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时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2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时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5.2.2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符合明清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是(

①出现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②棉纺织业重心北移
③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的兴起
④科举考试更加开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下列选项与明清进步思潮的产生有关的是(

①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②封建专制王朝的腐朽统治
③正统封建礼教遭到怀疑
④“工商皆本”思想的束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下列明清小说中,以爱情故事为线索,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来揭示封建社会衰亡命运,被公认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4.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将
_______
列为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

A.京剧
B.越剧
C.昆曲
D.豫剧
5.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的艺术形式是(???

A.京剧
B.昆曲
C.越剧
D.黄梅戏
6.每年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都有一个戏曲类节目,其中基本都有京剧名段。京剧是我国的四大国粹之一,它诞生于(???

A.明朝
B.清朝
C.民国时期
D.新中国成立后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成书于明末清初的《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B.《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C.罗贯中创作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D.《红楼梦》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用武力反抗强权的精神
8.明朝时期,产生了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其社会原因不包括(

A.商品经济发展
B.统治阶级腐朽
C.社会矛盾尖锐
D.西方民主思想传入
9.黄宗羲曾言:“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这反映了他的主张是(

A.批判君主专制
B.工商皆本
C.重农抑商
D.强调发展工业
10.昆曲是我国一种影响较大的剧种,以下作品中不属于昆曲曲目的是


A.《牡丹亭》
B.《长生殿》
C.《窦娥冤》
D.《桃花扇》
11.明朝万历末期,昆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当时的代表作有(

A.汤显祖的《牡丹亭》
B.关汉卿的《窦娥冤》
C.洪昇的《长生殿》
D.孔尚任的《桃花扇》
12.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

A.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
B.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C.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D.粱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逵
13.以徽调、汉调为基础,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而形成的新的剧种,被称作“国粹”的是(

A.评剧
B.话剧
C.京剧
D.越剧
14.“青春版”《牡丹亭》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再现瑰丽的爱情传奇,令人耳目一新。《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罗贯中
C.董其昌
D.郑板桥
15.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
B.明朝洪武年间
C.清朝乾隆年间
D.中华民国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
(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
(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
(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7.
有这样一本书: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和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1)请写出这本书的名称。
(2)本书的作者是谁?这本书在文学史上有什么成就?
(3)说说明清小说在思想方面的特点是什么。文化上的这种特点说明了什么?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列出部分明清小说。
书名
价值/地位
________
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________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________
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材料二:清同光十三绝(京剧名伶)
(1)读材料一,按要求在表格中填写小说名称。
(2)根据材料一、二,概述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
答案解析
1.A
【解析】
明中期后,江南商品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资本主义萌芽;农业生产发展,长江流域出现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棉纺织业重心北移;商业发展,城市繁荣,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兴盛。可见,①②是明清社会经济繁荣的表现,而③④属于文化方面,且④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①②是符合明清社会经济繁荣的史实,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2.A
【解析】
明清进步思潮是对于儒家思想批判,主要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并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政治上封建专制王朝的腐朽统治,走向没落,理学思想影响,①②③正确,当时经济政策是重农抑商,排除④,选择A正确。
3.D
【解析】
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
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
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
趋势,D符合题意;《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排除A;《水浒传》以宋江领导的起义军为主要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排除B;《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排除C。故选D。
4.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将昆曲列为世界“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故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5.B
【解析】
据所学知识,源于元末江苏昆山的昆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剧种,在中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与古希腊戏剧和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选项。
6.B
【解析】
乾隆时,四大徽班进京。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
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故B符合题意;明朝还未诞生京剧,故A不符合题意;清朝诞生了京剧,CD出现在清朝之后,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描绘了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塑造许多被逼上梁山的英雄好汉形象,歌颂了农民的斗争精神,故选B;《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而不是明末清初,故排除A;《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而非罗贯中,故排除C;《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未涉及到用武力反抗强权,故排除D。
8.D
【解析】
明清之际,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败、社会阶级矛盾的尖锐,正统礼教遭到怀疑。一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新兴市民工商阶层利益,掀起一股要求个性解放、平等和民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ABC三项都是明朝时期产生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的社会原因,不符合题意;D项西方民主思想传入不是明朝时期产生具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的社会原因,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9.A
【解析】
根据题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结合所学知识,这句话反映的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A项批判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反映的黄宗羲的主张,符合题意;BCD三项材料未体现,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10.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窦娥冤》属于元曲代表,因此C符合题意;ABD均属于昆曲曲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A
【解析】
依据课本所学,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是他一生最得意之作,通过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牡丹亭》的表现形式属于昆曲——宜黄腔,A选项正确;关汉卿的《窦娥冤》代表了元杂剧的最高成就,B选项错误;传奇是明代的主要戏曲样式。明代传奇代表作有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等,故排除CD选项。
12.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B项中的人物王熙凤、林黛玉都是《红楼梦》的人物,该情节选自《红楼梦》。故B项符合题意;A项,该情节选自《西游记》。故A项不符合题意;C项,该情节选自《三国演义》。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该情节选自《水浒传》。故D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3.C
【解析】
根据所学,京剧被称为“国粹”,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主旨,排除。
14.A
【解析】
根据所学,《牡丹亭》的作者是中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A项正确;BCD项与主旨无关,排除。
15.C
【解析】
清朝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局面,此后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民国以来,京剧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赞赏,C
正确,ABD排除。故选C。
16.(1)《三国演义》;罗贯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2)武松打虎;《水浒传》;北宋.
(3)孙悟空;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反映了民众要求摆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玄奘西游.
(4)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通过识读图片可知材料一中的三幅图分别反映的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2)(3)题。第(4)题结合《红楼梦》的内容和地位回答。
17.
(1)《红楼梦》
(2)作者:曹雪芹。成就:《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3)明清小说在思想上多是反映人民反对封建统治,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说明封建制度日趋衰落,反封建的民主思想顺应时代而生。
【解析】
(1)根据材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兴衰和贵族青年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本书是《红楼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红楼梦》的成就在于其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3)根据材料“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明清小说具有反封建的精神角度进行回答;反封建的特点说明了中国古代封建制度日趋衰落。
18.(1)《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2)明清时期,小说异军突起,蓬勃发展,逐渐成为文学的主流;形成了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的京剧(或世俗文学勃兴)。
【解析】
(1)本题考查明清小说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分析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章回体开山之作的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主要成就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关于成就:材料一体现的是“小说”成就;材料二涉及的“京剧”。据此归纳如下:明清时期,小说创作繁荣;京剧走向成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