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八校2012届高三联考试题(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八校2012届高三联考试题(9份)

资源简介

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物 理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21世纪教育网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21世纪教育网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 )
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库仑通过实验测出了元电荷的带电量
C.伽利略发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檫因数μ分别为 (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3.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I、II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II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
C.t2时刻两物体相遇
D.I、II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4.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分别悬挂在长为L和2L的不同长绳上,先将小球拉至同一水平位置如图示从静止释放,当二绳竖直时,则:( )
A.两球速度一样大
B.两球的动能一样大
C.两球的机械能一样大
D.两球所受的拉力一样大
5.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20Ω,
R2=30Ω,C为电容器,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
则 ( )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
C.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6.67w
D.通过R3的电流始终为零
6.图中甲、乙是一质量m=6×103kg的公共汽车在t=0和t=4s末两个时刻的两张照片.当t=0时,汽车刚启动(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加速直线运动).图丙是车内横杆上悬挂的手拉环的图像,测得θ=30°.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无法估算出的物理量是( )
A.汽车的长度 B.4s内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C.4s末汽车的速度 D.4s末汽车合外力的瞬时功率
7.如图所示,带箭头的线段表示某一电场的电场线,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带电粒子(不计重力)经过A点飞向B点,径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则 ( )
A.粒子带正电 21世纪教育网
B.粒子在B点加速度较[21世纪教育网]
C.粒子在B点动能较大
D.A、B两点相比较,B点电势高
8.如图所示,小车向右匀速行驶的过程中,重物将 ( )
A.匀速上升
B.匀加速上升
C.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
D.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
9.地球赤道上有一物体随地球的自转,所受的向心力为F1,向心加速度为,线速度为,角速度为;绕地球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高度忽略),所受的向心力为F2,向心加速度为,线速度为,角速度为;地球的同步卫星所受的向心力为F3,向心加速度为,线速度为,角速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第一宇宙速度为,假设三者质量相等,则 ( )
A. B. C. D.
10.如图,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匝数为N的矩形线圈,其面积为S,电阻为r,线圈两端外接一电阻为R的用电器和一个理想交流电压表。若线圈绕对称轴以角速度匀速转动,则当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阻R的电量为NBS/(R+r)
B.从图示位置开始转动90°磁通量的变化量等于NBS
C.交流电压表示数为NBSR/(R+r)
D.电阻R产生的热量为RN2B2S2/2(R+r)2
11.如图所示,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小车静止时,F=mgsinθ,方向沿杆向上.
B.小车静止时,F=mgcosθ,方向垂直杆向上.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运动时,一定有
D.小车向左以加速度运动时,,方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12.有一种测量人体重的电子秤,其原理图如图所示,它主要由三部分构成:踏板、压力传感器R(是一个阻值可随压力大小而变化的电阻器)、显示体重的仪表(实质是理想电流表),设踏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已知理想电流表的量程为3A,电源电动势为12V,内阻为2Ω,电阻R随压力变化的函数式为R=30-0.02F(F和R的单位分别是N和Ω)。下列说法正确是 ( )
A.该秤能测量的最大体重是1300N
B.体重为1300N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2A刻度处
C.该秤零刻度线(即踏板空载时的刻度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0刻度处
D.该秤零刻线应标在电流表刻度盘的最大刻度处
13.如图所示,ABC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绝缘轨道,其中AB为倾斜直轨道,BC为与AB相切的圆形轨道,并且圆形轨道处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小球中,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丙球不带电.现将三个小球在轨道AB上分别从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都恰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则( )
A.经过最高点时,三个小球的速度相等
B.经过最高点时,甲球的速度最小
C.甲球的释放位置比乙球的高
D.运动过程中三个小球的机械能均保持不变
14.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两根平行金属导轨,上端与电阻R相连,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一质量为m的金属棒以初速度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上升到某一高度后又返回到原处,整个过程金属棒与导轨接触良好,导轨与棒的电阻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大于初速度
B.通过R的最大电流上升过程小于下落过程
C.电阻R上产生的热量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
D.所用时间上升过程大于下落过程
15.如图所示,等腰三角形内分布有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它的底边在轴上且长为2L,高为L.纸面内一边长为L的正方形导线框沿轴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穿过匀强磁场区域,在t=0时刻恰好位于图中所示的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为导线框中电流的正方向,在下面四幅图中能够正确表示电流-位移(I-x)关系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一)必考题(4题,共40分)
16.(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光电计时器和气垫导轨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仪器,如图乙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实验前需要调节气垫导轨使之平衡.为了测量滑块的加速度a,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用天平测钩码的质量m和滑块的质量M,测出滑块上的遮光条初始位置到光电门的距离L,测得遮光条的宽度。
(1)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 (用字母表示)
(2)实验中如把砝码的重力当作小车的合外力F,作出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O的原因是 ,曲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17.(10分)某兴趣小组为了测量一待测电阻的阻值,准备先用多用电表粗测出它的阻值,然后再用伏安法精确地测量.实验中准备了以下器材:
A.多用电表
B.电压表V1,量程6V,内阻约l0kΩ
C.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20kΩ
D.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
E.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02Ω
F.电源:电动势E=12V
G.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最大电流为2A
H.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最大电流为0.2A
I.导线、电键若干
(1)在用多用电表粗测电阻时,该兴趣小组首先选用“×10”欧姆挡,其阻值如图甲中指针所示,为了减小多用电表的读数误差,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应换用 欧姆挡;
(2)按正确的操作程序再一次用多用电表测量该待测电阻的阻值时,其阻值如图乙中指针所示,则RX的阻值大约是
Ω;
(3)在用伏安法测量该电阻的阻值时,要求尽可能多的测量数据,应选出的器材有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4)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18.(8分)假期中小芳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她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小芳的测量过程如下:她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她观测到她所在车厢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12s,从经过第一根路标到经过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22s.请你根据她的测量情况,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火车经过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1世纪教育网
19.(16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的水平面上固定着两对几何形状完全相同的平行金属板PQ和MN,P、Q与M、N四块金属板相互平行地竖直地放置.已知P、Q之间以及M、N之间的距离都是d=0.2 m,极板本身的厚度不计,极板长均为L=0.2 m,板间电压都是U=6V且P板电势高.金属板右侧边界以外存在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5T,磁场区域足够大.现有一质量,电量q=-2×10-4C的小球在水平面上以初速度=4m/s从平行板PQ间左侧中点O1沿极板中线射入.
(1)试求小球刚穿出平行金属板PQ的速度;
(2)若要小球穿出平行金属板PQ后,经磁场偏转射入平行金属板MN中,且在不与极板相碰的前提下,最终从极板MN的左侧中点O2沿中线射出,则金属板Q、M间距离是多少
(二)选考题(请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1题做答。每1题15分)
20.【选修3—4】
(1)(5分)一列横波沿直线传播,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B两点。在t时刻A、B两点间形成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在(t+3s)时刻A、B两点间形成的波形如图乙所示,已知A、B两点间距离S=9m,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若周期为4s,波一定向右传播
B.若周期大于4s,波可能向右传播
C.若波速为8.5m/s,波一定向左传播
D.该波波速可能的最小值为0.5 m/s
(2)(10分)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空气中,已知;一束极细的光于AC边的中点垂直AC面入射,,棱镜的折射率为,求光第一次从BC面射出时:
①光的折射角.
②光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设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1.【选修3—5】
(1)(5分)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处于n=3激发态的大量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所放出的光子中,只有一种光子不能使某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A.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基态时放出的
B.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的光子一定是从n=3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2激发态时放出的
C.若从n=4激发态跃迁到n=3激发态,所放出的光子一定不能使金属A产生光电效应
D.金属A逸出功一定大于1.89eV
(2)(10分)我国北方遭受了严重的冰雪灾害,很多公路路面结冰,交通运输受到了很大影响.某校一学习小组为了研究路面状况与物体滑行距离之间的关系,做了模拟实验.他们用底部贴有轮胎材料的小物块A、B分别在水泥面上和冰面上做实验,A的质量是B的4倍.使B静止,A在距B为L处,以一定的速度滑向B.实验结果如下:在水泥面上做实验时,A恰好未撞到B;在冰面上做实验时,A撞到B后又共同滑行了一段距离,测得该距离为.
对于冰面的实验,请你与他们共同探讨以下二个问题:
①A碰撞B前后的速度之比;
②要使A与B不发生碰撞,A、B间的距离至少是多大 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的自觉意识主要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诗歌意象的设计往往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由于体格和制式的限制,在表现诗人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时,就不能靠简单的形象比喻来完成,而必须有赖于密切型的意象。21世纪教育网
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没有明确过“意象”的概念,但这并非说传统诗人们就没有总结过“意象”现象。其实,当古老的“比兴”说初露头角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得到有关“意象”揭示的信息。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解释“比兴”说时已较为明确地指出了“比兴”的意象内涵:“比者,附也;兴者,起也。”到了清代,诗批家们已经明白地发现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化传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这样总结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显然,这里的“烟霞”“草树”已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凝聚着诗人所体验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等精神含意的意象了。
虽然作为现代诗歌文化基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指向的,但任何一个偏激地反传统的诗人也不可能摆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深刻影响,胡适的“放脚体”新诗中就有传统意象的闪现。传统诗歌的意象几乎就从未间断过在新诗创作中的影响,而在像李金发这样的超越了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主义诗人中,传统意象的出现更是屡见不鲜。
李金发新奇怪异的象征诗最初出现的时候,一度引起舆论大哗。人们在惊疑于其语言风格的怪诞别扭之外,还极反感于它的凭借古语而又食古不化。“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这是他《弃妇》中的开头,确实既泥古而又悖古,面目奇特而可憎。殊不知他正是在超越了新旧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的,既不是想张扬古代诗歌文化以向新文学示威,也不是想改造传统诗歌以适应新观念的表现,而只是本着有利于表现的原则,试图对诗歌的格式、范型作一种探索。
(选自《论中国现代诗歌对古典意象的继承与改造》,有删改)21世纪教育网
1.下列表述符合愿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现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诗歌意象的设计除了来自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外,还与传统诗歌意象的影响密切相关。
B.中国传统诗歌必须摒弃简单的形象比喻,依赖于密切相关的意象才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
C.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了清代,已明确地形成了意象化传统。
D.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传统诗歌的意象一直在新诗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21世纪教育网
A.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意象”概念,但诗人们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总结“意象”的现象、特征。
B.刘熙载笔下的“烟霞”“草树”不仅有外在的形象特征,更凝聚着诗人心目中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是典型的诗歌意象。
C.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的“放脚体”新诗中就运用了传统的诗歌意象。
D.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取向,同时也要担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诗经》运用的“比兴”手法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在源头阶段即有比较明确的关于“意象”的运用和内涵。
B.许多现代主义诗人在新旧文化的对垒中,能够继承友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量使用传统的诗歌意象,李金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C.现代诗歌创作在借鉴传统诗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大胆探索诗歌的新路,只要遵循有利于表现的原则。
D.李金发的象征诗从遭到人们反感到获得中肯、理性的评价,充分说明现代诗歌创作者走过了一条探索、尝试的诗歌创作道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
曾国藩
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以是急思搬进城内,屏除一切,从事于克己之学。
蕙西尝言,“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我两人颇有此风味,故每见辄长谈不舍。渠之为人,予至今不能定其品,然识见最大且精,尝教我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此语正与予病相合,盖予所谓“掘井多而皆不及泉”者也!
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
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谨,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废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选自《曾国藩家书》,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渠之为人 他
B.以图无忝所生 辱没,愧于
C.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只是
D.万不可以兼营并骛 乱跑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是曾国藩提倡的为学之法的一组是 ( )
①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 ②与周公瑾交,如饮醇醪21世纪教育网
③老守一井,力求及泉 ④卫身奠大于谋食
⑤求业之精 ⑥力图专业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分析自己为学的缺陷有两个,一是年轻时没有非常用功,所以希望搬进城里用心苦读,二是做学问不专注,涉及面宽但都不深入。
B.作者认为读书有两个功用,一是增强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派的道理,二是研修学业,练习背诵辞章的技巧,以求能自强独立。
C.作者认为自强自立莫过于求得生存,农工商靠力气生存,读书人靠智慧生存,只要业务精通,都可以生存下去。
D.作者主张为学要专一,习字就专心习字,穷经就专守一经,制义就专看一家文稿,作古文就专看一家文集,其他的事都要彻底抛开,才能有所成就。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乎?
译文:____
(2)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
译文: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悲秋
黄公度①
万里西风入晚扉,高斋怅望独移时。
迢迢剐浦⑦帆双去,漠漠平芜天四垂。
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梧知。
丈夫感慨关时事,不学楚人儿女悲。
注:①黄公度,南宋诗人,与秦桧同一时代。②别浦,指通大江的小河汊。
8.诗题为“悲秋”,全诗却不着一“秋”字,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刻画出秋的意境?从全诗看,作者为什么而“悲”?
9.颔联和颈联分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寓了作者什么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苏轼《赤壁赋》)
(2) ,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3) , ,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诸葛亮《出师表》)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善亦有道
刘 源
光绪某年,黄河发火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陕西关中东南有一长丰镇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长丰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铁公鸡镇”。
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达好仁家忽然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长丰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老爷子吝啬持家,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莱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达家放出话来:“领粥时,必须说‘迭老爷真慷慨,达老爷真是大善人’,然后跪下来朝迭家大门磕个头……”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迭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伙儿一看,惊叫道:“米糠?”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里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那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达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达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达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汪汪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能果腹,心里却在滴血……灾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让长丰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达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达老爷子做了件蠢事。达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达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达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达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这些人聚拢起来向达老爷子讨说法,达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达老爷子说他们肯走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到家了,够狠!结果长丰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长丰镇叉恢复了原样。但是,达爷子的名声迅速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人们提起他,干脆以“老鬼”相称。
这一年达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欺,所以我恨透了讨饭。”达老爷子沉痛地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长丰镇增加一批乞丐……”
说罢,溘然长逝。达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达家孩子不孝,但达家人不在意。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富不过三代”的宿命,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年4期,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怡当的两项是(5分)
A.饥民流落“铁公鸡镇”,吝啬的达老爷子将开粥棚。但是达老爷子规定,饥民领粥时必须先干活再磕头,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饥民和家人的不满。
B.达老爷子施舍遭骂.他也意识到自己做得过分了,于是不得不改规矩,变磕头为干活,并遣走佣工。
C.水灾过后,达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D.达家为老爷子的丧事办得非常寒酸,让镇子上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这反倒让达家在几十年后子孙兴盛。
E.这篇小说的内容涉及“勤俭持家”“行善亦有道”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警示作用。语言质朴通俗,读来令人沉思良久,受益颇多。
(2)请分析小说中达老爷子的形象。(6分)
(3)小说中的“小儿子”出现了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4)小说的最后两段点明了题旨,尤其是达老爷子临终那番话启人深思,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自己的理解。(8分)
21世纪教育网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流沙河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写《草木篇》被打成“右派”、八十年代大力介绍台湾新诗的诗人,也是“演《南华经》成现代版,仿东方朔著Y先生”的随笔家,大门上的字和壁间悬挂的对联透露的则是作为书法家的流沙河,此外,他还是“一个兴趣历久不衰的天文爱好者”,是四川最早加入UFO研究协会的人。不过,他最大的兴趣爱好还是研究古文字。
成都解放时流沙河是四川大学化学系的学生,后来到四川省文联工作,创作了大量诗歌,又参与《星星》诗刊的筹备工作,而发表在《星星》创刊号上的诗歌《草木篇》改变了流沙河的命运。但是流沙河在个人生活发生转变的同时,兴趣、研究方向也改变了。一个激情浪漫的诗人为什么会变成古板学究的古文字爱好者,这在常人看来是很难理解的,流沙河的身份转变,跟他长达二十年的异类分子生涯紧密相连。
他说:“我是从当‘右派’开始研究古文字的,这是古籍的基础。我当时围绕《说文解字》的注文,看甲骨文、金文。为啥子要看古文字?一是我一贯爱读书,相信开卷有益,二是当时读任何书都不安全,只有读古文字,我想,文字学它是一门科学啊。我做了上十万字的笔记,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一部颇具趣味性的解说古代汉字的普及读物,叫《字海漫游》,后来弄掉了。但是研究古文字的兴趣还在,我经常跟朋友讲古文字,朋友呢也有兴趣,一种是既然你都讲了他就假装很有兴趣,另一种是真的有兴趣,鼓励你把它写出来。”
对古代汉字的理解,构成了流沙河的聊天话题,因为几乎每个字在他讲来,就是一个小掌故:“饭后我喜欢喝一碗醋,不管是吃饭还是吃面条,总要喝一碗才觉得满足,不喝,就觉得前面的饭啊面啊吃了都没用。这种感觉让我明白了‘益’这个字的意思:你看.它上面是打横的水,下面是皿,就是碗,简单来说就是饭后一碗汤,益字就是增添的意思。”在聊天中提起某位学者,流沙河对他名字中的“善”字说:“这个字的意思是两个人争着说羊肉好吃。”他翻出了自己讲稿中的“善”字给大家看,那是写在一张旧挂历背面的字,厚厚的一叠卷在一起。流沙河解释说不定期会有人请他去讲解古文字,这些旧挂历就是演讲稿,也是课本。
流沙河的朋友、学者龚明德先生,他新得了一本关于湖北方言的书,特意带来给流泷河。这种对胃口的书让他很高兴,当即就在每天的“读书处”——客厅阳台下十几盆花花草草旁边——翻阅起来。但他“读书处”的书并不多,手边正在读的,是一本叫《啸亭杂录》的书,他拇指夹在书中,晃动书脊的名字给客人看:“这个好,这个人是满族人,皇室,写了很多别人不敢写的。”
诗人流沙河的书房里触手可及的就是这些笔记、文史、古文字方面的书,流沙河说这些书才是自己要用的书,《十三经注疏》、《史记》、《资治通鉴》、《说文解字集注》、《历代史料笔记丛刊》等,他曾经在文章里称“这些才是我的命根子啊”。诗集或者文学类的书也许堆放在书柜一角,在距离写字台最远处。他坦言自己没有收藏,也从未主动收藏书籍,“收了很多,读了很少,认真读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他真正要钻研的都是很少的那部分书。而文学书则因上世纪九十年代不写诗之后,随买随送,他的一个小弟弟写散文,文学书大多送给弟弟了。到现在流沙河说他也从来不买书了,因为也不大去书店,他很不客气地说:“我以前半个月去一次书店,到大厅一看,都是注水猪肉。要不就是干的木耳,发水,尽抄古人的东西。”21世纪教育网
古文字专家流沙河需要的书确实很少。
(编选自戴新伟的《流沙河的“读书处”》)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流沙河有多重身份——诗人、随笔家、书法家、文字学家、天文爱好者,而他受人尊重是因为他在古文字研究上有建树。
B.常言说的诗家不幸诗歌幸,流沙河的不幸的命运使他创作出富有激情的诗歌《草木篇》,而这样的诗歌创作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
C.流沙河对“益”和“善”这两个古代汉字的理解,恰好可以说明汉字重表意的特点,也可从中看出《说文解字》对流沙河的影响。
D.流沙河给予《啸亭杂录》不错的评价,一则因为他喜欢笔记文史类的书籍,二则因为此书有很多别人不敢写的内容,而并非看重作者的皇室身份。
E.本文记叙作者与流沙河的对话,勾画出流沙河研究古代汉字的起因和经过以及成果,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孜孜不倦的学者形象。
(2)流沙河由一个激情浪漫的诗人变成“学究”的古文字爱好者,这是什么原因?请简要分析。(6分)
(3)流沙河“读书处”的书并不多,这反映他对书籍有怎样的态度?(6分)
(4)流沙河人生道路有坎坷磨难,但他在不同领域皆有收获。这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红牛车队的赛车性能极佳,在比赛中脱颖而出。
B.故宫是中华历史的遗迹,也是支化的标志。然而,就在这国宝荟萃之地,人文氤氲之所,竟然上演了一出斯文扫地的闹剧。
C.政协二次会议下午3点开幕,不到2时,人民大会堂外的台阶上就候满了严阵以待的记者。
D.京剧舞台上,出来四个龙套,他们相互将手中的木头刀枪,心不在焉地碰一下,口中作吆喝状,就表示已经打过一场仗,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21世纪教育网
A.远古时代,地球上的某个角落,有一部落以狩猎为生,但知狩猎,不知捕鱼,更不知稼穑种植为何物。
B.高速路上汽车出故障,乘客离车横穿公路被撞死,搭乘该乘客的汽车司机被告上了法庭。21世纪教育网
C.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D.中国国奥足球队开场前5分钟便有两次有威胁的射门。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寻根文学”是80年代一个引入瞩目的文学事件,如今已经赢得了文学史的承认和记载。____

①开始对民族文化的渊源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
②“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里”
③如同文学史上的诸多命名,这个通俗名称的形成带有几分偶然
④韩少功的主张得到了广泛的响应
⑤韩少功的一篇短文《文学的“根”》是这个名称产生的最初缘由
⑥他们一致认力,亦步亦趋地追随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不可能赢得领衔主演的机会
⑦一批作家一一例如阿城、贾平凹、李杭育、郑万隆、王安忆等等
A.⑤③④⑦⑥②① B.③⑤④⑥②⑦①
C.⑤③④②⑦①⑥ D.③⑤②④⑦①⑥
16.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给“城市文化标志”下定义。(不超过50字,5分)
所谓城市文化标志,就是表示城市文化的特征的一些符号、元素、标识,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象征。城市文化标志大多以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最著名的自然人文景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名人等为象征,显示出一个处于地域文化中的城市的历史内涵、文化形象与文化特征。城市文化标志是最能代表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具体事物,它具有文化象征的特殊意义。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7.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四句话,要求内容与示例的内涵一致,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例:比外表更重要的是气质,比谈吐更重要的是修养,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演讲时说,从大学里辍学是他这一生做出的最为明智的一个选择,因为它逼迫他学会了创新。乔布斯对操场上挤得满满的毕业生、校友和家长们说:“你的时间有限,所以最好别把它浪费在模仿别人这种事上。”——同样地,如果还在学校的话,似乎不应该去模仿退学的乔布斯们。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生 物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 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被破坏时,其特定功能不会发生改变
B.RNA与DNA分子均由四种核苷酸组成,前者不能储存遗传信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C.ATP、脱氧核苷酸、线粒体外膜共有的组成元素是C、H、O、N、P
D.葡萄糖、乳酸、氨基酸依次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基因表达的产物
2.某同学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 B.部分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上
C.内质网膜与高尔基体膜相连 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
3.下列各选项中前项是实验试剂,中项是其作用,后项是实验目的,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分别使DNA和RNA着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B.龙胆紫溶液,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染色体变化
C.健那绿染液,使叶绿体着色,观察细胞内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D.无水乙醇,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色素
4.作为系统的边界,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有
多种功能.右图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细胞膜的何种
功能 (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促进物质的运输
D.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酶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的活性与温度呈正相关分解 ③酶在发挥作用后即被分解
④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右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B.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
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
7.太阳光能转化成电鳗发出的电能,需要经过的主
要生理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
A.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消化作用、主动运输、ATP水解
B.光合作用、消化作用、主动运输、有氧呼吸、ATP水解
C.呼吸作用、ATP水解、光合作用、主动运输、消化作用
D.主动运输、消化作用、ATP水解、有氧呼吸、光合作用
8.下列①~④曲线图均表示光合作用与某些影响因素的关系.在下列各选项中,错误的表述是( )
A.①图中的X因素可表示C02浓度,植物在较强光照时的a点值一般要比在较弱光照时的高21世纪教育网
B.②图中Y因素最有可能代表温度
C.④图中,Z因素(Z3>Z2>Z1)可以表示CO2浓度,当光照强度小于c值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③图中,阴生植物的b点值一般比阳生植物的低
9.人体的肌肉分为平滑肌、骨骼肌和心肌三种,它们的功能特性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中的 ( )
A.无机物的含量不同 B.ATP的含量不同
C.糖类的种类不同 D.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10.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石棉和黄曲霉毒素是相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11.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12.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后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 )
A.只有1/4的染色体被标记 B.只有1/2染色体被标记
C.每条染色体都被标记 D.每条染色体都不被标记
1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导致大肠杆菌裂解死亡;HIV感染T淋巴细胞后,造成T淋巴细胞死亡.T2噬菌体和HIV在繁殖过程中,所利用宿主细胞的物质中,主要的差别是 ( )
A.用于组成蛋白质的原料
B.用于构成核酸的原料
C.能源物质
D.转运RNA
14.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②④过程分别需要RNA聚合酶、逆转录酶
B.①②③过程均可在细胞核中进行;④过程发生在某些病毒细胞内
C.把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进行①过程,子一代含15N的DNA占100%
D.①②③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碱基配
15.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他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
A.1/2 B.1/3 C.3/8 D.3/4
16.右图为人类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II5和III11
为男性患者.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II7不带致病基因,则III11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I1
C.若II7带致病基因,则III10为纯合子的概率为2/3
D.若II3不带致病基因,II7带致病基因,III9和III10
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18
17.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都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8.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均可形成新的基因
B.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C.用物理因素诱变处理可提高突变率
D.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19.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下列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与自然选择无关
B.群落演替过程中的生物多样性逐渐降低
C.物种多样性比较高的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D.遗传多样性较低的种群适应环境能力强
20.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会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B.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数量和种类的增加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来源:21世纪教育网]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21.下图是部分生物学知识的归纳图解,其中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
22.养鸡场鸡舍中清晨和傍晚用稳定的灯光延长光照时间,以提高产蛋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鸡的产蛋行为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B.鸡的产蛋率与体内的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C.鸡的产蛋行为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影响
D.延长光照刺激可直接通过体液调节提高产蛋率
23.细胞与细胞之间可以通过信号物质进行信息传递,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信号物质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使其兴奋
B.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作为信号物质可作用于B细胞,既可以促使其增值也可促使其分化
C.信号物质的受体分布于细胞膜上,体现了细胞膜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
D.若信号物质是甲状腺激素,则靶细胞可以是肌肉细胞、垂体和下丘脑的细胞
24.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兴奋在反射弧中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21世纪教育网
B.激素有选择地被血液运输到靶器官、靶细胞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体温调节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都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
25.右图表示神经调节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分析判( )
A.结构③的存在使相邻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单向传递
B.神经冲动传到②处时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①处兴奋时膜外电流的方向与兴奋的传导方向相同
D.若刺激Ⅱ处,则在I和Ⅲ处可以检测到电位变化
26.下列关于人体血糖调节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血糖浓度只受激素的调节
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同,共同维持血糖稳定
C.胰岛素是唯一能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能升高血糖的激素
D.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
27.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关于其免疫功能的表述错误的是 ( )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人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
28.下列免疫细胞中,不能进一步分化的是
A.T细胞 B.B细胞 C.记忆细胞 D.吞噬细胞
29.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如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将失明,其主要原因是流出的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后成为抗原,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会攻击另一只眼球组织.这一过程与下列哪一现象的免疫学原理相同 ( )
A.少数患者注射青霉素后产生休克反应 B.感染HIV导致人体免疫机制缺失
C.注射流感疫苗后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D.产生红斑狼疮的病理过程
30.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入侵T细胞后,T细胞死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HIV直接利用T细胞内的葡萄糖作为能源物质
B.HIV在增殖时不需利用T细胞提供的氨基酸
C.HIV在增殖时必须利用T细胞提供的核糖核苷酸
D.HIV利用自身的核糖体以T细胞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
31.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2.为验证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理,某同学按
右图进行了实验.其实验结果应为( )
A.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
B.胚芽鞘向左弯曲生长
C.胚芽鞘直立生长
D.胚芽鞘不生长33.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21世纪教育网
C.马尾松林地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34.某类捕食者消耗的猎物数与猎物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右图曲线①,能反映这类捕食者消耗的比例与猎物种群密度关系的曲线是 ( )
A.I B.II C.III D.IV
35.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36.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一般呈现出S型曲线的走势,在此增长趋势中 ( )21世纪教育网
A.种群的增长与自身密度无关 B.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变化
C.种群的增长受到环境因素制约 D.同一种群的K值始终保持固定
37.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C.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D.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38.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39.下列各项中,无法保持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是 ( )
A.一个湖泊中所有消费者的总能量低于生产者的能量
B.一片经济林的采伐量小于其生产量
C.一片草原的实际放牧量低于其满载畜量
D.一块稻田补充的氮元素量小于人们从收获稻谷中带走的氮元素量
40.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多样性价值体现的是 ( )
A.用芦苇、秸秆作原料造纸
B.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体内培育转基因抗虫棉
C.以石油产品为原料生产化纤
D.引进蜣螂消除草原上成灾的牛羊粪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41.(8分)据图回答下列有关细胞与细胞周期的问题,图l为细胞周期的模式图,图2为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方块内填图中的数字,横线上填文字)
(1)图l中,X期加倍的是 ;诊断因染色体数目变异导致的遗传病时,需选择[ ] 期的细胞进行观察.4期末重新形成的细胞结构有___ 。
(2)组蛋白是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图2中,组蛋白基因表达时,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是
[ ] 和[ ] 。
(3)图2中,不具有选择透过性膜的细胞结构是 .(多选)
A.[5] B.[6] C.[7] D.[8] E.[9] F.[10]
42.(6分)某班学生选取一水体中的4种生物:栅藻(单细胞绿藻)、水绵(多细胞绿藻)、菹草(高等植物)和颤藻(蓝藻),用其生长旺盛的新鲜材料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A、B两组同时开展平行实验,进行有关光合作用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这4种生物中,含有叶绿体的有__ 。
(2)A组的实验结果如上图所示,据图预测,一年中最早出现生长高峰的生物可能 ;夏季高温阶段最具生长优势的生物可能是_ 。
(3)B组测得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明显低于A组,仔细对比发现,两组实验条件的唯一差别是B组接种栅藻的浓度明显高于A组.实验在短时间内完成,水中也不缺乏各种营养,造成B组栅藻净光合放氧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4)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游藻类的大量增殖常常会引起鱼类缺氧死亡,这种情形下,导致水体缺氧的主要原因有 和 。
43.(11分)玉米籽粒的胚乳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B)对糯(b)为显性,两对性状自由组合.现有白色非糯、黄色糯、白色糯纯合的玉米籽粒,其中黄色糯、白色非糯玉米不抗某种除草剂,白色糯玉米抗该除草剂,其抗性基因位于线粒体DNA上.
(1)若要培育抗该种除草剂的黄色非糯杂种玉米,请写出其杂交育种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若要培育抗该种除草剂的黄色非糯纯种玉米,用单倍体育种方法可以加快育种速度,此过程中应选取基因型为 的植株的花粉,这些花粉的基因型具体是 。
44.(8分)观察细胞内某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甲表示甲硫氨酸,丙表示丙氨酸),回答问题:
(1)该图所示的生理过程称 ,所用的原料是 ,该过程所需的ATP产生的场所是 。
(2)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 。
(3)连接甲和丙的化学键④的结构简式是 。
(4)下列细胞中不能发生该生理过程的是 。
A.根毛细胞 B.浆细胞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 D.大肠杆菌细胞21世纪教育网
(5)如果该生理过程的产物是抗利尿激素,则在①上合成的“甲硫氨酸—丙氨酸……”物质首先进入____ 中进行加工,该激素的靶部位是 。
45.(7分)下图为反射弧中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其生理变化示意图.
(1)发生反射时,神经中枢产生的兴奋沿____ 神经传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小泡与前膜 ;释放神经递质( Ach);Ach与Ach受体结合后,肌膜发生
,引起肌肉收缩,
(2)重症肌无力是自身免疫病,其病因是患者免疫系统把Ach受体当做抗原,使 _被激活而增殖、分化,产生Ach受体抗体.Ach受体抗体与Ach受体特异性结合,造成Ach不能与Ach受体正常结合,导致 信号转换过程受阻.
(3)临床上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重度患者,可采用胸腺切除法,目的是抑制 发育成T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从而抑制 免疫的应答。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数 学 试 题(理)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
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
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
涂黑。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全集U和集合A,B如图所示,则= ( )
A.{5,6} 21世纪教育网
B.{3,5,6}
C.{3}
D.{0,4,5,6,7,8}
2.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21世纪教育网
A.-1-i B.-1+i C. D.
3.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是 ( )
A. B. C. D.(1,0)
4.已知函数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则的值是 ( )
A. B. C. D.-8
5.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三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
B.若m不垂直于α,则m不可能垂直于α内的无数条直线
C.若
D.若
6.已知实数a、b,则“”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即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已知函数,则下列区间必存在零点的是 ( )
A. B. C. D.
8.设函数在处取得极值,则的值为 ( )
A. B. C. D.4
9.已知程序框图如下:
如果上述程序运行的输出结果为,
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 ( )
A. B.
C. D.
10.已知函数①②;21世纪教育网
③④其中对于定义域
内的任意一个自变量,都存在唯一一个自变量,使21世纪教育网
成立的函数是 ( )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④ B.②③ C.③ D.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已知,则= 。
12.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 。
13.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
尺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的体积是 cm3。
14.集合中,每两个相异数作乘积,所有
这些乘积的和记为如:
则= 。(写出计算结果)
15.本题A、B、C三个选答题,请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A)(不等式选做题)
的解是 。
(B)(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在极坐标系中,的直角坐标是 。
(C)(几何证明选做题)
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2,AC和AD是圆O的两条弦,,则
的度数是 。21世纪教育网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I)求角A的大小;21世纪教育网
(II)若,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中,=4,其前n项和满足
(I)求实数的值,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的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为了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数学史”知识,某班级举办一次“追寻先哲的足迹,倾听数学的声音”的数学史知识竞赛活动。现将初赛答卷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进行统计,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
(I)填充频率分布表中的空格(在解答中直接写出对应空格序号的答案);
(II)决赛规则如下:为每位参加决赛的选手准备4道判断题,选手对其依次口答,答对两道就终止答题,并获得一等奖,若题目答完仍然只答对1道,则获得二等奖。某同学进入决赛,每道题答对的概率p的值恰好与频率分布表中不少于80分的频率的值相同。
(i)求该同学恰好答对4道题而获得一等奖的概率;
(ii)设该同学决赛中答题个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X的数学期望。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四棱锥P—ABCD的底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底面ABCD,E,F分别为棱BC,AD的中点。
(I)求证:DE//平面PFB;
(II)已知二面角P—BF—C的余弦值,求四棱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P—ABCD的体积。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函数(其中)
(I)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为,求实数a,b的值;
(II)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1世纪教育网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F在y轴上,抛物线上一点到其准线的距离为5,过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B两点,过点A、B作抛物线C的切线,设这两条切线的交点为T。
(I)求抛物线C的标准方程;
(II)求的值;
(III)求证:的等比中项。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政 治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l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11年4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8%,创一年以来新高。有专家发出了通货膨胀预警,引起了部分居民的恐慌。居民之所以恐慌,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会增值
③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10年甲国某企业向乙国出口M商品,假设单位M商品价格为10单位乙国货币。2011年甲国生产M商品的社会生产率提高了60%,且甲国对乙国货币升值20%,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2011年M商品的价格是 单位乙国货币。 ( )
A.3.2 B.3.6 C.7.5 D.7.2
3.年初,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新一轮“用工荒”,尤其是电路制造、机械加工、服装制鞋等低端制造业存在的劳动力缺口十分突出。下列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 ( )
A.政府在劳动就业领域发挥基础性作用
B.加强对劳动者的技能培训
C.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央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今年上半年,央行已经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一政策可能产生的效应有 ( )
①金融机构经营困难 ②国家运用货币政策,加强宏观调控
③市场上流通货币减少,通胀趋势缓和 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加大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5.2011年8月5日,标准普尔公司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一级至AA+,这是美国信用等级有史以来首次下调。8月8日,欧美股市暴跌,亚太股市也全面下挫。这一现象说明经济全球化 ( )21世纪教育网
①影响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②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③促进了资本的快速流动 ④加剧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2011年9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免征额上调至3500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个税免征额上调带来的直接影响是 ( )
①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和体现社会公平
②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社会和谐
③有利于中低收入阶层可支配收入增加
④使月收入3500元以下居民应缴个人所得税减少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7.美国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即通过大量发行美元,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刺激美国经济增长。如果其他情况不变,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能有 ( )
①以美元为计价的石油等资源价格上涨,引发全球通胀
②全球经济出现过度紧缩景象,资产价格下降
③迫使其他国家增发本国货币,保持本国货币币值稳定
④增加各国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8.2010年初,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6.8:l,某投资者从银行取出68万元购买了一种以美元计价的金融商晶,保证一年后可获得5%的利息并取回美元计价之本金。受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经济学家预测人民币会在年末升值约5%,如该预测成立,那么,与同期人民币存款储蓄收益相比,一年后该投资者 ( )
A.不赚不赔 B.略有盈余,低于事前预期
C.约损失5% D.大致损失同期人民币存款利息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圜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公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的同时,禁止利用互联网、通讯工具、媒体从事违法活动。这主要表明 ( )
A.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
B.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政治性权利
C.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D.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10.2011年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关于“醉驾入刑”的规定正式施行。5月25日,在舆论“围观”下,某县交警大队收回对该县一副局长“因公醉驾”的行政处罚,改以提起公诉。这一案例说明 ( )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舆论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根本保证
③依法治国必须崇尚法律的权威 ④公民积极参与民主管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社会”,微博已成为公民参政问政的重要方式。很多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也开始通过微博搭建与群众沟通的平台,通过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 )
A.开辟了公民直接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有效途径
B.有利于上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C.有币l于公民通过多种民主形式和渠道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
D.是公民有序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12.201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最初的50多名成员,发展到今天的8000多万,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得益于 (
①中国共产党积极履行革命和各项建设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卓有成效
④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得民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3.至2011年3月5日,利比亚撤侨圆满结束,共计撤出中国公民35860人。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公民的行动,中国政府对海外公民的高度关切和强大的行动能力赢得了海外媒体的高度评价。这表明我国 ( )
①在外交领域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21世纪教育网
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积极承担国际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4.《富贵山居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该画在清代颗治年间遭火焚,断为两截,现分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6月1日,该画首次在台北合璧展出。此次历史性的“山水合璧”,深深激荡起两岸同胞的共同民族情怀。这表明 ( )
①两岸同胞对同根文明和文化的认同
②民族精神体现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品质
③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谈及有关“文化”话题时,说道:“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 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 ”上述观点说明 ( )
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
③文化是通过接受文化知识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6.《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 )
①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眼下,“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正成为一种潮流。然而,某些地方却出现了乱贴文化标签的现象。有的城市层层“造节”,节庆活动被搞成了劳民伤财,徒有虚名的“形象工程”。从哲学上看,上述做法 ( )
A.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没有看到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否认了物质的决定作用 D.没有看到文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9.著名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道:“从前,时间旅行是作家的专属领域,严肃的科学家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它。但是现在,在严肃的科学期刊,可以看到优秀理论物理学家撰写的对时间旅行可行性的分析文章。”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 )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②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科学的使命在于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要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敢于自我否定,不断用创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体现了 ( )
①理论创新必须彻底摆脱既有理论的束缚,勇于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②理论创新过程中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真理是客观的、具体的、有条件的21世纪教育网
④追求真理、发展真理是人们认识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1.漫画《忆往昔》(作者:李乃良)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 )
A.历史和现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B.社会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C.认识别人总是比认识自己困难 D.价值判断来源于对价值的正确认识
22.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充分体现了 ( )
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③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来变革社会
④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3.2010年,首例人造细胞宣告诞生。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由美国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领导的400多人的专家团队用了大约15年时间取得的。他们用一个人工合成的全新基因组替换了自然支原体原有的基因组,“指令控制”细胞的所有活动,使之成为“地球上第一个由人类制造的可以进行自我复制的新物种”,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关键的一步。它颠覆了有关生命属性的经典认识,在全世界引起强烈轰动。材料表明 ( )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主要是主观的 ②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③创新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④经典认识迟早要被实践所颠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4.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能够揭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的哲学内涵的是 ( )
A.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 B.承认矛盾,揭露矛盾才能解决矛盾
C.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具有隐蔽性 D.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不可回避
25.右侧漫画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
A.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B.矛蒋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趋同的倾向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道小题,26题18分,27题11分,28题21分。共50分)
26.(18分)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成为世界汽车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缺乏核心技术、重复建设、科研资源分散、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为此,《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l一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将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狄发展规划、消费补贴、税收政策,科研投入、政府采购、标准制定等方面,支持新能源动力汽车产业的发展。
材料二:怒江是目前我国仅存的两条尚未开发的河流之一。怒江的鱼类资源中土著鱼种数量之高在全国少有,可以说,怒江是一个特殊的鱼类基因库。怒江峡谷曾经被誉为世界第二大峡谷,其自然景观颇为壮观。围绕着要不要在怒江上建坝,有关部门一直持谨慎态度,多次邀请生态、农业、林业、地质、地理、遗产保护、水利电力、环境科学、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专家进行研讨。
(1)结合材料一,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12分)
21世纪教育网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有关部门在怒江开发问题上持谨慎态度的原因。(6分)
21世纪教育网
27.(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 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美国 43% 超过20%
中国 不足4% 2.5%
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达到5%以上的规模。
材料二: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为挺进中国庞大的电影消费市场,近年来,美国大片越来越注意植入中国元素,《功夫熊猫2》正是以丰富的中国元素加上一个奋斗励志的主题,看似简单的题材,通过大胆而奇妙的情节想象,有趣、夸张的个性角色造型,巧妙的情节联合,让影片充满无尽的趣味性。据统计,《功夫熊猫2》在我国的票房已超过6亿。
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的重要意义。(7分)
(2)结合材料二中《功夫熊猫2》取得票房成功的经验,谈谈如何提高我国动漫产业的竞争力。(4分)
21世纪教育网
28.(21分)阅读“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十二五”规划编制流程图反映了辩证唯物论的哪些道理 (9分)
(2)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的过程中,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和国务院各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2分)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数 学 试 题(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
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
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21世纪教育网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
涂黑。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等于 ( )
A.2i B.-2i C.2-2i D.2+2i
2.已知全集U和集合A,B如图所示,则= ( )
A.{5,6}
B.{3,5,6}
C.{3}
D.{0,4,5,6,7,8}
3.已知两点,向量若,则实数k的值为 ( )
A.-2 B.-1 C.1 D.2
4.下面给出的四个点中,位于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 ( )
A.(0,2) B.(-2,0) C.(0,-2) D.(2,0)[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若 B.若
C.若 D.若[来源:21世纪教育网]
6.“”是“”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该程序输出的结果是 ( )
A.9 B.81
C.729 D.6561
8.已知函数有唯一零点,则下列区间
必存在零点的是 ( )
A. B.
C. D.
9.已知函数,则函数的大致图[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象为 ( )
10.在R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x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10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1.已知,则的值等于 。
12.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
寸(单位:cm),可得这个几何的体积是 cm3。
13.在区间[-2,2]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则位于0到1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间的概率是 。
14.集合中,每两个相异数作乘积,所有这些乘积的和记为如:
则= 。(写出计算结果)
15.本题(A)、(B)、(C)三个选答题,请考生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A)(不等式选做题)
的解是 。
(B)(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
在极坐标系中,的直角坐标是 。
(C)(几何证明选做题)
已知AB是圆O的直径,AB=2,AC和AD是圆O的两条弦,,则
的度数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
(I)求角A的大小;
(II)若,试判断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1世纪教育网
17.(本小题满分12分)21世纪教育网
等差数列中,=4,其前n项和满足
(I)求实数的值,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II)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求数列的前n项的和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的标准。为了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必须先了解全市居民日常用水量的分布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n位居民某年的月均用水量(单位:t),样本统计结果如下图表:
(I)分别求出n,a,b的值;
(II)若从样本中月均用水量在[5,6](单位:t)的5位居民中任选2人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求月均用水量最多的居民被选中的频率(5位居民的月均用水量均不相等。)
19.(本小题满分12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1,AA1=AD=2。点E为AB中点。
(I)求三棱锥A1—ADE的体积;
(II)求证:平面ABC1D1;
(III)求证:BD1//平面A1DE。
20.(本小题满分13分)
函数
(I)若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求实数a的值;
(II)若处取得极值,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椭圆的离心率,点F为椭圆的右焦点,点A、B分别为椭圆的左、右顶点,点M为椭圆的上顶点,且满足
(I)求椭圆C的方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II)是否存在直线,当直线交椭圆于P、Q两点时,使点21世纪教育网
F恰为的垂心?若存在,求出直线方程;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化 学 试 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0-16 S-32 P-31 I-127 Ba-137 N-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号题意,每小题3分,共42分)
1.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lmol·L-1Na2CO3溶液中含有0.1NA个CO32-
B.l7gNH3中含有3NA个氢原子
C.常温常压下,11.2L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
D.标准状况下,5.6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25mL的碱式滴定管量取20.0mL的KMnO4溶液
B.制取NH3实验中,将多余的NH3用一导管直接导入水槽,用水吸收
C.新制的氯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3.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连接电源的正极
B.船底镶嵌锌块,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
C.铜锌原电池中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D.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反应:2Cl—2e=Cl2↑
5.下列各组溶液中,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
B.pH为1的溶液:Cu2+、Na+、NO-3、SO2-4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Ba2+、HCO3-、Br-
D.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Al3+、CO32、NO3-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硅单质是制造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
B.将CO2通人BaCl2溶液可生成BaCO3沉淀21世纪教育网
C.CO、NO、N0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D.常温下浓H2SO4和浓HNO3都能与Cu发生反应
7.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 21世纪教育网
3Fe2++2S2O2-3+O2+aOH-====Y+S4+O2-6+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S2O2-3是还原剂
B.Y的化学式为Fe2O3
C.a =4
D.每有1molO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4mol
8.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1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1);△H=-57.4kJ·mol-1则含
20.Og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28.7kJ的热量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己知2C(s)+2O2(g)=2CO2(g));△H=akJ·mol-1、2C(s)+O2(g)=2CO(g);
△H= bkJ·mol-1,则a>b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
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C.C4H9Br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
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10.关于乙醇和乙酸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它们都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B.它们都能发生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
C.乙醇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不能发生取代反应21世纪教育网
D.利用乙醇的还原性可以检验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11.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属于不同周期的三种常见短周期元素,三种元素相互之间可以形成1:1型的化合物M、N、R,常温下M、N为固体,R为液体.M、N遇到水都能产生气体,而且产生的气体相互可以化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B.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三种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 D.M、N投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相同
12.关于0.1mol·L-1的醋酸溶液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入等体积的水,c(H+)、c(OH-)都减小
B.加水稀释时醋酸和水的电离度都增大21世纪教育网
C.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pH -定降低
D.稀释100倍pH一定增大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硫酸铜水解:Cu2++2H2O====Cu(OH)2↓+2H+
B.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C.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硫酸:H++HCO3-====H2O+CO2↑
D.向碘化钾溶液中加入稀硫酸:4H++4KI+O2====2I2+2H2O+4K+
14.已知反应2SO2(g)+O2(g) 2SO3(g);△H A.SO2的转化率
B.混合气体的密度
C.密闭容器内的压强21世纪教育网
D.O2的体积分数
二、填空题(共7小题,58分)
15.(8分)白磷(P4)是一种常见的晶体,可用于制备较纯的磷酸.
(1)31g白磷与足量的氧气完全燃烧释放出745.5kJ的热量,请写出白磷燃烧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
(2)已知白磷和氯酸溶液可发生如下反应:
配平并完成上述反应方程式.
(3)白磷有毒,在实验室可采用CuSO4溶液迸行处理,其反应为:
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
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若有1.1molP4反应,则有 mol电子转移.
16.(6分)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有6个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 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 ,理由是 。
17.(8分)A—J分别代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形成D的元素的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在焰色反应中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请回答:
(1)已知K为红棕色粉末,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发该反应的操作为 。
(2)写出C与F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若在上述转化关系中每一步反应均为恰好反应,且不考虑C+K→A +L的变化时,为了最终得到J,则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18.(9分)(1)常温下,用0.1000mol/LNaOH浴液分别滴定20.00mL0.1000mol/LHCl溶液和20.00mL 0.1000mol/LCH3COOH溶液,得到2条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由A、C点判断,滴定HC1溶液的曲线是 (填“图1”或“图2”);
②a= mL;
③c(Na+)=c(CH3COO-)的点是 (填B、D或E);
④E点对应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
(2)Cr(OH)3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3+(aq)+3OH-(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ap=c(Cr3+)·c3(OH-)=10-32,要使c(Cr3+)(aq)常温下,Cr(OH)3的溶度积Kap=c(Cr3+)·c3(OH-)=10-32,要使c(Cr3+)10-5mol/L,溶液的pH应调至 .
19.(9分)某学生要做检验Na2CO3粉末中含有少量的NaOH和NaCl的实验.他的实验设计分为7个步骤,其中的5个步骤所用的试剂及实验操作均已写明,见下表:
实验步骤 所用实验试剂及操作
( ) 取少量样品放人试管甲里
( ) 再向溶液里滴加几滴AgNO3溶液
( ) 过滤,取少量滤液盛在试管乙里
( ) 向试管里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振荡
( ) 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 ) (1)
( ) (2)
试将表里尚缺的(1)、(2)两个步骤所用的试剂(自选)及实验操作补写完整,然后按实验步骤的顺序以①②③④⑤⑥⑦分别填人相应的“实验步骤”栏里.
20.(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的有关性质,设计了下图所示实验,A处是气体发生装置,A中所用的实验药品从下列物质中选取.
①碳酸钠 ②碳酸氢钠 ③碳酸氢铵④氯化铵 ⑤熟石灰 ⑥氢氧化钠
按上图连接好各仪器,现将C处的铂丝网加热至红热,再将A处产生的气体通过B装置片刻后撤去C处酒精灯,部分实验的现象如下:铂丝继续保持红热状态,D中的铜片慢慢溶解,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中制取气体时只用了一种药品,则该药品是____(填物质序号)
(2)B装置的作用为
(3)D中铜片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为了使Cu片溶解的速率加快,可向D处的溶液中加入下列少量物质中的 (填下列各项序号)
A.Na2CO3 B.AgNO3 C. H2SO4 D.FeSO4
(4)图E中持续通人氧气的作用为 。
(5)有人认为他们设计的这套实验装置还存在明显的不足,对其不足之处以及应如何改进,谈谈你的意见: 。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历 史 试 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5小题共50分。)
1.梁启超先生说:“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布罗代尔说:“如果历史学消失,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如果丧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可能存在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两者对于史学社会功能的认识的共同点是 ( )
A.弘扬传统、树魂立根 B.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C.精进学问、海纳百川 D.以古为训、传承祖制
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实施仁政
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
3.班固作《汉书》,内有《古今人表》,列1931人。作者按“上上至下下区分为三等九则”。其中“上上圣人”者十四人,包括三皇五帝,而以周公孔子殿后;孟子与颜渊,管仲同属“上中仁人”;老子与商鞅,墨翟,韩非都属“中上”;秦始皇则为“中下”。以此推断,班固评价历史人物( )
A.以社会贡献为根据 B.以时代先后为顺序
C.以儒家标准为准绳 D.以个人善恶为标尺
4.管仲说:“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世之仪表也。……夫生法者君也”;荀况说:“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古代中华法系的突出特征是 ( )
A.以礼人法、司法独立、礼法治国 B.法律无上、有限君权、法权平等
C.法源于君、以礼人法、礼刑结合 D.尚礼重法、敬德保民、人性教化
21世纪教育网
5.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
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
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宋朝的通判
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
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
6.《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说明汉代江南的经济状况是 ( )
①人烟稀少②耕作技术落后③商品交换不发达④贫富分化的程度低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
7.唐代陆贽在谈到租庸调制时说:“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这说明租庸调制①基本特点是以丁计税②实行实物租税和和劳役相结合③反映的是一种商品关系不发达的生产方式④反映了国家对人身依附关系的严格控制 ( )
A.①②③④正确 B.①②正确,③④错误
C.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D.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8.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巳非儒学之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9.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后,咸丰帝躲在避暑山庄,一不痛心割让九龙,二不吝惜巨额赔款,却认为外国派员驻京“最为中国之害”。对咸丰帝这一看法的正确分析是 ( )21世纪教育网
A.极力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认识到列强对华侵略的本质
C.将维护国家尊严放在第一位
D.认识到列强派员驻京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最大
10.下面是关于洋务派的评价,不属于维新派对其评价的观点是: ( )
A.……实不知国务之人也。……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
B.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财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
C.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机器渐行,则失业者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能言矣。
D.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日学堂,日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11.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求,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封限制。”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原遍于县市,自西洋以风火永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拓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夫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12.国学大师王国维在《观堂集林》中,用一句话精辟地概括了清代学风:“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而道咸以降之学新。”“道成以降之学新”,主要“新”在哪方面? ( )
A.注重经典考证 B.针砭社会时弊
C.批判理学旧说 D.学习西方文化
13.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 ( )
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 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
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 D.士大夫醉生梦死
14.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
C.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
15.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 )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B.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D.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16.右图(图1)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示意图,对其解释
正确的是:①所示的经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彻底结束②所示的经济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③所示的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有严重的阻碍作用④所示
的经济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提供了根本动力 ⑤所示的
经济对中国的近代化的作用利大于弊(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17.110年前,主张变法维新的谭嗣同奋笔疾书《有感》一诗:“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向苍昊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作者所哀伤的是 ( )
A.揭竿斩木的反抗风潮 B.泛滥成灾的鸦片贸易
C.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 D.瓜分豆剖的民族危机
18.下列货币在我国古代具有开创性历史意义并影响深远的是 ( )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低级法院的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这一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 )
A.保障法官的人身安全 B.保证司法的独立性
C.实现三权分立 D.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
20.《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21世纪教育网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2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1791年,制宪会议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的国家,1792年国民公会宣布法国为共和国,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建立了百日王朝,1815年波旁王朝再次复辟,1830年,法国再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848年,法国再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52年,法国路易·波拿巴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第三共和国成立。近代法国政体变迁的实质是 ( )
A.工业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较量 B.天主教与新教的较量
C.民主与专制的较量 D.历史与传统的较量
22.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这段话反映出当时在法国 ( )
A.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B.无产阶级建立了共和政体
C.“联合派”能带来社会安定 D.共和派已获得政治上的绝对优势[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3.1943年1月,美英两国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同年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共同参与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平起平坐的大国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约翰·巴克勒在《西方社会史》一书中指出:“(‘二战’后)西方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政治民主,而经济的进步又加快了正在进行的社会与文化变革的步伐。因此,这个源于西方社会对二元革命执着的追求的伟大承诺,终于在战后时期那光辉的成就中得以实现,它出现于18世纪后期的法国和英国,它暂时消除了大萧条带来的痛苦和纳粹极权主义带来的恐惧”。材料中的“二元革命”是指 ( )
A.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B.启蒙运动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 D.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
25.1982年,美国《时代》杂志把“个人电脑”选为当年的“年度风云人物”,并预言:“家庭电脑有朝一日会像电视和洗碗机一样普及。在20年后,将会有60%的美国人上网。”2006年《时代》杂志又把“YOU(你,指所有网民)”选为“年度风云人物”,其封面注释说:“是的,就是你。你控制着这个信息时代,欢迎来到你的世界。”这反映了 ( )
A.《时代》的预言非常准确
B.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影响深远
C.计算机技术由个人电脑时代进入网络时代
D.网络技术已十分普及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26.(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历史、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
——《人类文明史》
材料二 阅读下列一组唐诗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
——杜甫《忆昔》
②密雪分天路,群才坐粉廊。霭空迷昼景,临宇借寒光。
——李景《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
③渔阳豪侠地,击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
——杜甫《后出塞》
④登唐科第语唐音,望日初生忆故林。鲛室夜眠阴火冷,蜃楼朝泊晓霞深。
——章孝标《送金可纪归新罗》
材料三 历史学者认为隋唐历史的总特征是处于中国古代封建农耕文明的繁荣时期。其横向表现为:政治文明继往开来,物质文明成果丰硕,区域文明协调发展,中外文明双向交流
——《农耕文明的繁荣》
(1)材料一表述的研究历史的角度被称作什么观点?文明的碰撞与交融的结果是“双赢”,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共经历过哪两次重要的碰撞?其结果证明了文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5分)21世纪教育网
(2)材料三的研究者如果选用材料二的唐诗作为材料来论证其观点,他可以使用哪些材料来分别证明?(4分)
(3)“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往往引起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深深思考。根据范例完成下面题目。(3分)
范例一:从提高执政能力的角度理解隋亡唐兴的根源;
范例二:从政治文明建设的角度理解隋唐的制度革新;
题目一:从 的角度理解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题目二:从扩大对外开放的角度理解 ;
题目三:从 的角度理解隋唐世界领先科技成就的取得。21世纪教育网
27.(12分)五四运动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近年来对五四运动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化,一些热点问题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取得很多新的研究成果,形成不少新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观点一: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
(1)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试以五四运动的史实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2分)
观点二: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批判与选择之间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既是两个文化体系碰撞后的产物,又是新旧时代接触后的结果。(张宝明、欧阳哲生、刘雨等学者)
(2)简述五四运动前“两个文化体系碰撞”的历程,概括新文化运动前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4分)
观点三: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关于救国方略有三种观点:一是学术救国、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二是走俄国式革命道路;三是走政治改良道路。(叶青等学者)
(3)道路抉择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代表人民利益最终选择了哪一条道路?选择的理由是什么?(2分)
21世纪教育网
4)道路创新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是如何创造性地探索了正确的革命道路的?(2分)
(5)在中华民族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今天,五四运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2分)
28.(12分)阅读材料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一 随着护国政体的确立,共和国已名存实亡。共和国试验失败的原因在于,这种政权形式如同无国会国王专制一样,都违背了“国王在议会中”的历史传统,二者恰好相对,分别代表着两种极端,在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从17世纪的时代条件看,资本主义发展还不充分,资产阶级正处于形成过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极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条件并不具备。
材料二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和王权关系极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问题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解决”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关系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三“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通过三方面的革命解决……对中央权力结构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汉大著《英国政治制度史》
(1)上述三则材料表明,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的确立过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贯穿这一过程的根本问题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分析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最终确立君主立宪政体的原因。(6分)
(3)就英国近代国家政体确立的过程,谈谈你的认识。(2分)
29.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5分)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并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5分)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4分)
21世纪教育网西安地区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
英 语 试 题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两部分,共95分)
第一部分:语言知识运用(共三节,满分50分)
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以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完全相同的选项。
1.radium
A.analyze B.astronomer C.blame D.certainty
2.defeat
A.great B.bread C.steal D.deadly
3.link
A.handle B.within C.bank D.instruct
4.challenge
A.machine B.stomach C.achievement D.technology
5.generation
A.bother B.nervous C.observe D.prefer
第二节 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What time did you have to get up when you were staying on the farm
—At about five o'clock.
— 6
—Well, there were so many things to do.Are you going to the country next summer
— 7
— It must be a delightful change for you, after living all the years in town.
—Yes, it is.Life in the country's so peaceful.It's so nice that you don't have to worry about missing the bus every morning.
— 8
—We can if we want to, but, of course, we're not forced to.We just do as we like.
—Well, I've never spent a holiday on a farm, so I don't know what it is like.
—Haven't you really Oh, you ought to. 9 You needn't be afraid that you'll have to work too hard.
—I'd love to.Personally, 10 I like the fresh air in the countryside.
A.Come with us next year.
B.I've always wanted to be a farmer.
C.I expect so.
D.I really don't know what to do.
E.Don't you have to work very hard on the farm
F.Why did you have to get up so early
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
第三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21世纪教育网
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1.Tom told me that he needed a chair and that soon he found ______.
A.it B.that C.one D.the one
12.—Could you take my place and go to meet Professor Smith from Britain
— .
`—He is a tall man wearing short hair.21世纪教育网
A.Why me this time B.Are you familiar with him
C.How can I recognize him D.Wha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13.—What took you so long
—I got lost.I have no _____ of direction.
A.sense B.ability C.knowledge D.feeling
14.When people talk about splendid cities in China, probably the first______comes into their winds is Changan.
A.one B.that C.city D.which
15.—What made your skin look so terrible
—______ to the sunlight for a long time.
A.Because it was exposed B.After being exposed
C.Being exposed D.Exposed
16.He had to take the medicine three times a day, so as to be _____ the pain in the leg.
A.far from B.away from C.apart from D.free from
17.—Is Sara coming
—No.She should have let us know earlier, but ______ she has been very busy recently.
A.to be sure B.to be exact C.to be honest D.to be fair
18.—The water was left running all night long.
—Yes.It seemed that John _____.He was the last one to leave the lab.
A.was to be blamed B.was to blame
C.had been blamed D.should be blamed
19.After the robbery, the jewelry shop fixed an alarm system ______ further losses.
A.for B.from C.against D.toward
20.The building around the corner caught fire last night.The police are now _____ the matter.21世纪教育网
A.seeing through B.working out
C.looking into D.watching over
21.Then _____ that the war was over.
A.the news came B.came the news
C.did the news come D.did come the news
22.A free ticket to 2011 Xi'an Horticultural Expo will be given to ______ wins the first prize in the English context.
A.those who B.no matter who C.who D.whoever
23.We'd better set off now or it will be dark ______ we know it.
A.before B.as C.when D.because
24.If better use is ____ of your spare time, you'll make great, progress in it.
A.spent B.made C.taken D.thought
25.Janet spent money _ ____ there were no tomorrow.
A.even though B.even if C.as though D.only if
第四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1.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Nancy had just got a secretary's job in a big company to work in the sales department.Monday was the first day that she went to work, so she was very 26 .She got up very early and arrived at the _27_ at twenty to twenty to eight.She _ 28 the door open and found nobody there."I'm the _29 to arrive." She thought and came to her desk.She was surprised to 30 a large bunch of flowers on it.They were fresh.She 31___ the flowers from the desk and smelled them.
Oh, how lovely!"" Nancy 32 joyfully.She then looked round for a 33 to put them in. Somebody has sent me flowers the _ 34___ first day '" She thought happily." Butwho could it be " She began to wonder.The day passed very _35_ and Nancy did everything with great interest and __36__.For the following days of the week, the first thing Nancy did was to change water for the flowers.And then she _37_ herself in her work.Then came another Monday.When she came near her desk she was overjoyed to see a (an)_38___ bunch of flowers there.She quickly put them in the vase, replacing the old ones.
The same thing happened again the next Monday, Nancy felt it 39 and this time she began to think of ways to find out the 40 .
One Tuesday afternoon, she was sent to 41 a plan to the general manager's office.She had to stay for a while at his secretary's desk waiting for his 42 .She happened to see on the desk a big note book on which were _43_ "Records of Manager' meetings" , and glanced at the 44 pages.Suddenly her eyes fell on these words;" in order to keep the secretaries 45 the company has decided that every Monday morning a bunch of fresh Cowers should be sent to each secretary's desk." Later, she was told that their general manager was a business management psychologist.
26 A.depressed B.encouraged C.excited D.surprised
27.A.office B.workshop C.classroom D.bookshop
28.A.forced B.pushed C.turned D.knocked
29.A.last B.second C.third D.first
30.A.uncover B.smell C.find D.pick
31.A.picked up B.threw away C.stared at D.took up
32.A.cried B.laughed C.wept D.replied
33.A.jar B.box C.bottle D.vase
34.A.happy B.very C.funny D.quite
35.A.slowly B.normally C.quickly D.hardly
36.A.wisdom B.bravery C.passion ate D.enthusiasm
37.A.buried B.dressed C.devoted D.seated
38.A.old B.red C.blue D.new
39.A.special B.angry C.strange D.difficult
40.A.sender B.receiver C.manager D.waiter
41.A.send for B, hand out C.try out D.hand in
42.A.news B.directives C.gifts D.receipts
43.A.marked B.written C.pressed D.signed
44.A.closed B.damaged C.pinned D.half-opened
45.A.at home B.on time C.in high spirits D.in low spirit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21世纪教育网
The Chinese Antarctica expedition returned to Shanghai last Friday following a month living on the ice.It was the First time Chinese scientists had visited the Amery Ice Shelf the longest ice shelf in the world.The team collected ice samples and data on temperatures, which are necessary for research on global warming.So far, about 27 countries have visited Antarctica for scientific research.Although the living conditions are very hard, many scientists have to stay there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So, how do they manage their lives on the ice
During the summer, the temperature in Antarctica reaches about -20℃.It falls to about -60℃ in winter.So, even if there are 24 hours of sunshine, scientists must keep wearing all the correct clothes to protect them from the cold.These clothes include jeans, running shoes, jackets, long underwear, boots and woolen socks.Although highly technical clothing provides much protection against the extreme cold, scientists often need to go outside when there is an icy wind blowing and the temperature is -30℃.Natural protection such as facial hair can also help."That's why many researchers wear a beard.It really does keep you warm, " says German explorer Arved Fuchs.
Usually, the polar researchers have good meals.Some even have feasts on holidays like Christmas and New Year's Day.Vegetables are always welcomed and usually finished the quickest.Life on the ice means living with other researchers in tight living spaces.Most people sleep in dormitory.More remote field camps use separate tents.So.at least some researchers don't have to put up with annoying snorers.
46.Why did researchers visit Amery Ice Shelf
A.Because Amery Ice Shelf is the largest and most typical ice shelf.
B.Because they wanted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in extreme climate.
C.Because they desired to collect ice samples and data to study global warming.
D.Because they were curious of the living conditions there.
47.What is the matter that researchers care most for living in Antarctica
A.Taking advantage of rare sunshine B.Putting up with annoying bears
C.Having access to rich food D.Protecting themselves from coldness
48.What most describes the living space of most researchers on the Amery Ice Shelf
A.Small B.Changing C .Remote D.Unbearable
49.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of "snorers" mean
A.Those who wear a beard B.Those who like to do research on their own
C.Those who have vegetables as their main food
D.Those who breathe roughly and noisily while sleeping
B
Fat and shy, Ben Saunders was the last kid in his class picked for any sports team " Football, tennis, cricket - anything with a round ball.I was useless," he says now with a laugh.But back then he was the one always made fun of in school gym classes in Devonshire, England.
It was a mountain bike he received for his 15th birthday that changed him.At first he went biking alone in a nearby forest.Then he began to ride the bike along with a runner friend. Gradually, Saunders set his mind on building up his body, increasing his speed and strength.At the age of 18, he ran his first marathon.
The following year, he met John Ridgway and was hired as an instructor at Ridgway's School of Adventure in Scotland, where he learnt about Ridgway's cold - water exploits.Greatly interested, Saunders read all he could about North Pole explorers and adventures, then decided that this would be his future.
In 2001, after becoming a skillful skier, Saunders started his first long - distance expedition towards the North Pole.It took unbelievable energy.He suffered frostbite (冻疮) ,ran into a polar bear and pushed his body to the limit, pulling his supply -loaded sled (雪橇) up and over rocky ice. Next October, Saunders, 27, heads south from the coast of Antarctica to the South Pole and back, a 2900 - kilometer journey that has never been completed on skis.
50.What change happened to Saunders after he was 15 yeas old
A.He became good at most sports. B.He began to build up his body.
C.He joined a sports team. D.He made friends with a runner.
51.The underlined word "exploits" (Paragraph 3) is closest in meaning to______.
A.journeys B.researches
C.adventures D.operations
5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events that happened to Saunders
a.He ran his first marathon. b.He skied alone in the North Pole.
c.He rode his bike in a forest, d.He planned an adventure to the South Pole.
A.acdb B.cdab C.acbd D.cabd
53.What does the story mainly tell us about Saunders
A.He is a success in sports. B.He is the best British skier.
C.He is Ridgway's favorite student. D.He is good instructor at school.
C
Five people are at our table, including myself.I've already learnt a great deal about them in the short time we've been at sea, although we rarely meet except at mealtimes.
First of all, there's Dr Stone.He's a man.of about sixty - five, with gray hair and a friendly face.He gave up his work a short while ago and is now traveling round the world before he retires to some quiet country village.As a young man, he served for many years as a doctor in the Army and visited many countries.He's told us a great deal about the city to which we are going.
Then there's "Grandmother".I call her that because her name escapes me.In spite of being a grandmother, she looks remarkably young, not more than fifty.She's on her way to visit a daughter who went to Australia some years ago.Naturally she is very excited at the thought of seeing her again, and her three grandchildren, whom she has never seen.
Then there's a man I don't care for very much, an engineer by the name of Barlow.He has been on leave in England and is now returning to his work in Singapore.
The other person who sits at our table is Mrs.Hunt.I've found out hardly anything about her. She's extremely quiet and rarely talks, except to consult the doctor about children's various illnesses. She's on her way to join her husband in India.
54.What can we know about Mr.Stone
A.He is a doctor in the Army now.
B.He is going to give up his work.
C.He knows a lot about the city the author is going to.
D.He has been retired for many years.
55.The writer calls the second person " Grandmother" because _____.
A.she looks old B.she has three daughters
C.he respects her D.he can't think of her name
56.The underlined phrase "on leave" (in Paragraph 4) means "______ .
A.about to go B.on vacation C.leaving D.at home
57._____ lives in India.
A.The doctor B.Grandmother C.Mrs.Hunt D.Mr.Hunt
D
THYSSEN ELEVATORS is one of the leading elevators companies in the world with more than 120 branch companies around the globe.GUANGDONG THYSSEN ELEVATORS LTD.In Zhongshan produces high - quality elevators.We are offering the following positions;
·Plant Manager
Excellent Senior Engineer with experience in this field to manage our plant in Zhongshan
·Senior Engineer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For production and Engineering Department, good command of Internet
·Junior positions
For those who wish for success
·One purchaser (购货员)
Preferably with experience in a 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mpany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s
·Cost Accountant (会计)
5 years experience in mechanical factory costing, good knowledge in Office 95, CET level.For these senior level Positions, we expect preferable a university degree or an excellent job Record.3 -5 years of experience on the job and good command of English.If you are ready to work with us, we will offer attractive salary packet and bright future.
THYESSEN
GUANDONG THYESSEN ELEVATORS LTD
LONGHCAN HUANCHENG
Zhongshan (5284655) Guangdong Province
·Food technology or chemistry (1) Secretary
·University graduate
·Good at English speaking, writing&translating
·Good PC knowledge and typing skill
·Pleasant character with good personal skill
(2) Accountants
·College or university graduate[来源:21世纪教育网]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and PC operation
·Work experience
(3) Production Trainees
·College or university graduate
·Food engineering/machinery or chemistry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1-2 years experience in food factory
·Leadership ability and PC knowledge
(4) Production workers
·Polytechnic school ( 中专) graduate
·Knowledge of basic English
·1—2years experience in food factory
NESTLE
DONGGUAN NESTLE COMPANY LTD
58.If you don't know how to use a computer, you had better ask for the position of _____.
A.a secretary in NESTLE B.a production worker in NESTLE21世纪教育网
C.a senior engineer in THYSSEN D.a cost accountant in THYSSEN
59.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 _____.
A.THYSSEN is a successful company with many branches
B.NESTLE is a company only producing chemical products
C.NESTLE asks for good command of English in every Position
D.THYSSEN needs a senior sales manager to sell its products in Asia
60.As a graduate from university this year, you can probably get a job as _____.21世纪教育网
A.a cost accountant in THYSSEN B.a purchaser in THYSSEN
C.a secretary in NESTLE D.an accountant in NESTLE
第二节(共5小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下框的A—F选项中选出能概括每一段主题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一项为多余项.
A.Take a bus instead.
B.Have a look at the map.
C.Consider buying a Metrocard.
D.Locate the closest subway station.
E.Follow the rules of the subway station.
F.The best way of traveling in New York City
61.___________
When traveling in New York City, oftensubway system has over 800 miles of track, making it.one of the most extensive subways in the world.At first, it may be compljicated to ride the subway.However, after following a few tips, you can make it much easier.
62.___________
You may worry about getting lost in this big and modem city.Firstly, you should figure out where you are coming from and where you want to go.Actually, the easiest way to do so is to view a map.At NYC Subway, org, you can find a route map, track map and historical maps.Simply go to the website and click on the map you want on the left side navigational panel (导航面板).
63.___________
Another suggestion is to buy a special card for your traveling in New York City.You can buy a Metrocard you can recharge as you need it or you can buy an unlimited - use Metrocard.It will make riding the subway much more convenient.You can purchase Metrocards in subway stations or in stores which display a Metrocard sticker on their window.
64.___________
If you get lost, don't worry.Stay calm and find out where you are.Then you should go to the nearest subway station.There are over 400 subway stations located in New York City.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you can ask the clerks at the subway stations.Subway maps list the subway stations, so just pick the one closest to you.
65.___________
Like traveling by othe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you have to follow some rules while taking a subway.In some subway stations in New York, you may have your bags checked.Also be aware of other rules.The rules are posted at each subway station.If you are not clear, be sure to read the rules first.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第三部分:写作(共三节,满分5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
66.He finished his work in a_______(积极的) way.
67.We must try to _______(分析)the causes of the big fire.
68.No one knows exactly how and when the _______(宇宙) came into being.
69.You will get into trouble if you talk to your father so _______(粗鲁的).21世纪教育网
70.Kindness is one of the prime minister's _______(特征).
71.Because of a strange illness, the boy's head shakes _______(不断地).
72.The _______(受害人) in the flood all got immediate help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73.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not to admit _______(失败).
74.Water and salt are _______(吸收) into our blood stream everyday.
75.If he makes these experiments, he will come to the _______(结论).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桌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第二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One day, I was walking along the street while a stranger stopped me and asked me the wav to the new restaurant.I told him the route and direction carefully.As soon as I finish, the stranger thanked me a lot of and started off.However, to his surprise, he went at a wrong direction.Then I stopped the men at once and told him that he was wrong.Unexpected, he smiled and told me the truth which he didn't really want to ask the way.But instead he was just trying to know whether everyone knew exactly where the new restaurant, for he was the new owner of the restaurant.
the best way to travel is by subway.The New York Ci
第三节 书面表达(满分30分)
假如你班要就“如何为高考做准备”开一个班会.请根据以下内容写一篇发言稿,谈谈你对高考备考过程中要注意的事项及建议理由:
1.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轻焦虑,还能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
2.目标明确、正确评价自己。太低的目标使人松懈,太高的目标使人丧失信心;21世纪教育网
3.与父母、老师或同学沟通帮忙走出困境;21世纪教育网
4.作息合理,饮食均衡,以保持旺盛的精力。
注意:1.词数100左右,开头已为你写好(不计人总词数)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连贯。
3.参考词汇:明确的( definite)评价(estimation)
No doubt every Senior 3 student wishes to be successful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y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