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声。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是针对(  )
A.“文化大革命”积累下来的问题
B.“两个凡是”的方针
C.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问题
2.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樊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共八大
C.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D.中共十一大
3.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大
4. 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被平反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刘少奇
C.邓小平 D.叶剑英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心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6. 习近平同志在一次讲话中说道:“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的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在标志着这次“伟大觉醒”开始的重要会议上,实践的历史转变不包括( )
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C.从“两个凡是”转移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成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重大意义是标志着(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C.中国共产党在组织路线上完成拨乱反正
D.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此“新”字的含义是( )
①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开始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 
③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④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⑤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
9. 1979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兴奋地说:“大呼隆干了20年,越干越穷,……就是治不好我们的穷病,包干到户一年就治好了。”带来上述变化的农村改革措施是( )
A.?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自负盈 B.?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0. 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为我国农村经济改革注入了无限的活力。这里的“首创”是指( )
A.?兴办乡镇企业?????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设立经济特区?????D.?建立人民公社
11.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1980年,国家也作出了一项重要决策是(  )
A.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2. 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中,不属于广东省的是( )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13.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长江三角洲属于(  )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区
C. 沿海开放城市 D. 内地
14.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15.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打破“铁饭碗”和职工“下岗”等现象,已经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这主要与我国的哪一重大变革有关 (? ) ?
A.?加强民主建设??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建立经济特区 ??????D.?国有企业改革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会议结束了“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材料二 会议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使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要任务的历史新时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会议”指的是哪一次会议?其主要内容有哪些?为什么说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会议提出的战略决策和总方针是什么?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会议”都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其实现转折的关键是都坚持了党的哪一思想路线?
17.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材料二 1993年11月,中共中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请回答:
(1)依据上述材料分析,第一阶段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什么?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3)为适应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发展稳定的需要,采取了哪些社会保障制度?
18.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发人深省的往事】?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什么历史史实?这些历史史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回味无穷的话语】?“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明权属于农民。”“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要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文选》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作出的?“广东的特区”指的是什么地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3)继“广东的特区”之后,1984年,中央又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在14个沿海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哪两个城市?
【鼓舞人心的数据】
时间 国内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粮食产量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79年 3642亿元 1607亿元 30477万吨 343元
2009年 286619亿元 127367亿元 52150万吨 15786元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BAA 6-10DDBAB 11-15ADBBD
二、非选择题
16. (1)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在党和红军遭受严重损失的危机关头召开,它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战略决策: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等错误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总方针:实行改革开放。
(3)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7.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特点:首先在农村推行,之后在城市全面展开;先试点后推广;逐渐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等(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18. (1)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史实,这些历史史实告诉我们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广东的特区”指的是深圳。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引进外资和技术,推动改革,带动沿海及内地的发展等。
(3)继“广东的特区”之后,1984年,中央又决定开放14个沿海城市,在14个沿海城市中属于山东省的是烟台、青岛。
(4)以上数据的变化说明了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我们选择改革开放,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