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见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A.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D.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2. 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样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 )
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
C.求同存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 1997年6月30日午夜12点,香港回归中英双方防务交接仪式上,中文指挥官高声说到时:“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这一瞬间标志着( )
A.“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诞生 B.中国结束半殖民地社会
C.香港进入“港人治港”新时代 D.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4. “香港特别行政区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族和国徽外,还可使用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基本法》的此条款体现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求同存异”方针 D.“一国两制”构想
5. 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中国政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它践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6. 图中报纸中“今天”指的是 ( )
A.1997年7月1曰 B.1997年12月20日
C.1999年7月1日 D.1999年12月20日
7. 如图所示钱币的发行是为了纪念( )
?
A.?西藏和平解放????????????????B.?香港回归祖国????????????????
C.?澳门回归祖国????????????????D.?战略导弹部队建立
8. 香港回归前,美国《财富》杂志曾以“香港之死”为题,“唱衰”香港。然而,从1997 年到201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由1.37万亿港元增至2.49万亿港元,香港依然是全球最富 裕经济体之一,这充分说明了( )
A. “一国两制”的正确性 B. 香港是中国的领土
C. 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D. 西方媒体狼子野心
9.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为了中国的( )
A. 经济特区 B. 特别行政区
C. 民族区域自治区 D. 直辖市
10. 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
11. 据报道:上任仅一年的台湾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由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而不得人心,民意支持率已不足百分之三十。这一事实说明( )
A. 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 “一个中国”是两岸关系的基础
C. 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
D. “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12.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重要一步的标志性事件是( )
A. 台湾的局调整“三不”政策 B. 两会达成“九二共识”
C. “汪辜会谈” D. 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13.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016年11月4日在北京会见了洪秀柱主席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习近平强调,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两岸同胞的民意主流。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意志,确保国家完整不被分裂,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 “一国两制”的方针
C. 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
D. 军事力量的强大
14. 2005年4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率团访问大陆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接见。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双方领导人的会谈( )
A.有利于解放台湾        
B.有利于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C.有利于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D.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15. 2016年5月20日台湾新任领导人蔡英文就职当天,国台办评论称:蔡英文没有明确承认“九二共识”。这是一份没有完成的答卷。这说明( )
A.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B.台湾当局建设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两岸的隔绝状态仍将持续
D.“九二共识”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二. 非选择题
16. 邓小平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清明节期间广安某班开展了“纪念家乡伟人——邓小平”的主题班会活动,以下是学生搜集到的一些资料,通过问题设置探究了解伟人的主要事迹,请你与该班同学一起探究。
【伟人情怀】
材料一 1919年5月,爆发了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年仅15岁的邓小平与同学参加抵制日货、声讨卖国贼的活动。
(1)“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伟人风采】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解放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革命积极性;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也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增加到195万,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了主动。为此,中共中央做出了人民解放军变战略防御为战略进攻的决策。
(2)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什么事件?
材料三 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3)材料中的“伟大转折”和“全新的道路”分别指什么?
材料四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视察武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他认为“发展才是硬道理”……针对当时影响改革开放的主要思想障碍是担心“走了资本主义道路”,邓小平明确提出判断姓“资”姓“社”的三条标准,即“三个是否有利于”……
(4) “一个中心”的含义是什么?
料五 1982年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主权问题是不可以讨论的问题,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和九龙”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在香港设立特别行政区。这跟邓小平提出的哪一伟大构想相关?
缅怀伟人】
材料六 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忐忑不安地汇报了逃港(逃往香港)情况后,邓小平出奇地沉默了很长时间说:“这是我们政策有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的问题。”
(6)缅怀伟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传承伟人身上的优秀品质,材料反映的历史细节体现了邓小平哪些优秀品质?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08年3月下旬,台湾地区举行领导人选举。国民党候选人因为提出加强两岸沟通与交往的政治主张,顺应了民心民意,在选举中获得胜利;台独势力候选人由于推行其阻碍两岸交流与合作的倒行逆施,违背台湾人民意愿,在选举中遭到失败。
——台湾媒体报道
请回答:
(1)什么是“一国两制”?这一构想最初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提出的?
(2)根据材料一说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重要依据。
(3)出现香港在中国近代史中的被英国割占和中国现代史上被收回两种截然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对香港的百年沧桑巨变,你有何感想?
(4)根据以上材料,分析阻挠祖国统一的因素是什么?你怎么样评价阻挠祖国统一的行为?
18. 关注台湾问题,心系两岸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考证,大陆上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经过沿海地区传到了台湾.三国时期,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台湾。……南宋时,澎湖已隶属福建省晋江县,成为中国行政区域的一部分。元朝时,设澎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清朝派水师攻取台湾,设立机构,加强对台湾的管辖。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 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海峡两岸分离、敌对……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1980年以来,两岸关系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
——摘编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新闻两则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清政府加强对台湾地区管辖设置的机构是什么?从这一材料的史实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历史结论?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这一方针首先在我国哪一问题上得到成功实践?
(3)目前海峡两岸关系面临新挑战.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建议蔡英文怎样做才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BCDD 6-10DCABD 11-15BCBDA
二. 非选择题
16. (1)五四运动。
(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挺进大别山)。
(3)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5)一国两制。
(6)以民为生;自我反思(言之成理表述均可)。
17. (1)“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台湾。
(2)“一国两制”构想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
(3)中国近代史中被英国割占根本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落后。现在被收回的根本原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百年耻辱得以雪耻,作为炎黄子孙感到振奋骄傲、自豪、高兴;近代历史是一段屈辱史,说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中共的领导下,成功地收回香港,使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党、热爱社会主义;香港能够成功回归,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我们要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贡献。(任答其中2点即可。)
(4)蓄意制造分裂的“台独”势力。任何想把台湾分割出去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得人心的,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这种做法只能受到世人的唾弃。
18. (1)台湾府;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香港问题.
(3)承认“九二共识”,从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加强两岸和平交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