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时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 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课时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8.2洋务运动与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的重要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19世纪60年代,某国的一位机械师要到中国谋职,你可以把他引荐给
A.孙中山
B.李鸿章
C.洪秀全
D.谭嗣同
3.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工业中不包括
A.湖北织布局
B.轮船招商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汉阳铁厂
4.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积极开展洋务运动,建设近代海防。下列人物中属于洋务派代表人物并收复新疆的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左宗棠
D.林则徐
5.清末状元张謇提倡实业救国。以下内容与他有关的是(

A.修建京张铁路
B.创办大生纱厂
C.研制工业纯碱
D.编写《海国图志》
6.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的三支海军是(

①南洋海军②北洋海军③东洋海军④福建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大批民用工业,其中由李鸿章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轮船招商局
D.江南制造总局
8.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根本原因是(

A.顽固派阻挠、破坏
B.未改变封建制度
C.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D.未引进西方技术
9.洋务派开办的企业中不属于民用工业的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10.最能体现洋务派初衷的活动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筹建海军
D.培养人才
11.中国近代化开端于(

A.国门被打开的鸦片战争
B.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C.推翻了封建帝制的辛亥革命
D.高兴“民主”、“科学”大旗的新文化运动
12.有关洋务运动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
13.下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独立制作的铁甲舰“平远号”。请问:造此舰的目的是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的统治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远洋航行,进行科学考察
14.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又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段材料最主要说明了洋务运动(

A.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B.维护和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C.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发展近代工业
15.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当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主流的时候,处于内外交困的清政府,仅仅从“器物”层面进行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强”运动。下列关于这一“自强”运动的表述错误的是(

A.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B.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后期以“求富”为口号
C.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D.主观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中国富强起来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二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革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
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发’指大平军、‘捻’指捻军起义军),可以勤远略(抵抗外国侵略)。”
(1)你知道材料表述的是什么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2)请列举运动中创办的军事工业及民用工业各二个。
(3)这场运动的目的有没有达到?请你举例说明此结果。
17.2020年12月12日,“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在北京举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老舍的著名话剧《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他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硕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他也确实办了一些实业,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但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他的企业却逐渐走向萎缩并最终破产。
(1)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什么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谁?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
(4)你认为秦二爷的理想能否实现?请说明理南。
18.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事件。请回顾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的目的和目标分别是什么?
(2)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两人即可)
(3)如何客观评价洋务运动?
答案解析
1.A
【解析】
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技,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是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A项符合题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推动我国政治近代化,新文化运动推动我国思想近代化,晚于洋务运动,排除BCD。故选A。
2.B
【解析】
根据“19世纪60年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洋务运动时期,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领军人物。B正确;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其活跃时期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A错误;洪秀全是农民运动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不合题意。C错误;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不合题意。D错误。综上故选B。
3.C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李鸿章创办的国内最大的军火工厂,C项符合题意;湖北织布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都是民用工业,排除ABD。故选C。
4.C
【解析】
洋务派在中央以奕忻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其中左宗棠是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排除AB,C符合题意;林则徐是领导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排除D。故选C。
5.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B项符合题意;A项有关的人物是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C项有关的人物是侯德榜,为我国制碱工业作出贡献;D项有关的人物是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由此可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6.D
【解析】
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洋务派派出大批官僚前往英、法、德、美等国采购军事装备,并成立了四支近代海军--北洋水师、南洋水师、广东水师与福建水师。①②④符合题意;东洋海军不是洋务派筹建,③排除。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
7.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李鸿章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是轮船招商局,C符合题意;ABD项都是属于军事工业,排除。故选择C。
8.B
【解析】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但没有改变落后的封建制度,
政治腐败,无法带领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故排除D,B符合题意;A是重要原因,排除;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排除C。故选B。故选B。
9.A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派起初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如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故A符合题意;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故D不合题意,故排除BCD。故选A。
10.A
【解析】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期民用工业筹划海军和培养人才是为军事工业服务的,故排除B,A符合题意;筹建海军
和培养人才服务于增强军事实力以巩固统治,排除CD。故选A。
11.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正确;鸦片战争是近代史的开端,故A错误;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的民主革命,是继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又一次近代化探索,故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大解放运动,此前已经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进行了近代化探索,故排除D项。故选B。
12.B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B符合题意;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ACD。故选B。
13.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中建造的军舰“平远号”,这体现了洋务运动“自强”的目的。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B正确;洋务运动的领导者是地主阶级,因此发展资本主义不是其目的所在。A错误;平远号是北洋海军大型战舰之一,因此不属于民用船,不能抵抗外国的经济势力扩张和科考。CD错误。综上故选B。
14.A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损失1300万辆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分析可知,这段材料最主要说明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所以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不能体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15.D
【解析】
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清政府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掀起一场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腐朽统治的自救运动,史称洋务运动。根据“19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器物”“自强”可知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所以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排除A;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一批军事企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一批民用企业,采用机器大生产,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排除BC。故选D。
16.(1)洋务运动;为了解除内忧外患,实现强兵富国,以维护清朝的统治。
(2)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民用工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没有,洋务运动之后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再次失败,所以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解析】
(1)第一问:由材料一的“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并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因此,材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军事工业有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创办的民用工业有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等。
(3)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没有达到。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破产,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
17.(1)兴办实业。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2)张謇。“实业救国”。
(3)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不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解析】
(1)根据材料“秦二爷,在19世纪末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能救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二爷投资近代企业的时代,民族资产阶级掀起了兴办实业的热潮。兴起的直接原因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秦二爷创业活动最相似的一位“状元实业家”是张謇,他倡导的著名主张是实业救国。
(3)根据材料“1916年前后,他兴办的这些企业最为红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6年前后他的企业最为红火的原因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二爷的理想不能实现。因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发展起来。
18.(1)洋务运动的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持清朝统治。目标:“自强”“求富”。
(2)曾国潘、奕?、李鸿章。(列举两人即可)
(3)洋务运动的进步性是引进了机器工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而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民族自强做出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其局限性是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解析】
(1)目的和目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他们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因此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持清朝统治,目标是“自强”“求富”。
(2)代表人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派在中央以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代表。
(3)评价: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经过30多年的建设,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民族自强做出了努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但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