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自秦以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就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新中国成立后,为了促进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 A.大杂居. 小聚居 B.民族区域自治 C.各民族共同发展 D.西部大开发战略 2. 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多少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 A. 4个 B. 6个 C. 7个 D. 5个 3. 全国大陆最后获得解放的地区是( ) A.新疆 B.西藏 C.云南 D.海南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引导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式是( )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进行三大改革 C.实行赎买政策 D.进行民主改革 5. 对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下列对联能够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状况的是( ) A.杂居聚居遵民意,五区人民得自治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发愤图强兴大业,勤劳致富建小康 D.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6. 目前,我国已建立了5个自治区。下面自治区名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广西黎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7.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句歌词主要表达的是( ) A.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B.我国各民族间的地位是平等的 C.我国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D.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8. 2005年2月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西藏第十一世班禅的拜见。后来,第十一班禅写下《永志不忘的拜见》一文。文中写道:“胡主席代表党中央. 国务院对我的亲切关怀不只是对我个人的关怀,更是对藏传佛教爱国人士和广大藏族同胞的关怀。”你认为这一事件体现了新中国实行的哪些民族政策 ( ) ①民族歧视 ②民族团结 ③民族区域自治 ④民族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9. 西藏解放后,国家向西藏自治区拨付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用已达200多亿元人民币,目前每年保持不少于10亿元的投入。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为了( ) 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打击分裂祖国的“藏独”分子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尊重西藏在发展经济上的优先权 10.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比例构成中,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14.7%,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仅为8.49%。这主要体现了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坚持的基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各民族共同繁荣 D.民族区域自治 11. 从1984年到2013年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12.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反映了中国是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政策包括( ) ①实行民族平等的原则 ②实行民族团结的原则 ③实行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反对民族歧视和压迫 ⑤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13. 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可持续发展战略 B.西部大开发战略 C.放宽政策 D.搞活经济政策 14. 某年春节联欢晚会现场公布了这样一对奋联“上联,二十四个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其存,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色,和睦共存”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快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④新中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15. 为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发展. 繁荣,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 ) ①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许多优惠政策 ②给予人员. 资金. 技术支持 ③注重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④进行西部大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1年9月,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受到西藏各界人民的热烈欢迎。(如下图) 材料二 我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政策;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策;积极发展少数民族教育文化事业政策;保障各民族使用发展语言文字政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1)材料一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写出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3)写出西藏自治区以外的四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的全称。(书写完整) 17. 阅读下列材料,探究思考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与1998年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主要农牧业. 工业发展对比表 材料二 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15名,占代表总数的13.9%,远远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 (1)材料一中的对比数据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时的什么原则?为加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近年来中央又提出了什么战略? (3)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18. 2010年3月,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进一步加强对口援疆工作,是新形势下中央新疆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新疆发展. 维护新疆稳定的重要举措。……把作为我国反分裂. 反渗透. 反恐怖主战场的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需要进一步动员组织全国力量,支援新疆. 发展新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民族交往】 (1)汉朝时,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了西域的开发,开辟了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到达中亚. 西亚和南亚,通往欧洲的商道,该商道史称什么?它的开辟有何意义? 【主要管辖】 (2)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时期率军收复新疆的英雄是谁?请举一例我国古代政府加强对新疆管理,维护祖国统一的史实。 (3)新中国成立后,为体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中央在新疆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新疆发展】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经济综合能力大大增强:2004年新疆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农业生产总值750亿元,比1955年增长17倍;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4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收245元,全区人口平均寿命67.41岁。 ——摘自新华网 材料二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犯罪事件,这是一直典型的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 有组织的不断改进性犯罪事件。 ——摘自人民网 (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促进新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DBDA 6-10BDCCA 11-15CABCA 二. 非选择题 16. (1)西藏和平解放。 (2)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 (3)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17. (1)1998年,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比建国初期有了很大发展。原因: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等特殊政策;少数民族人民的努力;全国各地的支持等。 (2)民族平等。西部大开发战略。 (3)说明我国已形成了平等. 团结. 共同繁荣的民族关系。启示:加强民族团结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处理好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言之有理即可) 18. (1)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2)左宗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或清朝在新疆建立行省。 (3)民族区域自治。 (4)保持新疆的和平与稳定;搞好民族团结,团结才能进步;反对民族分裂;大力发展经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