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格式课题第二单元4地球——我们的家园教学对象(年级)六年级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第二学期第二单元第4课“爱护地球,共同责任”。这一单元主要从爱护地球,保护环境的主题出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珍惜地球资源,自觉保护环境。本单元是两课并列关系,前一课讲地球提供人类生存的环境和资源,后一课讲地球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本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地球的唯一性,懂得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树立珍惜地球资源、爱护环境的观念,并落实到行动中。本课分了三个课时进行探究。第一课时从“我们生存的家园”的出发,分布从地球的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只有一个地球探究。第二课时“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了解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以及严重的环境问题产生的后果,明白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第三课时“我们共同的责任”,从全球需要怎么做,到国家需要怎么做,最后个人能做什么,由大到小,层层递进。从了解地球,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以及导致的后果,最后需要采取的措施,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为可持续发展的地球贡献自己的力量。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珍惜地球的意义,学会保护地球环境的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探索,树立保护地球、爱护环境的意识。3.情感与态度:初步感知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懂得珍惜地球,对地球产生敬畏和珍爱之情。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谈到地球,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既熟悉又感兴趣,他们平时就会讨论地球的相关问题。说明在信息时代,学生已经具备了通过互联网搜集、整理和初步分析资料的能力。但是掌握的信息还不够全面,虽然对已有材料的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相对片面,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进入深入地探讨。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本课采用“探究——发现”教学策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事物现象的探所研究,获得该事物现象的本质及关于现象间规律性联系的知识,发展智力能力。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意识到地球环境问题的存在以及人类生存面临的挑战。难点:树立爱护、保护环境意识,用实际行动投入身边日常生活环保。依据:日常生活中虽然对地球有探索的兴趣,但仅仅只停留于表面,对于地球环境问题很少接触,日常生活环保的意识也不够。六、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浩瀚的宇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星球,但是有一颗它很特别。蔚蓝色的它或许是茫茫宇宙中唯一有大量生命繁殖,有着人类文明的星球。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地球1.观看视频:美丽的地球——我们的家园。(4分钟)2.提问: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什么?(提示:可从身边的事物回答)观看视频,初步认识地球。回答问题用视频导入,学生对地球家园有更直观的了解,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身边事物入手,拉近学生与课程的距离。讲授新课一、我们生存的家园过渡:地球妈妈就是如此慷慨,如此亲切,她给了我们许多资源,让我们可以生存下去。1.展示地球资源:土地、能源、矿产、生物、气候、水等等。过渡:地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条件,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2.P29活动园:选择图中的一个案例,说一说人民是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渡:通过以上合作,我们学习到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那么有同学不禁要问,加入地球毁灭了,我们能不能到另一个“地球”居住?3.P28活动园:根据材料,小组合租讨论回答。小结:在太阳系中,其他星球没有具备地球赠与生命的一些条件,所以也就很难有生命。地球是目前已知的惟一有生命存在的、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星球。所以我们要懂得珍惜地球资源,珍爱地球为我们生命创造的条件,爱护地球家园。二、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过渡:千百年来,地球母亲无偿地为我们人类提供生存所需的物质。但是人们为了追求更加舒适的生活,加倍向地球索取着。听听地球母亲的诉说吧!1.播放视频:地球变化。(约2分钟)2.当今人类面临的三大全球性问题是什么?3.举例埃博拉病毒,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你还知道哪些?4.20世纪世界十大环境污染事件: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②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③多诺拉烟雾事件④伦敦烟雾事件⑤水俣病事件⑥骨痛病事件⑦日本米糠油事件⑧印度博帕尔事件⑨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⑩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说说你对以上事件的体会。过渡:人类不合理地开发资源造成环境污染以及环境破坏,会产生严重的后果。4.P30活动园:下图分布反应了哪方面的环境问题?说说这些环境问题会带来哪些危害。5.P31活动园:日本的水俣病事件告诉我们什么?参照下面图示,说一说对环境问题的理解。选择某个方面环境问题,仿照水俣病的案例,画出类似的图示。小结:如果人类不能尊重自然,对默默奉献的地球不去珍惜而是随意破坏,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三、共同的责任过渡: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现在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如果再不想想办法,地球就会不适合人类生存,那我们也会面临末日。由此,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我们要做些什么呢?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数据显示,受全球变暖影响,北极海冰范围由780平方千米减小到460平方千米,极地地区生物没有生存的栖息地,全球海平面上升,低地国被淹没……今年是第五十个地球日,我们生存的家园已经伤痕累累。1.观看视频:今年是第五十个地球日,我们生存的家园已经伤痕累累。(1分钟)过渡: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2.全球层面:《巴黎协定》签订。3.国家层面: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寻找新途径,寻找新能源或者使用环保材料……4.P33活动园:你知道下面这些新能源有什么特点吗?人类使用新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对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5.环保材料知多少:里约奥运会最环保奖牌:金牌中的黄金在提炼过程中完全没有使用水银;银是从回收旧镜面和废弃X光片中提取而来;银牌和铜牌有30%的成份采用了可回收材料;奖牌挂带中的塑料成份有一半来自回收塑料瓶。过渡:每个人都应该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大人们可以制定法律,发明有关的节约能源的产品,那我们小学生可以做些什么呢?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说一说。6.个人层面: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观看视频:节约用水。(1分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小结: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小组合作讨论回答。小组合作讨论回答。观看视频,说说想法。思考并回答问题。了解后谈谈体会。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小组合作探究,回答问题。观看视频,聚焦问题。认真了解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协定。了解《巴黎协定》的标志性和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回答。举例生活中的循环利用的事例。学生各自发表看法。了解日常保护环境,小学生能做什么,同时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了解地球为我们生存提供的资源。以小组为单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学习。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行探索另一个“地球”的可能性。提炼内容,进行简单地小结,让学生了解这一课时学习的知识。利用视频直观的展示几十年来地球的变化,让学生对话题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并思考变化的原因。了解人类面临的三大挑战。通过真实的环境污染影响人类身体事件,使学生有一个直观的感受,便于学生理解环境问题,让学生有一个深刻的体会,从而知道环境污染会在社会上造成巨大的轰动,对人类会产生巨大的影响。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愿意说,有话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达成教学目的。通过视频表述,保护地球环境刻不容缓。通过对《巴黎协定》的了解,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已经上升到全球广泛参与关注的问题。了解目前常用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另寻出路。通过最环保奖牌,再联系到生活实际,了解实际生活中循环利用的事情。让学生思考,保护地球,我能做些什么。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日常环境保护的小技巧,并树立环保意识。作业布置1.制作漫画或文稿根据自己收集的人类不当行为损害地球环境的资料,以地球的口吻,写一段文字或画一幅漫画,表达对这些行为的批评。2.说说地球妈妈的苦恼。3.做一名小小环境观察员。小组为单位,围绕生活中发现的环境小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改善建议。4.集体制定爱护地球的班级环保公约。个人完成。小组合作。通过完成作业,把课本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七、板书设计我们生存的家园地球的资源——土地、能源、矿产、生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有一个地球环境问题敲响了警钟震惊世界的环境事件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后果我们共同的责任全球层面——签订协定国家层面——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个人层面——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设计理念:对本课内容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概括,能一目了然。附件3:教学设计汇总表序号单位姓名年级课题1九潭东风实验小学谢翠文六年级地球——我们的家园PAGE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