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我国的农业【复习目标】:1.了解农业的主要部门。2.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农业(水稻、小麦、甜菜、甘蔗、油菜)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3.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复习重点】:1. 说明我国农业(水稻、小麦、甜菜、甘蔗、油菜)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2. 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复习难点】:举例说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影响【复习过程】:一、考点扫描(加深字体要重点记忆)1、农业与我们⑴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2、农业的地区分布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有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和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北方地区 旱地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南方地区 水田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①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②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③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④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⑴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⑵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二.自主练习1. 96页考点扫描 1、2、3题2. 96页自主练习:1题 3—7题 9—10题 15—16题 21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