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探究六感受新中国的精神力量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火箭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的军种,被称为“国之利器”,被西方视作“神秘之师”。它是由哪一军种更名而来()A.陆军B.空军C.海军D.第二炮兵部队2.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1966年,导弹核武器实验成功进行D.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3.在新中国的成长历程中,以“甘当螺丝钉”的感人事迹成为那个时期精神楷模的是( )A.王进喜B.邓稼先C.雷锋D.钱三强4.2020年12月,湖州快递小哥吴松跳水救人,上岸后继续派件完成工作。他践行的价值准则有①友善②和谐③平等④敬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20年5月,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高寒缺氧、风雪交加等挑战,三次冲顶,终于将五星红旗插上地球之巅。在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A.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B.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C.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D.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6.一款治疗糖尿病新药,国际价7~8元,经医保局专家5次砍价,最终以4.36元的价格成交。医保局的行为被网友称为“最美灵魂砍价”。这说明①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药品价格高低全靠谈判人员砍价的技巧③国际药品的利润空间大,可降价幅度大④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在2017年召开的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A.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全国B.实现三民主义C.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D.停止内战,一致抗日8.()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A.毛泽东思想B.科学发展观C.邓小平理论D.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郭明义,用自己微薄的工资撑起180个家庭的天,用6万毫升献血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用20年执着的无私奉献激发了5000人的爱心。郭明义同志先进事迹告诉我们( )①郭明义的精神超越了雷锋精神②应该只关心别人,不关心自己③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④要用实际行动弘扬民族精神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0.下列图片中能直接反映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是A.B.C.D.11.每年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50年前的这一天,我国航天领域发生的一件大事开创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使我国成为第五个进入太空时代的国家。这件大事是指中国()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第一艘无人飞船试验成功C.第一位航天员被送入太空D.第一位航天员完成太空行走12.2016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改革”一词高频出现,说明了改革()A.是我国的立国之本B.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D.难以解决前进路上出现的新问题13.港珠澳大桥创下多项世界之最,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作“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这说明大桥的开通()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实现民族复兴②是“一国两制”的重大实践成果③得益于港珠澳三地享有高度自治权④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材料主要讴歌了钱学森具有( )①爱国主义的情操②自强不息的精神③崇尚科学的精神④爱好和平的信念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15.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举措说明( )①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②各国之间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 ③必须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地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④“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世纪50年代,英国用暴力打开中国门户之后,即谋在华修建铁路,以开拓中国内地市场。清政府当局予以拒绝……1881年,清政府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修建了从唐山煤矿到胥各庄的铁路,铁路建成后,由于怕机车震动皇陵,不准使用蒸汽机车,只准用骡马拖带,因而成了“马车铁路”。这一铁路为近代中国铁路运输系统中最早的一个区段,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业的真正开端。──百度百科《中国近代铁路建设》材料二:1872年,日本的第一条铁路由英国人建成,明治天皇亲自前来参加通车典礼。七年之后,日本人开始自己设计和修建铁路。1964年,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出现在日本东京和大阪之间,它的行车时速是普通铁路的三倍,日本人把它叫作“新干线”。与新干线一起延伸的,还有一大批在战后借鉴了欧美企业制度成长起来的将触角伸展到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正是它们,将日本带上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材料三:截至2013年12月底,我国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13000公里,比全球其他地方高铁里程的总和还要多。泰国、澳大利亚、中东欧、非洲、英国、德国、莫斯科……自去年(2013年)10月份以来,中国高铁紧随着李克强总理的“高铁外交”节奏走出国门。──《凤凰财经网》(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正反两面辩证地说说对“马车铁路”的认识。(2)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当时日本统治集团对世界上的先进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并说出日本历史上因这种态度而引发的,使得日本两次崛起的两次伟大变革事件。(3)阅读材料三,说说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的天然地理因素。(4)结合三则材料,用思品观点简要说明我国的“高铁外交”体现了我国实行的哪项基本国策?反映当代中国怎样的民族梦想?17.阅兵可以振军威,鼓士气。新中国建立以来共举行过14次国庆阅兵,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10周年、35周年的三次大阅兵。材料一: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有110多种,80多种型号,来自24个国家的98家工厂。人们形象地把开国大典阅兵说成是“万国牌武器展览会”。材料二:l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受阅部队的装备中最新式的自动步枪、大炮、坦克、高速喷气歼击机,都由我国自行制造。材料三: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1)本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属于日式和美式,请分析这是中国人民军队先后通过哪两次战争从敌军手中缴获的。(2)我国是从何时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在此期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挫折?(3)20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主要得益于哪一会议的什么历史性决策?同年举行的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又迈出了哪个关键性一步?(4)综合三次阅兵出现的巨大变化,试归纳其根本原因。18.家国情怀,是贯穿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一条主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家国之魂)材料一:子曰:“管仲……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吾其被发左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矣。”(解释: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的衣服了。)——《论语》(1)材料一中孔子是如何评价管仲的?结合史实论证这一评价的合理性。(家国之尊)材料二: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抗战英烈张自忠(2)根据材料二,说说张自忠将军“决心赴死”这一行为是如何诠释“生命的意义”?(家国之兴)材料三:倾注了生命中近三分之一的时光只为打造世界第一大、水平第一高的射电望镜的天文学家南仁东,守护好祖国每一寸领土、领空、领海的特级飞行员刘锐,29年对妻子不离不弃的退伍军人谢海华……他们都创造了不一样的人生,他们的事迹感动中国,光耀华夏。(3)结合材料三,请你谈一谈如何才能绽放“生命的精彩”?答案解析1.D【解析】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主要担任核反击等任务。1966年,我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负责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准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目前装备东风系列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火箭军,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我国的军种之一,但与题干“火箭军”不符,排除。故选择D。2.D【解析】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一号火箭送入地球轨道升空,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已进入宇宙空间,D符合题意;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核讹诈,导弹武器是我国国防科技的又一大进步,排除ABC。本选D。3.C【解析】课标要求评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伟大成就和艰辛探索。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新中国成长历程中各种先进人物身上具备的特质的了解,属于识记和理解的层次。根据所学,“甘当螺丝钉”指的是雷锋精神,正确答案是C;排除ABD。4.B【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和把握。①④:湖州快递小哥吴松跳水救人,关爱他人生命,体现出友善的价值准则;上岸后继续派件完成工作体现出敬业的价值准则,①④说法正确;②③:和谐、平等的价值准则与题干人物事迹不符,应排除;故本题选B。5.A【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A:从题干中的“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克服高寒缺氧、风雪交加等挑战,三次冲顶,终于将五星红旗插上地球之巅”,可以看出他们勇于战胜挫折,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A说法正确;BCD:说法在题干事迹中没有体现,应排除;故本题选A。6.D【解析】依据题文描述,医保局专家最终以4.36元的价格成交。医保局的行为被网友称为“最美灵魂砍价”。这说明了党和国家关注人民利益的满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①④说法正确;②③是对材料的曲解,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D。7.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C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符合题意;ABD三项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排除。故答案为C。8.D【解析】2017年10月18--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党的十九大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D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符合题意;毛泽东思想不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排除A;科学发展观、邓小平理论与题干的“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不符,排除BC。故答案为D。9.D【解析】材料以郭明义的事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于民族精神的理解,并作价值观引导。①和②观点错误,正确答案是D。10.B【解析】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漫画B反映了这一内容,故B符合题意;ACD分别体现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内容,均不合题意,排除。故选B。11.A【解析】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符合题意;BCD项发生在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之后,排除。故选择A。12.C【解析】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还比较低,必须通过改革发展生产力,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改革”一词高频出现,说明了改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故C符合题意;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排除A;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是我国当前各项工作的中心,排除B;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改革解决前进路上出现的新问题,排除D。故选C。13.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港珠澳大桥的建立是“一国两制”的重大实践成果、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实现民族复兴、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故①②④正确。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广东珠海不享有高度自治权,故③说法错误。B项①②④理解正确,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排除ACD。14.A【解析】根据“‘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说“我姓钱,但我不爱钱’”可得出体现了钱学森①爱国主义的情操②自强不息的精神③崇尚科学的精神。故正确答案是A;材料中并没有体现爱好和平的信念,排除BCD。15.B【解析】根据材料“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各国之间经济、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的竞争;“双一流”建设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故B正确。科技是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③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16.(1)正面:是中国近代铁路的开端;或者是阻止列强抢占路权,控制中国。负面:反映中国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2)态度:学习和创新。事件:大化改新、明治维新。(3)地理因素:疆域辽阔。(4)基本国策:对外开放。中国梦: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解析】(1)材料提到“唐山煤矿到胥各庄的铁路”,一方面,它是洋务运动期间我国铁路近代化的起点;另一方面,列强在华抢夺修筑铁路是基于资本输出,控制中国。而就动力而言,“怕机车震动皇陵,不准使用蒸汽机车,只准用骡马拖带”,可见“马车铁路”本身反映了中国统治集团的愚昧无知。(2)由材料“日本的第一条铁路由英国人建成,明治天皇亲自前来参加通车典礼。七年之后,日本人开始自己设计和修建铁路”,可见是学习和创新态度。唐朝时期,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学习唐朝先进文化。而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东亚强国。(3)结合中国国情可知,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高铁能够发挥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由材料“中国高铁紧随着李克强总理的‘高铁外交’节奏走出国门”,可见“高铁外交”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反映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民族梦想。17.(1)抗日战争、解放战争。(2)1957年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3)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把党和国家工作重。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关键性一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4)综合国力增强。【解析】(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大部分属于日式和美式,日式武器是中国人民军队从抗日战争中缴获的,美式武器是中国人民军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缴获的。(2)1953-1957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经济建设,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试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由于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导致“左”倾思想严重泛滥。1958年,党中央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导致了我国经济困难。(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促进了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迈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转向城市的关键性一步,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改革全面展开。(4)根据材料一“1949年开国大典阅兵受阅的武器装备主要是缴获的杂牌武器”、材料二“l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阅兵,受阅武器装备基本实现了国产化”、材料三“1984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了欢庆共和国成立35周年的盛大庆典,在这次大阅兵中,受阅武器装备的科技含量大大提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次阅兵我国武器装备出现巨大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我国综合国力增强。18.(1)肯定管仲捍卫了中原地区先进文化。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民族。(2)张自忠将军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尊严,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示例:我国经济增长成就显著,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干创造未来,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吾其被发左衽”可得出孔子肯定管仲捍卫了中原地区先进文化。第二小问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号,团结其他诸侯,抗击威胁中原的周边民族等。(2)张自忠是国民党高级将领,1940年枣宜战役中牺牲。依据材料二“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和所学从张自忠将军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捍卫国家尊严,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树立和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回答。(3)材料三从军事、科技等阐述中国实力的增长。依据所学还可以围绕经济成就显著从实干创造未来、发扬实干精神、用我们的劳动创造新的辉煌、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等回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