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中朝军民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朝鲜战争结束的标志是( )
A.上甘岭战役的胜利
B.“联合国军”退回到“三八线”附近
C.司令官麦克阿瑟被撤职回国
D.签订《朝鲜停战协定》
2.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两万两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这一现象说明了( )
A.土地改革有利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B.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3. 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成就的是( )
①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第一辆汽车
③1956年,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④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⑤大庆油田建成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 “同仁堂”是我国著名的中药名牌老店,有着30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它走的道路是( )
A.移资海外 B.公私合营
C.股票上市 D.独立经营
6.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
A.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苏关系恶化
7.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
A.反右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 下表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
时间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 第一颗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9. 中共十一届三种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知道思想
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
④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10. 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发现,泰国至少领先中国30年;30年后,中国人再次发现,泰国已至少落后中国上海20年。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中、泰两国社会制度不同
B.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C.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科技革命的推动
1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则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2. 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相同点是( )
A.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B.都是为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而设立
C.都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D.都是中央人民政府管辖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13.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有关台湾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
②元朝时加强了对台湾的管辖
③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④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⑤1684年清朝设台湾隶属广东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 如图,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B.国防现代化的起步
C.统一大业的完成 D.两岸交流的密切
15. 中国新闻网2012年4月16日电:近年来,“中文学习热”在全世界蔓延。这表明( )
A.中文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B.中文更便于人们进行主
C.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D.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施行,使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有了可靠的制度保障和宪法依据。
——选自习近平在纪念人民代表大会召开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哪一年在什么会议上颁布的?
(2)这是一部什么类型的宪法?为什么?
(3)该宪法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
材料二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指出:“中央认为,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
材料三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深化改革与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1)材料一中“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喻指什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指哪一事件?它有何意义?
(2)材料二中,邓小平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这一观点的?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说说该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邓小平理论创新有何特点。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清朝的慈禧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哪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
——《周恩来传》上卷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材料三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显著成就: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70年代,我国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如美国、意大利、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参加国际及区域性组织,在双边与多边外交领域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际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
(3)材料三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推动我国70年代与西方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关键性外交事件是什么?
(4)我国20世纪90年代加入了哪一区域性国际经济组织?
(5)纵观中国近现代外交历程,你认为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CCDB 6-10BDBAB 11-15ADAAC
二、非选择题
16. (1)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颁布的。
(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肯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
(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17. (1)改革开放;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多次讲话。
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中共十三大。
(4)立足国情,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18. (1)不平等、不独立、无自主权。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3)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4)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或APEC)。
(5)综合国力(或经济、科技实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