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 改革开放的推进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2 改革开放的推进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6.3.2改革开放的推进
一、单项选择题
1.改革开放后,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实行对外开放
C.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
D.国有企业的改革
2.《南方都市报》消息:广州2015年建成对外开放门户城市。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经济特区的创办
B.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C.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D.内地的开放
3.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海南岛
4.我国从何时开始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A.1954
B.1956
C.1978
D.1986
5.红歌传唱历史。下列歌曲开始传唱的年代排序正确的是(

①《春天的故事》②《十送红军》③《义勇军进行曲》④《解放区的天》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6.20世纪80年代,它已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城市,是经济特区的代表,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它是
A.上海
B.深圳
C.珠海
D.厦门
7.中国对外开放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其中,被誉为“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
B.1985年开放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C.1990年设立的上海浦东开发区
D.1992年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
8.在乌鲁木齐召开过的盛会是(???
)
A.奥运会
B.“乌洽会”
C.世博会
D.APEC会议
9.20世纪70年代末,率先把村里的土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的农民是


A.河南农民
B.河北农民
C.安徽农民
D.广东农民
10.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11.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12.2004年9月的一天,某村委会换届,一位镇党委书记要到该村:
A.任命村委会成员
B.领导村委会选举
C.指导村委会选举
D.担任村委会主任
1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5周年,同学们围绕党的光辉历史进行热烈讨论。甲说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共诞生的标志;乙说遵义会议是中共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丙说中共八大是建国后中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丁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以上哪一位同学的话不符合史实?(

A.甲
B.乙
C.丙
D.丁
14.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转福建省政府《关于厦门经济特区选址的报告》,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置厦门经济特区。1984年,全国首家地方性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成立。同年,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录像带生产企业——厦门磁带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这则材料说明经济特区在全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处于
A.龙头地位
B.主体地位
C.中心地位
D.领导地位
15.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有这样一副对联:“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对过去丰衣足食生活的怀念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已成过去
C.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后的喜悦心情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得人心
二、材料分析题
16.宁波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地图
(1)假如材料中两图图幅相等,请比较它们的比例尺大小,并说明理由。
(2)在中国近代史上,宁波也曾开放,请问是哪个不平等条约要求开放的,并说明该条约的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指出宁波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17.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节选自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欧洲学院的讲话
材料二:
材料三:2014年,中国的历史兴衰感和在现实国际力量格局中的位次都焕然一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军费大国,并且已是经济增长和技术改造都最快的世界主要国家。
——摘自《环球时报》
材料四:近20来尤其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后,中国人普遍感受到中国所受到的国际压力有增无减。近年来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也来势汹汹,且逐强渐猛,这是帝国主义企图制造反对中国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新“冷战”。???
(1)据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主要因为照搬他国模式而给本国带来了灾难性后果的是指什么事件?这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带来了哪些启示?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这主要得益于我们正在走的什么道路?
(3)材料二和材料三有什么关系?材料三中中国现实国际力量格局的位次焕然一新主要取决于什么?中国这个位次的变化对世界格局有什么影响?
(4)据材料四,对新一轮“中国威胁论”以及新“冷战”的不利局面,中国应如何应对?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9年,新中国将迎来七十华诞,70年的岁月既有风雨,也有辉煌。有人说,新中国前30年收获的是民心,后40年收获的是美元。
(1)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分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新中国的前30年中国共产党为收获民心做出了哪些努力?
材料二:上世纪80年代初,侯永禄所在的陕西合阳县开始实行“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一些群众听说后惋惜地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退到解放前”,有位退伍军人慨叹“领导们把咱这一代农民做了实验田了!”而侯永禄只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不管怎么说,大包干就是好,大锅饭就是不怎么样。”
——《中国青年报》2008年5月14日选摘
(2)对材料二中提到的三种观点,请你选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
材料三:图片资料。

习近平参加G20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
长三甲火箭成功发射18颗北斗导航卫星
“说走就走”的旅行
(3)结合材料三图文,说说我国后40年在不同领域取得的成就。
答案解析
1.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乡镇企业迅速崛起,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进了农村现代化,C符合题意;ABD项不是针对农村发展,排除。故选择C。
2.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A符合题意;BCD项发生在经济特区建立后,排除。故选择A。
3.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80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试办经济特区。1988年,海南岛也成为了经济特区。成为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
4.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86年4月,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是我国首次把免费的义务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自此开始实行九年义务教育。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和题干信息不符。故选D。
5.D
【解析】
据所学知,①《春天的故事》创作于改革开放时期,②《十送红军》创作于红军长征时期,③《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④《解放区的天》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综上,②③④①的排序正确。
D项②③④①排序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排除ABC。
6.B
【解析】
据所学可知,深圳在1980年就被划为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最早的经济特区,深圳迅速从一个边陲小镇崛起为现代化城市,这种发展速度被称为“深圳速度”,深圳也因此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深圳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特区的改革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B正确;上海不属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A错误;珠海、厦门的变化程度没有深圳大,没有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CD错误。综上故选B。
7.A
【解析】
本题难度适中,对外开放是从点到线再到面,从沿海到内陆,首先是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开发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沿海开放区,所以答案选A。
8.B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1992年9月2日,首届乌鲁木齐边境地方经济贸易洽谈会在乌鲁木齐举行,故B符合题意;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故A不符合题意;2010年,
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故C不符合题意;2001年10月,APEC会议在中国上海举办,2014年,在北京举办,故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
9.C
【解析】
七十年代末,安徽省部分农民冒着“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偷偷摸摸地把一些麦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里去种,搞起了“包产到户”。凤阳县小岗村便是这项改革的发源地,这就是当年村干部和十几户农民按手印立下的大包干秘密协议,协议上写着:如果村干部坐牢杀头,其它农户保证把他们的小孩养到18岁。坐牢杀头的情况最终没有发生,而包产到户的结果却是加快了生产进度、抓住了季节,这便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雏形。所以答案选C
10.A
【解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一一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故选A。
11.C
【解析】
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党的历史的经验教训,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严肃党纪,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这是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2.C
【解析】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村委会换届,一位镇党委书记要到该村。根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绝大多数农村做到了由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由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普遍设立了秘密写票处,当场公布选举结果。但根据《选举法》规定,村民选举委员会应当接受县级人民政府和乡镇人民政府两级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指导机构的指导,因此这位镇党委书记到该村是指导村委会选举的,。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13.D
【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可知,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是中共诞生的标志;1935年的遵义会议是中共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中共八大是建国后中共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指导思想是在中共十五大上。故选D。
14.A
【解析】
概括材料“设置厦门经济特区……厦门磁带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可知,建立厦门经济特区之后我国首家地方性航空公司和首家中外合资企业都在厦门建立。由此可知,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汇总处于龙头地位。A正确;主体地位是指事物的主要部分即所占比重较大或重要程度较高。到1984年我国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却建立了十四个沿海城市。因此经济特区不是主体。B错误;材料没有对比经济特区与其他对外开放组成,因此不能说明其中心地位和领导地位。CD错误。综上故选A。
15.D
【解析】
概括材料可知,1979年之前人民“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借一斤斤斤不够。”生活困难。横坡“已经过去”说明1979年之后人民经济生活得到重要改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D正确;上下联说明过去经济困难而不是丰衣足食。A错误;1979年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不属于旧中国时期。B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将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使用。农民没有土地所有权。C错误。综上故选D。
16.(1)图1比例尺大。因为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图1实地范围小,内容详细,所以图1比例尺大;图2实地范围大,内容简略,比例尺小。
(2)《南京条约》,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由图1和图2可看出宁波位于沿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枢,说明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优良港口;交通发达;图2,宁波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说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必须有最后一点才能得全分)
【解析】
(1)结合地图三要素中比例尺的相关知识,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图1实地范围小,内容详细,比例尺大;图2实地范围大,内容简略,比例尺小。
(2)结合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等条约,联系材料“宁波为通商口岸”得出是中英鸦片战争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影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主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可从位置、交通、国家政策等角度分析宁波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如宁波位于沿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枢,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优良港口,交通发达;宁波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说明有国家政策的支持。(但必须有最后一点才能得全分)
17.
(1)东欧剧变。启示:结合本国国情建设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2)说明改革开放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经济实力大为提升。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经济发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4)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掌握主动权等。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东欧剧变的史实,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没有冲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最后导致东欧各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给我国经济建设带来的启示是:经济建设要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2)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图片分析的能力,从图片上可知我国从1978年到2012年国民生产总值和我国经济总量都增长了,可以得出结论是我国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发展,这得益于我国正在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本题考查的是根据材料分析的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提高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经济实力,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4)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例如: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树立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意识,不断提高本国的综合国力,掌握主动权等。
18.(1)
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人;根本政治制度建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等。
(2)第一种观点不正确;解放前实施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地主所有为主,少数农民私有;大包干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第二种观点不完全合理的;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尝试;第三种观点赞同;大包干落实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或农民拥有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3)国际地位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科技(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
【解析】
(1)
依据材料中“前三十年与后四十年分期”可知是1978年,联系所学可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依据所学从新中国成立,人民当家做主人、根本政治制度建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通过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以及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等回答。
(2)本题属于开放题型,同意第一种观点不正确可;联系解放前实施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地主所有为主,少数农民私有;大包干土地集体所有,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如果对于第二种观点不完全合理的;可以联系家庭联产承包是中国农民的的伟大创造;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尝试;对于第三种观点赞同;大包干落实生产责任制,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回答。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从国际地位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科技(航天)事业取得重大成就以及人民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