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三大改造完成以后,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应该怎样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召开了 (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2.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3. 宣传报道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与下图类似的报道会出现在 (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 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主要的教训是( ) A.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C.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D.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5. “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这一番话总结的是( ) A. 闭关自守导致国家落后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C.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性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行赎买政策的意义 6.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C点到D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 B.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 7. 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一部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以下情景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 A.农民喜分地主土地 B.学生停课闹革命 C.红卫兵大串连 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8. 楹联可反映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 ) A.万里长征的胜利 B.大跃进运动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文化大革命” 9. “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 A.一月革命 B.二月革命 C.九一三事件 D.粉碎“四人帮” 10. 1976年4月5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事件,其性质是 ( ) A.悼念周总理,痛斥四人帮 B.拥护邓小平 C.结束“文化大革命” D.抗击日寇的侵略 11.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经济造成的损失约5000亿元,但这十年间,我国经济仍有一定的发展,这是因为(? ) ①周恩来、邓小平努力纠正“左”倾错误 ②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的竭力抵制 ③由于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 ④由于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③④ 12. 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王进喜 13. 志着我国跨入世界核先进国家行列的是拥有( ) ①原子弹 ②导弹 ③核潜艇 ④氢弹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 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颗( ) A.导弹 B.气象卫星 C.人造地球卫星 D.实用通信卫星 15. 下列那些科技成就不是我国首创的( ) ①原子弹 ②中近程地地导弹 ③人造地球卫星 ④载人飞船 ⑤籼型杂交水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③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图片1 土改中农民埋界桩 图片2 农业社农民在分粮 图片3 人民群众高举标语牌 材料二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不乏沉痛的教训。目前,党和政府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促进农村的和谐发展。 (1)图一是农民根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公布的《________》开展土地改革的。土地改革后__________制度被消灭。 (2)据图二,到1956年底,国家对___________、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_____________在我国初步建立。 (3)图三中,人民群众高举“人民公社好”的牌子。据当时报道,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全国农村就实现了人民公社化。你认为这种做法正确吗?请简单说明理由。 (4)据材料二,目前期待解决的农民和农村问题有哪些? (5)农业方面有一位中国人为世界作出了杰出贡献,国际上甚至把他的发明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他是谁?他的发明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中共八大正确地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中共八大的召开具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如图。 图一 图二 (2)材料二两幅图反映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两次重大失误,分别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是什么? (4)失误中有成就,这一时期建成了哪些油田,结束了我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18. 阅读材料: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共产党内产生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党和国家已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林彪、江青一伙野心家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错误。1966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五一六通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毛泽东在北京先后8次接见红卫兵和群众,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1967年1月,上海造反派组织,夺取了上海市的党政大权。中央各部门到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各行各业乃至军队,都被卷入夺权风暴中。许多地方发生武斗,党政领导机关陷于瘫痪,学校停课,大学不招生,全国处于极度混乱之中。1 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错误地开除出党和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同虚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被迫停止了活动。国民经济形势迅速恶化,经济工作机构瘫痪,许多工矿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交通运输堵塞,市场供应紧张。国民经济破坏严重,损失约5 000亿元。1 971午,林彪反党集团被彻底粉碎。1976年10月,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 ——摘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概括指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 (2)依据材料,概括地列举出“文化大革命”经历过程的知识要点。(要求:不能抄材料原文,表达简练) (3)分析材料,联系所学知识,说说“文化大革命” 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 (4)“文化大革命”给我们留下哪些深刻的教训?(列举两条即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CDBAC 6-10BCABD 11-15CBCCC 二、非选择题 16.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封建剥削或封建土地 (2)农业;社会主义 (3)不正确。人民公社制度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违背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妨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农民收入偏低;农民就医难;农民负担过重;农民生活质量不高 (5)袁隆平;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17.(1)是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缺少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4)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 18. (1)毛泽东对我国形势的错误判断;林彪、江青反党集团的利用和煽动。 (2)①“文化大革命”的发动。(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②红卫兵运动。③夺权风暴。④全面内乱。(党政机关瘫痪、破坏民主与法制、国民经济恶化)⑤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6年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3)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②工厂停产,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回答其他方面内容,只要符合客观史实亦可) (4)如,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国情;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