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一课 新生政权的巩固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向全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帝国主义者”和“邻人”分别是指( ) A.日本和朝鲜 B.美国和朝鲜 C.美国和韩国 D.美国和越南 2. 那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该战役给美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但我们也失去了战斗英雄黄继光。那次战役是( ) A.上甘岭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台儿庄战役 3. 美国陆军军方战史说:从中国人在整个朝鲜战争期间所显示出来的强大攻势和防御能力中,美国及其盟国已经清楚地看出,共产党中国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那个软弱无能的国家了。可见这场战争( ) A.完成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B.保障了土地改革的推行 C.开拓了中国外交新局面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 建国初期开展的土地改革主要发生在( ) A.全国农村地区 B.新解放区 C.除西藏以外的农村地区 D.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的农村地区 5. 1952年底土地改革完成以后,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实行的是( ) A.农民土地所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 C.集体土地所有制 D.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6.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二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 “旧中国的能源、原材料和机械工业极端落后,在国际交往中受制于人;在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严密封锁的环境下,农业、轻工业也难以发展。当时百废待兴,用于五年计划建设的有限财力,如果平均使用,可能一事无成。为了对付战争威胁,需要建设强大国防力量。”由此可见,“一五”计划( ) A.依据世界形势和国内情况而制定 B.导致了中国轻重工业比例的严重失调 C.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D.在美国的控制下难以取得成功 9. 新中国成立后,有计划地开展经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有力保障。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的是( ) 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③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10. 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11.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B.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2. “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3. 照片能够形象的再现历史场景。对下图中的历史场景解读正确的是( ) A. 出现在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C. 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 带来生产资料所有制转变 14. .“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经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15.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毛泽东说:“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材料二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回答:“跨过鸭绿江”的军队的名称是什么?是何时跨过鸭绿江的?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 (3)这支军队的战士被誉为什么?你能说出几个这场战争中的战斗英雄吗? (4)“打败美帝野心狼”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5)试分析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人口和占有土地的比例图(如下图) (1)材料一的图片说明了什么现象?图片表明我国当代仍属于什么样的土地制度?为此党和政府实行哪一土地政策进行调整?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材料二节选自1950年我国颁布的哪一重要的土地文件?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实施这一土地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1949年到1952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图表 (3)材料三是哪一举措所取得的重大成就?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一举措实施的重大历史意义。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 (1)材料一中图一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主要方式是什么?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图二的出现与什么事件有关?此事件出现的目的是什么?在图二所反映的事件中,党和国家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神奇逆转】 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3)材料二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是通过什么事件来完成的?完成于何时?对这一事件应如何评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DBA 6-10BDAAB 11-15BBDAA 二、非选择题 16.(1)美国侵略朝鲜,并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应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 “最可爱的人”;黄继光、邱少云等。 (4)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5)抗美援朝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决策和正确指挥;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等。 17. (1)说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土地分配不合理,占全国农村人口90%的广大农民只占有20%~30%的土地,占10%的地主阶级却占有70%~80%的土地。封建土地制度。进行了土地改革。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3)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政策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18. (1)图一: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经历了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2)图二: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目的:为使私有制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方式:公私合营。 (3)事件:三大改造。时间:1956年。 评价:(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足)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