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1.1巩固新生政权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①黄继光②邱少云③马本斋④雷锋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③④2.下列诗句,描写了抗美援朝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3.祖国统一一直是全体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其中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事件是A.西藏和平解放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C.新疆和平解放D.人民解放军解放海南岛4.一则新闻报道中写道:“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新闻报道中的事件发生在哪一年()A.1945B.1949C.1951D.19565.下列关于西藏历史的说法,错误的是()A.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B.人民解放军于1951年攻占拉萨C.1951年《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D.西藏地方政府赴京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6.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D.彻底废除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土地制度7.刘爷爷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他参与并表决了会议通过的所有文件和决定。下列各项属于这些文件和决定的是()①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②以五星红旗为国旗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④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纲领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总原则。……它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这里叙述的文件是A.《论联合政府》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双十协定”D.《中国共产党章程》9.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三民主义D.新民主主义10.2006年7月1日,“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C.西藏和平解放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11.据《环球时报》报道: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年(2019年)是第六次交接。致使这些烈士在60多年前魂断异国、埋骨他乡的战争是()A.甲午中日战争B.抗日战争C.解放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12.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历史发展状况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的产量比1949年增加了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的开展C.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是()A.没收官僚资本B.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C.实行改革开放D.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14.1950年6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称:“这是一件翻天覆地的大事,是中国人民对残余的封建制度所发动的一场最猛烈的经济的、政治的战争,将在实际上结束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质。”这件大事是()A.土地改革B.追剿国民党残余势力C.抗美援朝D.和平解放西藏15.下图是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在停战协定上字的情景。这个协定签订于()A.1952年7月B.1953年7月C.1953年9月D.1954年7月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旧中国,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土地,他们借此残酷地剥削农民,而占农村人口百分之九十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不得饱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只用几年时间就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1)材料一中的“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哪一种土地制度?人民政府“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的开始时间。材料二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和所依据的法律文件。(3)材料二中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土地改革有何历史伟大意义?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材料二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实利益密切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1)材料一中的“土地改革”在全国农村展开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这句话的理解。(2)请你用一个成语来概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依据材料二,你认为中国进行“抗美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该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3)上述材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进行的重大活动,请你为这些活动拟定一个主题。18.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内要肃清反革命势力、巩固政权,外要反击外来侵略的重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人民扬起了头颅,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1)根据材料一指出,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盛典?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谁?(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什么人?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解析1.A【解析】抗美援朝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涌现了邱少云、黄继光等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被誉为“最可爱的人”,①②符合题意;③马本斋④雷锋不是抗美援朝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排除。所以A符合题意,BCD排除。故选择A。2.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10月,彭德怀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前线,中国开始抗美援朝,所以D项符合题意;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解放战争中的渡江战役,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所描写的是红军长征中的事件,所以B项不符合题意;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指的是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所以C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为D。3.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选项A符合题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在大陆的统治,B排除;CD项与“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不符,排除。故选择A。4.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故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5.B【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1951年,《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在北京签字,西藏地方政府赴京谈判的首席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人民解放军于1951年10月胜利进抵拉萨,不是攻占,西藏实现了和平解放,故排除CD,B符合题意;元朝时期,在中央设立宣政院专门管理西藏,说明了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排除A。故选B。6.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土地改革运动的胜利,摧毁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巩固了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故D项符合题意,A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B也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排除;C是辛亥革命的意义,排除。故应选D。7.A【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任命周恩来为总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中南海举行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④错误,排除BCD。8.B【解析】1945年中国七大发表《论联合政府》,故排除A;依据“在一个时期内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可知,这里叙述的文件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来了一届政协召开,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作用,规定了国家政权机关、军事制度及经济、文化教育、民族、外交等政策的总原则。故B正确;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故排除C;201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确立了党的行动指南,故排除D。故选B。9.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10.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西藏真正实现了农奴的翻身解放,当家做主,故C正确;抗日战争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都没有解放西藏,故排除AB项;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故排除D项。故选C。11.D【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可知,此内容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1950年10月应朝鲜人民共和国的请求,为了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故D符合题意;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与题干无关,故ABC不合题意。故选D。12.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农民的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增长,故A符合题意;1953年开始进行农业合作化,B排除;1958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C排除;1978年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排除。故选择A。13.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完全崩溃,一穷二白,一贫如洗,百废待兴,所以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D符合题意;没收官僚资本、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实行改革开放均发生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人民政权”之后,ABC排除;故本题选D。14.A【解析】由材料“1950年6月28日”,结合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全国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可知这件大事应该是土地改革运动,故A正确;追缴国民党残余势力是渡江战役,时间是1949年,时间不符,故排除B;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与朝鲜人民一起抗击美国的侵略,故排除C;和平解放西藏是早1951年,时间不符,故排除D。故选A。15.B【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联合国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所谓的“联合国军”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边,美军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B符合题意,ACD排除。故选择B。16.(1)封建土地制度。1950年。(2)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解析】(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之前,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广大农民无地或少地,虽然他们终年辛勤劳动,但是受尽剥削,得不到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是农民遭受剥削的根源,它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得到土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因此,材料一中的“旧土地制度”指的是封建土地制度。人民政府“推翻了这种旧土地制度”的开始时间1950年。(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因此,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所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巩固了人民政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因此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17.(1)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2)唇亡齿寒或户破堂危。保家卫国。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期间发生的一次“热战”,中国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3)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由“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刘少奇所说“这样一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指的是土地改革的完成,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巩固了人民政权,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2)根据材料“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朝鲜的存亡与中国的安危是密切关联的”可归纳出唇亡齿寒或户破堂危。依据材料二“……中国人民支援朝鲜人民的抗美战争不只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和我国全体人民的切实利益密切地关联着,是为自卫的必要性所决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中国进行“抗美战争”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并肩作战,连续发动五次大规模战役,五战五捷。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期间发生的一次“热战”,中国在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新生政权。(3)材料反映的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都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所以可拟定主题是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18.(1)开国大典;毛泽东(2)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3)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解析】(1)据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当嘹亮的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唱响,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诗歌中的“一位巨人”指的是毛泽东。(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可知他们“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美援朝的胜利,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破除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