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2.3-5.2.4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一、单项选择题1.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美国的大力扶持B.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C.雄厚的资源优势D.实行“科技立国”政策2.二战后,日本经济陷入空前的混乱和凋敝。但50年代中期以后二三十年间,日本经济进入持续高速增长时期,一跃而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究其原因,除日本自身的努力外,还得益于()A.欧共体的帮助B.美国的扶持C.联合国的援助D.北约的资助3.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洲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由此()A.成立欧共体B.加入北约C.参加联合国D.加入世贸组织4.今天的日本,依然是世界经济强国。下列措施中,既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国借鉴的是(?)A.大力发展军事工业B.建立经济联合体C.寻求美国的大力支持D.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5.下列哪些因素是二战后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国际性发展机遇①新航路开辟②美国超级大国③第三次科技革命④冷战⑤制定“贸易立国”政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⑤6.下图是小红同学的历史笔记,其中空缺的地方应该是A.西欧各国的支持B.美国的大力扶植C.大力发展信息技术D.调整经济政策7.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A.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C.日本受到美国的经济控制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8.“日本是缺乏资源的国家,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源动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教育开发了日本的资源B.日本是个缺乏资源的国家,依靠教育扩张来获得资源C.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发展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结果D.教育开发了日本人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9.1989年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强国。其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二战后的民主化改革B.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C.朝鲜战争中美军在日本的军事订货D.实施马歇尔计划10.日本经济在二战的废墟上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68年,日本的经济地位是()A.全世界第一经济大国B.经济规模仅次于美国和中国C.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二经济大国D.经济规模仅次于西欧11.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1983年,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宣称:“要在世界政治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材料不能反映的是()A.日本寻求摆脱美国控制B.日美关系彻底破裂C.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D.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12.某电视台正在播放反映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历史纪录片。下列适合在纪录片中出现的解说词是()A.亚洲朝着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B.马歇尔计划推动日本经济发展C.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D.工业革命促进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13.“鉴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引发的社会动荡和政府信用危机,二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了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福利政策。”这说明西方国家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B.遏制经济危机的再次发生C.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D.展示资本主义的优越14.美国、西欧、日本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巨头,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日两国B.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是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C.战后,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中都得到了外部援助D.战后初期,美国、西欧和日本经济高速发展15.某同学在探究“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这主题,他应该收集的资料是①罗斯福新政②欧洲的联合③日本的崛起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二、材料分析题16.二战以后,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1950~1991年美国、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材料二 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在以后30多年的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1)材料一中,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呈现怎样的变化趋势?(2)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共同点?(3)西欧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在哪一年成为现实?它的标志是什么?(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5)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何启示?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共同体成长历程简袁:时间事件1967年欧共体成立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洲共同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洲共同体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洲共同体材料二:见下图(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欧洲共同体是由哪三个组织合并而成?截至l986年,欧洲共同体拥有多少个成员国?(2)分析上图,指出两欧经济高速发展是在哪一阶段(用字母表示)。其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上述现象的出现,为美国对西欧政策带来什么变化?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 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亿美元)国家美国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金额992720421870142312371006材料三 (二战后)日本大量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在短期内集中了其他国家长期以来开发的成就,然后结合本国特点进行改造。……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日本政府预算的20%。(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日本经济情况。(3)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三,归纳日本在近现代历史上发展经济的相同措施。试卷第1页,总3页答案解析1.D【解析】依据题干关键信息“主要因素”,结合所学可知,AB两项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但不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C项不符合日本国情,排除;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为了继续巩固其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开始重新调整其科技发展战略,提出了“科技立国”的战略口号,促进了日本经济快速发展,D项符合题意。故选D。2.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后日本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其发展的外部因素除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如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带动,朝鲜战争的爆发外,最主要的一个因素是美国对日本的扶持。B符合题意;欧共体的帮助、联合国的援助、北约的资助不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外部原因,排除ACD。故选B。3.A【解析】二战后的欧洲,元气大伤,满目疮痍,生活物资极度困乏。欧洲严重的经济状况威胁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联邦德国、法国等西欧各国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美国虽然帮助西欧复兴,但是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西欧国家迫切希望摆脱美国的控制,因此为提高西欧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欧洲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成立了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故答案是A。4.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加强政府投资,重视教育,同时也得到了美国的支持和帮助,AB项不是日本的政策,C项中国没有得到美国的援助,也不值得借鉴,所以答案选择D5.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新航路开辟开始于15世纪开始,为后来欧洲的掠夺和三角贸易打下了基础,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生产资料和市场,②二战后,美国单独占领了日本,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促进日本的发展,③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开始,日本等国抓住该机遇,促进其经济的发展,④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扶持日本,朝鲜战争后,日本获得了大量军需订单,从而促进其经济发展,⑤二战后,日本制定“贸易立国”政策,所谓贸易立国政策,就是把对外贸易作为整个经济振兴与发展的国策,该国策符合日本国情,从而促进其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不是国际性发展机遇,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CD错误,排除。故选B。6.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发展教育、培养人才、引进先进科技、调整经济政策,这是日本发展的内因。其有利的客观条件即外因是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向日本订货;题干信息表明的是日本发展的内因,故D符合题意;西欧各国的支持不符合实史,故A不合题意;美国的大力扶植属于客观原因,故B不合题意;二战后信息技术刚起步,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7.C【解析】依据题干内容可以看出,日本钢铁出口受到美国的干涉,说明日本仍然没有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C符合题意;世界多极化格局至今还没有形成,A排除;B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说法错误,题干无法体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不符合题意;D项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是在二战后初期,与题干无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8.C【解析】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日本国家发展。C:依据题干信息:“是教育作用于开发人的脑力、心中的智资源和文化资源的。这是今天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获得发展的源动力”强调的是人的脑力,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日本在经济上、社会上的发展是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结果,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BD:题干强调的是人的脑力,可见,当今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之一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教育开发了日本的资源”“依靠教育扩张来获得资源”“教育开发了日本人的智慧资源和文化资源”说法没正确理解题干信息,故AB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9.D【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实施马歇尔计划”是针对西欧国家而言,D符合题意,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培养,以及美国的军事订货等,促进了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ABC排除。故选D。10.C【解析】紧扣“到1968年,日本的经济地位”结合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崛起历程回答。二战后,美国扶持日本,日本采取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经济高速发展。到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故C符合题意;全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与日本不符,排除A;到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排除BD。故选C。11.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美关系至今仍然处于盟友状态,B符合题意;材料“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体现的是日本寻求摆脱美国的控制,A不符合题意;材料“不仅增加日本作为经济大国的力量,而且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体现的是日本已经是经济大国和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C【解析】根据所学,二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之下,经过一系列的改革,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C项正确;亚洲并没有经济一体化,排除A;马歇尔主要援助西欧,排除B;材料主旨与工业革命无关,排除D。13.C【解析】社会福利制度,使广大民众得到了实惠,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战后资本国家的社会阶级和社会矛盾。从而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C符合题意;从材料现象可以看出,福利国家制度惠及了广大基层民众,它只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水平,选项中的提高是不准确的,故A错误;福利国家制度不能够遏制经济危机发生,只能缓和危机的危害。B错误;材料不能显现西方国家推行福利政策的目的是战士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并且福利制度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的,D错误;故选C。14.C【解析】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都得到了外部援助,而美国没有得到外部援助,故C符合题意;日本和美国都受1974~1975年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排除A;二战后美国、西欧、日本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经济发展迅猛,排除BD。故选C。15.B【解析】据所学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面对美苏争霸,西欧国家走上了联合自强的道路。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在美国支持下日益崛起。二战后,西方国家逐渐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缓和阶级矛盾,②③④正确,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不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①错误,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6.(1)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2)共同原因: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都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3)1993年;欧盟的成立。(4)信息化和全球化。(5)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等。【解析】(1)根据材料一中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不断提升,经济迅速发展,(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有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都采用先进的科技成果;重视科技和教育;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3年,西欧国家走向了联合,成立了欧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4)根据材料三“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年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主要特征是信息化和全球化。(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西欧、日本经济发展的历程都是因为适当地调整了政策,进行了创新,同时还注重发展科技和教育,由此可知,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应该大力发展和科技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17.(1)欧洲煤铜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2个。(2)BC段。欧共体的成立使欧洲经济走向一体化,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欧共体成员国间工业品关税全部取消.农产品方面除实现关税同盟外,还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的价格,设立农业基金;还建立欧洲经济和货币同盟;加强科技合作。(3)美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政策,宣布1973年为“欧洲年”,希望借此表示对西欧的重视,承认其伙伴地位。【解析】(1)1951年德法等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2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将三个组织合并,成立欧洲共同体。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欧共体,1981年希腊加入欧共体,1986年葡萄牙和西班牙加入欧共体,使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2)根据材料二“二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示意图”可看出,发展最快的是BC段,即1952年——1973年,主要因为这一时期西欧走上了联合之路,欧洲共同体成立以后采取了措施,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3)结合欧洲共同体成立后的影响来认识即可。欧共体的发展,使西欧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引起了美国的注意;美国开始调整对西欧的政策,宣布1973年为“欧洲年”,希望借此表示对西欧的重视,承认其伙伴地位。18.(1)历史事件:日本明治维新。历史意义: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3)重视教育。【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图片可知,这是日本明治维新。它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表格可知,日本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教育经费1950年为1599亿日元,1972年增至40244亿日元,占当年日本政府预算的20%”可知,日本十分重视教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