩车的一大亮点是所有图案全部为手工绘制,9名美工在北京起早贪黑干了整整18天,一笔一画绘出那些精美的图案。他们中,有汉族. 维吾尔族. 塔吉克族. 回族,不同民族的兄弟团结无间,合作绘制的作品美轮美奂. 生动传神。这反映了( ) 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我国坚持平等. 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③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我国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 小聚居的特点 A.①②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 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12.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对外经济合作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A.资源丰富土地辽阔 B.陆陆交通便利 C.多数地区具有沿海沿边的特点,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D.人口众多,素质较高 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70年沧海桑田. 波澜壮阔,少数民族的面貌. 民族地区的面貌. 民族关系的面貌. 中华民族的面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对口支援西藏那曲地区规划建设项目共65个,总投资约12.4亿元,全部用于改善民生。援建西藏有利于( ) ①消除民族差异 ②维护民族团结 ③建设和谐社会 ④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 在衢州对口支援的新疆乌什县传诵着独特的“三字经”:“乌什县,大家庭,各民族,一家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一家亲。”这一事实说明援疆工作有利于 ( ) A.和平统一 B.民族团结 C.民族自治 D.同步发展 15. 2011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纪念日,60年来西藏经济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西藏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有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②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 ③宗教信仰的废除 ④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为求得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披荆斩棘,开拓创新,取得了辉煌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理论创新) 材料一 (1)根据图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共产党探寻的革命道路的名称。据图二指出中国人民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发展阶段. 根本任务. 发展动力. 外部条件. 政治保证. 战略步骤. 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了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材料二反映的是我党哪一思想理论的内容?它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 (制度创新) 材料三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政治. 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三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四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前提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 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材料四反映出新中国的哪一重要的政治制度?根据材料四回答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这一制度的实行,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自主管理本民族. 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一回答,这一制度实行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要相互了解. 相互尊重. 相互包容. 相互欣赏. 相互学习. 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结合所学,说说我国各族人民结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 材料三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长期制约西藏发展的交通“瓶颈”得以解决。如今,西藏形成了铁路. 公路. 航空一体化的立体交通网络。 材料四 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之所以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就在于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各族人民同心共济. 团结奋斗,共同浇铸了亿万人民美好安康的幸福大厦。 (3)结合所学,说说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民族团结. 建设美丽西藏的有利条件。 (4)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民族具有超强的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说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有何重要意义。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献计献策。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 政治. 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 相互帮助. 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结合材料说出实行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意义。 (2)如今我国不断地在西藏. 新疆等地加大投资,得益于21世纪初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CABB 6-10BBDA 11-15CCCDB 二. 非选择题 16. (1)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新社会. 新国家的主人。 (2)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五大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国家的统一领导 17. (1)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政治前提: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2)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开始进行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川藏. 青藏. 新藏公路建成通车;实行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等。 (4)原因:各民族拥有共同的追求和精神依归。意义:巩固了祖国统一;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投入力度;派遣优秀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关心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意义: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 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西部大开发战略。 (3)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 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建设. 关心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等。(符合题意,写出两条或两条以上建议,表述准确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