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 历史与社会下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B C D
2. “文革”后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结果是( )??????????????????
A.?“两个凡是”是不变的真理
B.?毛泽东思想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群众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C.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4.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进入“两年徘徊”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的论断是“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两年。“两年徘徊”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B.“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没有得到平反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还没有结果
D.老一辈革命家的职位没有得到恢复
5. 标志着我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始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6. 著名企业家柳传志曾经回忆说:“自打‘文化大革命’以来,报纸一登就全是革命,全是斗争……(1979年)而《人民日报》竟然登载养猪的文章,气候真是要变了!”柳传志所感受到的“变”是指( )
A.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农业合作运动在全国范围开展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方针确立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7.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重大意义是标志着(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C.中国共产党在组织路线上完成拨乱反正
D.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8.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标志是( )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9. 分田包产到产,自负盈亏”体现党和政府在我国农村实行的改革政策是( )
A土地改革
B农业合作化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10.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哪一政策或事件的歌谣(  )
A.土地改革
B.“大跃进”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1. 邓小平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背景是(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D.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2. 1980年,我国在广东建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3. 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的行为。”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B.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 设立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D. 将海南岛建成经济特区
14. 改革开放后,深圳从边陲小镇变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1988年以来,海南经济迅速发展,正在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岛。这两地的发展都得益于( )
A.?建立经济特区????????B.?实行“一国两制”????????????????????????????????????????????
C.?建立直辖市???????????D.?建立特别行政区
15.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是( )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日战争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①②⑤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
16. 中国共产党八大和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两次重要的历史性会议。
请回答:
(1)这两次会议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都作出了哪些相同决策?
(2)这两次会议的召开分别具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意义?
(3)这两次会议为什么能够在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上作出正确的决策。(回答出一条即可)
17.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二
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
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1)材料一出自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哪一部法律文件?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有何意义?
(2)哪一项政策给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带来了实惠?
(3)结合所学知识及身边的变化,就政府如何制定农业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深圳原属于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有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办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材料二 深圳于1979年建市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全市总面积2020平方千米,海岸线总长230千米。其中经济特区的面积为327。5平方千米。三十多年来,深圳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由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什么政策的成功范例?
(2)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四个,其中最大的是哪个?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迫成为开放港口的是哪个?
(3)特区发展的模式是怎样的?
(4)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怎样的?
(5)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哪些东西?
(6)综合两则材料,你对设立特区及中央的相关政策有什么体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AC 6-10CDDDB 11-15CCBAB
二、非选择题
16. (1)都作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决策。
(2)中国共产党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回答揭开了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序幕、为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也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方面进行全面拨乱反正。
(3)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正确把握了当时的国情、正确认识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等。
17. (1)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意义: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2)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制定经济政策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按客观规律办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18. (1)深圳的迅速崛起是中央对外开放政策的成功范例。
(2)和深圳具有同等性质的特区还有四个,其中最大的是海南。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迫成为开放港口的是厦门。
(3)特区发展的模式是以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吸引侨次、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设。
(4)现在,我国从沿海到内地形成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5)我国在对外开放中,要引进国外的资金、先进科学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
(6)体会:事实证明党中央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和。它的建立带动了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