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6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六课 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方针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对外开放
C.对内改革 D.独立自主
2. 1949年10月2日,______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A.越南 B.朝鲜 C.苏联 D.古巴
3.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的外交方针. 原则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被广泛运用的是 ( )
①“求同存异”的方针
②“一边倒”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采取的政策有( )
①不承认 ②武装侵略 ③不干涉 ④封锁孤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A. 独立自主 B. 求同存异
C. 对外开放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6. 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会议提出了(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 D.独立的. 不结盟的. 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
7. 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A.26届联大 B.万隆会议
C.上海APEC会议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8. 1971年,五星红旗开始飘扬在联合国大厦前,这表明( )
A.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B.中国成为联合国的主宰国
C.中国与日本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9. 中美双方借“乒乓外交”之机,改善中美关系,基辛格密访中国是在( )
A. 1970年 B. 1971年 C. 1972年 D. 1973年
10. 下列与周恩来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 )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出席APEC会议 ④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 尼克松曾说:“(1972年)我在北京逗留了一个星期,这也是改变历史的一个是期。”在这个星期里( )
A.中国参加了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2. 1972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外国建交最多的一年。这一年10月的《人民日报》,在刊登外国领导人发来的国庆贺电名单中首次出现了日本首相的名字,他是( )
A.田中角荣 B.鸠山由纪夫
C.大平正方 D.伊藤博文
13. “屈辱”和“尊荣”是新旧中国外交关系的最大不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综合国力的强弱是新旧中国外交出现差异的根源
B.新旧中国外交的差异取决于外交手段的变化
C.同盟国的多寡是新旧中国外交出现差异的根源
D.新旧中国外交的差异取决于全国人民是否团结
14.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由封锁. 威胁. 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在美苏每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15. 在当今国际社会,我们经常看到中国的身影:朝核六方会谈在中国举行;中国加入《打击跨国公司有组织犯罪公约》;中国积极促成“巴厘岛路线图”;“中国文化年”的举办;中国的经济带动了亚洲的发展等……这些都是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体现。 题干材料表明我国( )
①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②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
③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④作为一个和平. 合作. 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中国外交风云录:
材料一 周总理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
(1)1953. 1954年周总理和印. 缅等国代表会谈,共同倡导了什么原则?这一原则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周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2)这本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亚非各国有着共同的愿望。那么,共同的 ??? 愿望是什么?但是会议为什么出现了尖锐的分歧,陷入了僵局?周总理及时提出了什么方针,推动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三 中国代表团第一次正式出现在联合国大会上,团长乔冠华开怀大笑
(3)乔冠华为何笑得如此开心? ?
材料四 1985年3月,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根据这样的战略判断,中国广泛参与各种国际组织,增进对外交流与合作。1991年— 2001年,中国先后加入了APEC和WTO。
(4)请写出这两个组织的中文名称。
17. 以下一组图片资料是某校九年级(3)班同学们为开展一次纪念活动而收集的。他们拟出了以下几个问题,你能帮助解答吗?


请回答:
?(1)请以“新中国外交足迹”为主题,按时间先后,重新整理这些图片资料顺序。(填入图片英文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为每一幅图片资料重新设计一个简洁明朗. 恰如其分的主题。
(3)选出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片,说说它最精彩之处。(抓住历史精彩的一瞬)
(4)通过新中国外交成就的探究,你认为一个国家外交取得成果的基础主要是什么? ????????????????????????????????????????????????????????????????????????????????????????????????????????????????????????????????????????????????????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 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材料二 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订,周恩来和维辛斯基代表本国政府在条约两份文本上签字。同时签订的还有《关于中国长春铁路. 旅顺口及大连的协定》。1954年10月,中苏发表联合公报,宣布苏联将从旅顺地区全部撤军。同时签订的第二个协定是《关于贷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中国政府将用此项贷款购买建设所需之机器设备等。
——《中国现代史》
材料三 1958年4月,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写信给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提出在中国南部合资建设一座新的大功率长波电台,苏方出资百分之七十,中方出资百分之三十,建成后由双方共同使用。1958年7月,苏联建议中苏共同建立一只联合舰队,共同对付美国,这一提议遭到中方的严词拒绝。
材料四 1997年中俄两国领导人从跨世纪的战略高度,确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近年来中俄关系获得了迅速的发展。2006年是中国一俄罗斯年,中俄合作特别是在能源方面合作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历时数年的中俄石油管线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一太平洋管线斯科沃罗季诺至中国边界分支管线的建设方案终于有望在2007年年底敲定。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怎样的外交政策?
(2)在此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先后取得了哪些重大外交成就?
(3)结合材料二回答中苏建交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回答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是什么
(5)近年来中俄关系特别是在能源合作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是在很多问题上仍然存在分歧,在21世纪如何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一问题,请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CBBD 6-10ABABB 11-15DAADB
二. 非选择题
16. (1)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影响:在国际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共同愿望:保卫和平. 争取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陷入僵局原因:帝国主义的破坏. 与会各国之间的矛盾。方针:求同存异。
(3)1972年10月,中华人比共和国成为在联合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4)亚太经合组织. 世界贸易组织
17. (1)B→C→A→D;
(2)美国总统首次访华. 周总理访印. 万隆会议. 中日建交;
(3)任选其中一幅图片进行评说,注意要抓住要点。例如美国总统访华应抓住尼克松首先跟周总理握手,他的访问被国际舆论称之为“改变世界的一周”,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成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开始等内容;
(4)综合国力的强大等。
18. (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同苏联在内的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
(3)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封锁;为中国的经济恢复与建设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在中国经济恢复建设和基础工业建设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4)苏联的沙俄主义行为侵犯了我国的主权安全。
(5)和平与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主题。我国21世纪初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正确处理好与俄罗斯的关系对于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利用俄罗斯的丰富资源都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新世纪我们必须立足于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处理好两国的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