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 (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加强社会主义改造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健全党内外民主制度
D.借鉴苏联的经验和教训
2. 下列叙述不是党中央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 )
A.由于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
B.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
C.连续三年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D.建设社会主义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 “新中国建立后,报纸上曾频繁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这种现象发生在( )
A.土地改革时期 B.三大改造期间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4. 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出现了严重的“左”的错误,其主要标志是( )
①高指标 ②瞎指挥 ③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④浮夸风 ⑤“共产”风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5. 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文化大革命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④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⑤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A. ③④⑤①② B. ③⑤④②①
C. ③②①④⑤ D. ⑤③④①②
6.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化 ③人民公社化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7. 1966年8月,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 ( )
A.朱德 B.刘少奇
C.彭德怀 D.吴晗
8. “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
A.老干部批评“文革”错误做法,反被诬为“二月逆流”
B.1976年群众在天安门前悼念周恩来,却被“四人帮”强压下去
C.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为“叛徒. 内奸. 工贼”,开除出党,并非法监禁,迫害而死
D.“四人帮”借批林彪,把矛头指向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
9. 文化大革命”为我们提供的教训是( )
①要警惕修正主义的倾向
②要防止个人崇拜和思想合僵化
③应该以阶级斗争为工作中心
④必须健全国家的民主和法制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此诗中的豺狼是指( )
A.帝国主义势力
B.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
C.林彪反革命集团
D.江青反革命集团
11.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从此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
A.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C. “四五”运动
D.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12. 下表表格空白处应该填入下列哪一选项的内容( )
时间 我国国防建设成就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 第一颗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1970年4月
A.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13.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继美国的GPS. 俄罗斯的格洛纳斯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中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开始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导弹核武器研制成功
C.“东方红”卫星遨游太空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14.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约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却解决了世界约五分之一人口的温饱问题,这得益于党和国家的政策,也是科技成果的体现。与人民温饱问题最密切相关的 “科技成果”是( )
A.籼型杂交水稻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C.计算机网络的普及
D.建立经济特区
15. 1999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 中央军委联合授予23名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功勋奖章。其中的“两弹一星”不包括( )
A.原子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宇宙飞船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总路线是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总方针。其中,党中央在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制定了一个著名的总路线。1953年,党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后,我国开始实施第几个五年计划?
(2)1958年,党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之后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哪些严重失误?(至少写出两例)
(3)通过两个总路线实施的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17.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据材料四,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8. 请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技术成就斐然;1966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长征1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1986年3月,王淦昌. 王大珩. 杨嘉墀. 陈芳允四位科学家向中共中央提出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得到江泽民的高度重视,他立刻作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的批示,这就是“863计划”的来历。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制定“2000年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请回答:
(1)材料一是粗心的小海同学列出的新中国所取得的部分科学技术成就,其中有3处与史实不符,请细心的你找出并改正。
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材料一. 材料二可以看出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哪一领域的竞争?
(3)依据材料一. 二,结合你了解的知识,分析材料三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原因。
(4)列举党和政府为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采取的措施。
(5)作为上名中学生,请你结合材料谈谈现在或将来的打算。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BCCCD 6-10ABCDD 11-15BBCAD
二. 非选择题
16. (1)一
(2)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言之有理即可)。
17. (1)①重工业。②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①“大跃进”运动。
②教训: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规律等。
(3)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4)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启示: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18. (1)“1966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应改为“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长征1号”应改为“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得到江泽民的高度重视”应改为“得到邓小平的高度重视”。
(2)高科技领域的竞争。
(3)原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技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从而推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综合国力。
(4)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施“希望工程”等。
(5)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祖国的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