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5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五课 “一国两制”与统一大业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实现国家的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看只有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这段话是________说的。( )
A.邓小平     B.毛泽东     
C.孙中山     D.江泽民
2.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B. “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
C. “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 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D.外交政策的成熟
4. 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先后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百年国耻。在此之前,侵占香港、澳门的国家分别是( )
A.英国、西班牙 B.西班牙、葡萄牙
C.英国、葡萄牙 D.英国、法国
5. 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其回归与下列哪一项基本国策的实施有关( )
A.依法治国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一国两制” D.科教兴国
6. “紫荆怒放雪百年耻辱,白莲盛开还万众尊严。”香港、澳门的回归洗雪了港澳分别被英葡长期侵占的历史耻辱。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成了中国的( )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区域自治区 D.直辖市
7. 2006年,澳门被评为亚洲“最具经济发展潜力城市”。2007年,美国《时代》杂志说“香港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具有活力。”上述材料可以说明(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价值
B.“求同存异”倡议的合理
C.民族区别自治政策的成功
D.“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
8.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歌词中MACAU’是指什么地方?她又在什么时候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
A.香港 1997.7.1 B.澳门 1997.7.1
C.香港 1999.12.20 D.澳门 1999.12.20
9. 下图分别是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下列关于两个区徽所包含的历史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B.洗雪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C.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
D.结束了外国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10. 某教师在讲授“祖国统一的历史大潮”时,设计了如下板书。其中,方框中的内容应是( )
A.和平共处 B.求同存异
C.平等互利 D.一国两制
11. 1987年,台湾民众发起返乡活动,提出:“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这反映了( )
A.民众要求打破两岸隔绝状态
B.两岸民间团体开始政治对话
C.香港澳门回归产生重大影响
D.两岸三通局面已经完全形成
12. 在洗雪近代耻辱、维护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尚未实现的目标是( )
A.中国从英国手中收回香港
B.中国从葡萄牙手中收回澳门
C.第一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台湾回归祖国实现两岸统一
13. 1987年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的标志性事件是( )
A.“一国两制”的出台
B.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C.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
D.连战率代表团访问大陆
14. 握手是一种礼仪,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领导人之间的握手则往往象征着合作、和解、和平。班级的同学对下面一组图片进行了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一标志着两岸民间团体交往的开始
B.图二见证了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见
C.图三形成了对台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
D.图片反映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进展
15.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神圣不可侵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中华民族全面振兴,是所有中国人的神圣使命和崇高目标。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②加强两岸经贸往来是祖国统一的最佳方式
③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④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八条规定:“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条例、附属立法和习惯法,除同本法相抵触或经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1)该基本法体现了中央解决香港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它最早得到实施是在何时?
材料二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中共十九大报告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香港、澳门繁荣稳定”的原因有哪些。(两项即可)
(3)你从以上有关国家治理的创新中受到了哪些启发?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一个中国原则与立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分裂、反“台独”的坚定信心。习近平明确提出了“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重大战略部署,可概括为:“一个原则”与“一个共识”。
——今日中国
(1)材料中的“一个原则”“一个共识”分别指什么?此共识达成于哪年?
(2)谁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怎样的对台方针?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分别在何时顺利回归?此前,这两个地区分别被哪个国家占领过?
(3)1993年,“汪辜会谈”在哪里举行?两位领导人分别是谁?
(4)为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你认为你能做些什么?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一幅撞墙的漫画。
材料二 邓小平在1984年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仍然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材料三 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材料四 2018年2月28日,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若干措施》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若干措施》涵盖产业、财税、用地、金融、就业、教育、文化、医疗等多个领域,共31条具体措施。《若干措施》的出台,将有助于台资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加快转型升级,拓展内需市场,助推台资企业在大陆扎根发展,并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创造更好条件,有利于扩大和深化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亲情和福祉。
(1)材料一图片中正全力撞墙的人代表什么?图片表达了什么样的寓意?
(2)材料二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我国在统一的问题上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已经成功解决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进程?
(4)你认为当前严重阻碍台湾和祖国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BCC 6-10BDDAD 11-15ADBDC
二、非选择题
16.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时间:1997年7月1日。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香港、澳门人民的艰苦奋斗;内地的支持;等等。
(3)①只有大胆创新才能促进社会快速发展。
②发展才是硬道理。
③创新要立足国情,也要放眼世界。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
17. (1)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一个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1992年。
(2)邓小平;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997.7.1;1999.12.20;香港被英国占据;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3)新加坡、汪道涵、辜振甫。
(4)做法:努力学好文化知识,将来为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做贡献(或热爱祖国,增强民族凝聚力)。
18. (1)“台独”势力。《反分裂国家法》是反“台独”的重要手段,“台独”注定失败。
(2)一国两制。香港、澳门问题。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3)可通过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的友好往来,消除台湾青年对大陆的误解;增加彼此情谊;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等。(言之有理即可)
(4)主要是“台独”势力,还有试图阻挠中国统一、干涉中国内政的国际势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