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3.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一、单项选择题1.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合理的是()A.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有关B.冰面大面积融化导致地球升温C.食物充足北极熊体重增加迅速D.这种现象是由于夏季高温造成的2.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A.自然经济时期B.原始社会时期C.农业社会时期D.工业社会时期3.某校七年级“爱家乡”社团活动小组在进行社会调查时收集了3000份数据样本。他们最有可能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实地调查法B.问卷调查法C.文献调查法D.访问调查法4.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应倡导()A.减少人口增长,不再利用自然资源B.利用一切手段努力增加物质财富C.加强国际合作,全球共同应对D.不开采本国资源而转向从国外进口,转移环境污染5.2019年3月中旬,M某市发布重污染橙色预警。每年的冬春两季,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安全与身体健康。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这需要①政府及时预警,有关部门严格执法②企业自觉接受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清洁生产③公众积极为雾霾治理做贡献④我们面对雾霾天气要习以为常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6.下面漫画《是谁吃光了鱼肉》直接反映了( )A.我国鱼类产品总量不足B.我国自然灾害后患无穷C.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D.我国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7.倡导“免赠贺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减少个人经济支出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8.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荒漠化和水土流失B.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C.酸雨和空气污染D.荒漠化和雾霾9.造成全球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有( )①工业污染严重 ②经济发展过快 ③臭氧层破坏 ④二氧化碳排放过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0.面对全球性的问题,应成为各国必然选择的是( )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②不能相互推诿、逃避责任 ③共同行动,共担责任 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B.①②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2019年是衣村所命整村推进奖补政策的第一年,中央财政拿出70亿元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预计全年将有1200多万户农村厕所完成改造。中央政府这么做是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B.为了实现城乡同等富裕C.实践了增进民生福祉的党的奋斗目标、D.提升农村的生活条件,实现了全面小康12.2017年6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为发展经济,宣布退出保护全球气候的《巴黎协定》。吴国盛在《科学的历程》中写道:“……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他的主要观点认为科技革命影响了()A.人类社会的生态环境B.世界经济的发展C.国家之间的关系D.人类生活的方便舒13.据史书记载,明中后期增修加固长城,长城沿线“守备日固,田野日辟……边民始知有生之乐”;蒙古族不但畜牧兴旺,而且逐渐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麦、豆、瓜、菜,“种种俱全”。回答下题。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可能带来的最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A.臭氧层破坏B.水体污染C.土地荒漠化D.森林锐减14.特别的贡献。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将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目前,这片人造林每年向北京和天津供应1.37亿立方米的清洁水,同时释放约54.5万吨氧气。他们的贡献在于()①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增加资源数量?③保护生态环境?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近几年中国先后出台了60余部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坚决向污染宣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具备全世界最大的污水处理能力。这一系列做法体现了()①我国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②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峻③我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④对环境的保护要纳入法制的轨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材料分析题16.材料一:美国宇航局公布一则消息: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让全世界再次见识了中国在改善环境方面所做的重大贡献。材料二:(相关连接)当地将沙漠租给亿利集团,百姓成为企业股东和工人,随企业植树种草,发展生态经济;亿利集团投资30多亿元用于生态建设,投资300多亿元用于发展产业种植、沙漠旅游;利用大数据种树,创造“10秒种树法”,既提高了种苗成活率又大大节约了治沙成本。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从材料一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写出两条即可)(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库布齐地区曾经是“不毛之地”的主要原因(自然、人为两个角度作答)。(3)结合相关链接谈谈库布齐沙漠的治理给荒漠化严重的地区有着怎样的借鉴意义?17.美丽中国,我们在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要针对查找到的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研究提出从源头上系统开展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整体预案和行动方案,力求药到病除。——摘自2018年4月26日习近平讲话材料二:见下图材料三:2018年7月余姚市政府出台《余姚市生20%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在社区设智能回收箱,应用物联网技术,居民在完成垃圾投放后,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获得积分兑换商品。(1)结合所学概括材料一所指的“病”是什么?(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垃圾分类有害垃圾的必要性。(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余姚为推进垃圾分类开出了什么“药方”?(不得摘抄材料原话)18.下图所示省区是我国冬季“南菜北运”的主要蔬菜生产基地。(1)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地区,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说明百色市发展冬季蔬菜生产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3)“南菜北运”体现了我国不同区域存在差异,需要进行交流合作,以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目的。试再举一例我国区域间交流合作的实例。答案解析1.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地区冰面融化加速,经常有北极熊被困在浮冰上,这种现象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其主要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炭、石油等能源,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有关,故选A;地球升温导致冰面融化,B项因果倒置,故排除;北极熊被困浮冰上,会导致北极熊食物不足,甚至被饿死,故排除C;材料现象主要由于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所致,与夏季高温无关,故排除D。2.D【解析】本题考查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ABCD: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因忽视人地关系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工业文明阶段,以牺牲自然为代价换取经济得益,使人与自然的矛盾迅速恶化。ABC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3.B【解析】问卷调查法指的是通过问卷作为资料收集的工具,进行社会研究的一种方式,收集数据样本进行分析是问卷调查法的特征之一,故B符合题意;实地调查法、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与题干的“收集了3000份数据样本”不符,排除ACD。故选B。4.C【解析】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能过度开发资源,但也不能不利用资源,不能为增加物质财富,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无论本国资源还是国外资源,过度开采、使用都会造成全球环境破坏,对于全球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全人类应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C是应倡导的,符合题意;ABD不应倡导,排除。故选C。5.D【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的相关知识。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这需要政府及时预警,有关部门严格执法,①正确。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这需要企业自觉接受环保法律法规的约束,清洁生产,②正确。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这需要公众积极为雾霾治理做贡献,③正确。我们面对雾霾天气不能习以为常,而需要积极行动起来,④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6.C【解析】上游化工厂排放的污水污染了水源,导致鱼类的死亡,这表明水体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C项正确。7.B【解析】根据贺卡、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了木材,而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进行分析解答。【解析】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贺卡、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免赠贺卡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故选:B。8.A【解析】根据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解析】中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故选:A。9.C【解析】根据关于全球变暖,科学家认为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中人类活动排放过多的温室气体是一个重要原因,进行分析解答。【解析】近50年来,工业污染严重,使得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10.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面对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②不能相互推诿、逃避责任、③共同行动,共担责任、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③④符合题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做法错误,①不符合题意。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11.A【解析】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A观点正确;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等富裕,B观点错误;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C观点错误;有利于提升农村的生活条件,还没有全面小康,D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A答案。12.A【解析】材料“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强调的是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由此可知,材料的主要观点是指科技发展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即环境恶化和社会问题,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题意,排除。13.C【解析】根据材料“长城沿线的蒙古族‘使用铁犁牛耕发展农业’”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长城沿线进行“铁犁牛耕”活动,最可能导致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本身比较脆弱的草原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而且过度开垦可能会造成土地荒漠化问题,故选C;土地开垦不会破坏臭氧层,故排除A;古代农业种植不使用化学农药,不会造成水体污染,故排除B;长城沿线属于草原地区,故排除D。14.D【解析】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与资源利用率无关,所以①不符合题意;增加资源数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有利于增加森林覆盖率,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D符合题意,ABC排除。故选择D。15.C【解析】本题考查保护环境。①③④:根据材料给出中国先后制定了60余部法律法规,说明我国对环境的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中国坚决向污染宣战,说明我国加大了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开展PM2.5治理的发展中大国,说明我国把环保工作放在经济发展首位,①③④说法正确;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相当严峻,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6.(1)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等。(2)自然原因: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人为原因:人们过度砍伐、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等。(3)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植树种草。【解析】(1)根据“中国植被增加量占过去17年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至少25%,42%源于植树造林工程”这说明我国重视绿色发展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我国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国家等。并且取得了伟大的成绩,这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库布齐沙漠位于河套平原黄河“几”字弯里的黄河南岸(有的人称为河套沙漠),其往北是阴山西段狼山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降水少。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历朝历代的过度砍伐与放牧和开垦,使地表失去植被的保护等,是库布齐沙漠的形成原因。(3)根据“当地将沙漠租给亿利集团,百姓成为企业股东和工人,随企业植树种草,发展生态经济”等可归纳出深化改革,转变经营方式;根据“亿利集团投资30多亿用于生态建设,投资300多亿用于发展产业种植、沙漠旅游”可归纳出加大治理资金的投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根据“利用大数据种树、创造‘10秒种树法’,既提高了种苗成活率又大大节约了治沙成本”可归纳出依靠科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植树种草。17.(1)指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必要性:垃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分类处理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垃圾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分类处理垃圾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政府出台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管理条例,加强制度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有技术支持;积分兑换商品奖励,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解析】(1)分析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所指的“病”是指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可知,垃圾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分类处理垃圾有利于保护环境;垃圾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分类处理垃圾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资源短缺,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回答合理即可,如:政府出台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和管理条例,加强制度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有技术支持;积分兑换商品奖励,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投放的积极性。18.(1)南方;该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1月均温高于0℃(其他言之有理亦可)(2)问题1:冬季降水不足;解决措施:修建水利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问题2:平原面积小,耕地不足;解决措施:因地制宜适度开发梯田;引进高产作物。(问题与措施需对应,言之有理即可)(3)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解析】(1)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南方地区,判断的依据是该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1月均温高于0℃。(2)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百色市发展冬季蔬菜生产可能面临冬季降水不足的问题,我的合理化建议是修建水利设施;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等。(3)“南菜北运”体现了我国不同区域存在差异,需要进行交流合作,以达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目的,我国区域间交流合作的实例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