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单项选择题1.“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一首唱到无数人心里的动人旋律,在我国日益严峻的养老形势面前,2015年起我国实行更加公平的养老金并轨政策。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构建和谐社会B.缩小社会贫富差距C.实现同步富裕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爷爷说:“以前的老家沿着山路进村,村里人家,夯土为墙,和泥做顶,房子窗户小、光线暗。吃水要走几里山路,驴驮人挑。2018年,村里315户人家搬到了新社区,住上了敞亮的新楼房,自来水、天然气等全入户,社区有医院,孩子上学步行不到10分钟。村里人感叹:‘摘掉穷帽帽,好日子呀,还在后头啦。’”由百姓生活看国家发展,可知我国①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得到满足②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已经解决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有这样两句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其中“当家作主站起来”和“改革开放富起来”代表的重大事件分别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党的十九大的召开4.二十世纪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性巨变。澳大利亚学者费约翰将中国国际形象的这一转变过程概括为三句话,即“醒起来,站起来,飞起来”。其中标志着中国人民“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的爆发B.抗日战争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5.建国以来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C.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D.拨乱反正的深入6.在计划经济时代,物资严重匮乏。为缓和供应的紧张,国家对生产和供应加以控制。改革开放以后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物资越来越丰富,购物的各种票证也相继取消。该体制的提出是在A.中共十二大B.中共十三大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四大7.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在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直接目的是()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B.建设社会主义强国C.发展农业商品化水平D.扩大对外开放基础8.我校九年级(2)班的同学以“中国共产党历次重要会议”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他们搜集到这样一则资料:这次会议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该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9.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是()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权利D.维护人民根本利益10.下列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改革开放的开端B.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C.是“文革”后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D.是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1.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A.中共八大召开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共十二大召开D.中共十四大召开12.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的标志是()A.中共七大的召开B.中共八大的召开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中共十五大的召开13.邓小平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由此反映出的邓小平思想是()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提出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4.“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材料中的“这里”是指A.小岗村农民实行“大包干”B.农村乡镇企业异军突起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D.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15.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①④C.④②③①D.③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6.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项 目1957年1960年下降(%)粮食(忆公斤)1950.5143526.4棉花(万担)3280212635.2油料(万担)7542340554.9生猪存栏数(万头)14590822743.6(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通过什么运动农民获得了土地?(2)材料二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标志性意义?(3)导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两段唱词反映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什么启示?17.党的十八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宝峰说:“22年前我看着发达的日本,认为中国经济再发展50年恐怕也追不上。但是仅过了20年,我们的经济总量就超过了日本,高铁时速越过350公里,北京、上海已跃升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中心……”“经常有外国朋友问我:中国为什么能创造奇迹?我说:因为我们曾深受苦难,所以不瞎折腾。”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七十年代中期,我国在经济、政治上“瞎折腾”的事件分别指什么?(2)看到这些成就,有同学认为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3)为使中国继续创造奇迹,作为当代青少年应承担怎样的历史使命?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走进新时代》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春天的故事》(1)①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领袖是谁。②他在晚年由于对国内政治形势作出了错误判断,发动了一场什么群众运动?这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2)①材料一歌词中赞扬的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富起来”的领袖是谁。②党的哪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3)材料二中的“老人”我们应该怎样评价他????(4)“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什么?“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你知道最具代表性的是哪座城市吗?答案解析1.C【解析】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更加公平的养老金并轨政策与实行同步富裕无关,且“同步富裕”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理念,所以C错误;ABD:2015年起我国实行更加公平的养老金并轨政策,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有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AB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C。2.D【解析】③④:我国百姓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这一切得益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③④说法正确;①②:说法不符合实际,是错误的;故本题选D。3.C【解析】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行改革开放,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三中全会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4.D【解析】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站起来了,而标志着中国飞起来的历史事件是:改革开放,因为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所以答案是D。5.B【解析】因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帮助了干部和群众打开了思想解放的大门。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6.D【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购物的各种票证相继取消。因为中共十四大。党在此次大会上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7.A【解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责任形式。具体形式有:包干到户包产到户两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取消了人民公社,又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道路,而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生,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既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家庭的积极性,是适应我国农业生产特点和当前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一种较好的经济形式。故选A。8.D【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9.D【解析】题干一再强调“人民主体地位”,其目的是“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说明我国民主政治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D项正确;ABC项题干都有涉及,但不符合题干“根本目的”之要求,所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来说,归根结底是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答案选D10.C【解析】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并结合历史知识分析:选项C.是“文革”后一场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只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不属于评价内容。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1.B【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AC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B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ABD不符合题意,选项中C符合题意,故选C。13.D【解析】邓小平的话表明了党和国家如果坚持本本主义,思想僵化和迷信权威,就会走向灭亡,因此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本本主义指的是一种按照书本教条走、不联系实际的僵化思维。根据所学知识,文革结束后,“两个凡是”思想盛行,我国弥漫着思想僵化、迷信盛行的氛围,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阻碍。1978年,《光明日报》刊发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社论,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促进了人民思想解放,从而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准备。题干中引用的是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发言,是对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总结,反映了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14.C【解析】由材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结合所学,1978年12月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选项C符合题意;小岗村开始“大包干”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排除A;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排除B;深圳经济特区建立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的,排除D。故选C。15.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农业合作化运动发生于1953-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期间。②“在公社食堂就餐”发生于1958年开始的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拔掉地主立的界碑”意味着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私有制。当时正处于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期间。④“小岗村分田到户”指的是1978年开始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按时间先后顺序是③①②④。D正确;ABC与事实不符。ABC错误。综上故选D。16.(1)土地改革。(2)三大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影响。(4)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5)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等。【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改革的相关知识内容。材料一的图片是政府发给农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土地所有权归农民个人,说明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结合题意和所学知识,1950年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多余的土地,分给农民所有,农民获得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2)本题考查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的相关知识内容。三大改造包括对农业、手工业的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农民、手工业者加入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材料三中1957年——1960年农业生产下降,原因应从1957——1960年期间分析。1958年,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当时的领导人错误进行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夸大了主观能动性,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经济困难。(4)材料四的第一段唱词反映了过去经济落后的情况,第二段唱词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增加,出现大量剩余,人们过上富裕的日子。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旧体制。(5)纵观新中国经济发展历程,我们得到的启示即总结成功探索的经验,借鉴失败探索的教训。最重要的是政策的制定应实事求是,符合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17.(1)“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2)不赞同。虽然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1)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由于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的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开来,这种错误在政治上同样严重,后来甚至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1966年—1976年发动了文化大革命。(2)依据所学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是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所以可以据此组织答案:不赞同。虽然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国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铸造民族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8.(1)①毛泽东。②文化大革命(文革)“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①邓小平。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深圳。【解析】(1)根据歌词的信息“……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的领袖是毛泽东。晚年,毛泽东对形势作出了错误的判断,以阶级斗争为中心,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就是文革的发生,文革绝不是任何性质的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2)根据材料二的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结合所学知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3)根据对邓小平的理解和他做出的贡献,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领路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4)根据歌词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意是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指建立经济特区。最具代表性的深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