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中共八大确定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开展“文化大革命” C.开展整风运动 D.开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2.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个口号出自于下列哪一时期( ) A.“大跃进”时期 B.“文革”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3. 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 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 ①高指标. 瞎指挥严重泛滥 ②“共产”风盛行 ③全国陷入动乱 ④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5. 1958年一位外国友人来到中国,他可能看到和碰到的情况( ) ①我国农村分田分地忙 ②我国农村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 ③土地成为农民的私有财产 ④我国中学生参加了火热社会主义建设,大炼钢铁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生产合作化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③②④ 7. 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作者是( ) A.江清 B.林彪 C.陈伯达 D.毛泽东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逝世是因为( ) A.被林彪. 江青等人诬陷. 迫害 B.因病医治无效 C.自杀身亡 D.被造反派批斗致死 9.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一系列严重失误,下面属于严重失误的是( ) ①三大改造 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文化大革命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 1971年9月13日,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最后机毁人亡的反革命集团的头目是( ) A.林彪 B.王洪文 C.张春桥 D.姚文元 11. 下图中的情景发生在1976年10月,人们举着的头像从左到右分别是王洪文. 张春桥. 江青和姚文元。人群中有人举着一个大大的“反”字,从本质上看,人们反对的是( ) A.开展反右斗争 B.人民公社化 C.严重的内乱 D.批判旧文化 12. 下图是新中国50年代至70年代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①时期的科技发展得益于三大改造的完成 B.②时期取得的成就是“一五”计划的成果 C.④时期取得的成果是“两弹一星” D.⑤时期取得的重大成果是得益于改革开放 13.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共和国历史上,首先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科技成果是(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 C.成功研制第一艘核潜艇 D.中国战略导弹部队装备洲际导弹核武器 14. 下列科技成就中,属于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文革”期间排除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②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③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 2010年1月11日资深航天专家孙家栋荣获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 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卫星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被业界公认为中国的“卫星之父”。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亚洲一号 B.神州一号 C.东方红一号 D.嫦娥一号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书社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的论点,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失误)?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联系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原因。 17.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据材料四,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8.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1945年8月上旬,广岛. 长崎落下两枚原子弹,瞬间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核轰炸时消息传来,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许多官员兴高采烈,大多数参加研制核武器的“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们心情沉重。爱因斯坦便沉重地说,当初致信罗斯福提议研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错误和遗憾。他甚至懊悔当初从事的科研“早知如此,我宁可当个修表匠。”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认为世界上多数人对发展核武器持何态度? (2)材料二中的图片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的情景。这发生在哪一年? (3)我国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有什么意义? (4)我国使用原子弹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AABCD 6-10DDABA 11-15CCADC 二. 非选择题 16. (1)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弯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成就:主要工业产昂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新兴的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3)由于国家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7. (1)①重工业。②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①“大跃进”运动。 ②教训: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规律等。 (3)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4)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启示: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18. (1)世界上多数人对发展核武器持反对态度。 (3)1964年。 (4)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5)中国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