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四课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少数民族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共同发展 C.西部大开发 D.大杂居、小聚居 2. 一些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下列哪一项政策或方针( ) A.民族区域自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科教兴国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图中________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 A.① B.② C.③ D.④ 4. 湖南省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江华瑶族自治县”,它们的设置与我国哪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关?(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5. 中国共产党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在所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C.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统一领导 D.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 6. 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部分票样。这些货币上除了汉字,还印有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字,部分面值主图案采用了身穿民族服饰的人物形象。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尊重民族文化 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的重大意义在于( ) ①体现民族平等 ②体现民族团结 ③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④维护祖国统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 2014年,“壮族三月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西将“壮族三月三”确定为假期,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这些做法( ) ①提高了壮族在其他民族中的地位 ②体现了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 ③实现了少数民族地区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9. 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它们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这说明( ) A.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完全汉化 B.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D.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10. 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的是( ) A.各民族自治区的设立 B.土地改革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1. 武汉大学76岁退休教师杨昌林,34年来帮助和接待在武汉读书的藏族学生近万人次,被?藏族学生亲切的称为“汉族阿爸”。杨昌林与藏族学生的关系,从侧面反映了( ) A.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B.汉族与藏族之间的差异已经消除 C.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D.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12. 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措施。自实施以来,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措施是指( ) A.东部大开发 B.科教兴国 C.人才兴国 D.西部大开发 13. 进入21世纪以来,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涌现出大发展的新气象。“新气象”的涌现得益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少数民族地区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4. 当今少数“藏独”分子从事分裂祖国的活动。如果你作为学生代表与“藏独”分子进行对话,你将会用下列哪些党和政府关心西藏地区发展的史实来说服“藏独”分子放弃分裂祖国的活动( ) ①西藏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②1957年,川藏、新藏、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③成立西藏藏族自治区 ④20世纪90年代,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反映了西藏民主改革完成后,百万翻身农奴对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感激之情。下列建设和发展西藏的事例中,属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A.实行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 B.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 C.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 D.青藏铁路建成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51年西藏获得和平解放,1959年3月开始民主改革。民主改革彻底摧毁了官僚、贵族、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的反动政权,废除了三大领主对百万农奴的人身奴役,广大翻身农奴成为西藏的主人。 ——国务院新闻办《西藏民主改革50年》 材料二 民主改革是西藏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经历了千百年之久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西藏的发展,给西藏各族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民主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农奴制的土地所有权……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西藏各族人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全国人民一道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奋进。 ——2009年3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 2009年1月19日,西藏自治区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28日设为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以纪念50年前在西藏进行的民主改革。 ——新华社2009年1月19日快讯 (1)材料一提到“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请列出唐朝与吐蕃友好往来的史实两例。 (2)材料二说“从这一天开始,西藏的社会制度实现了巨大的跨越”。此处“跨越”指什么? (3)你能说出材料三提到的设立“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的意义吗? 17. 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上的多民族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不同的制度模式,中国采用的是A, A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由于成功地实行A,中国少数民族依法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民主地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保证了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形成了各民族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民族关系。 ——摘自《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请回答: (1)材料中的“A”指的是我国对少数民族实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请写出它的名称。这一政策实施的背景是怎样的? (2) 20世纪80年代,国家开始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投入,到90年代,全国80%以上的少数民族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你认为这一成就的取得与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次转折性会议有直接联系?如今我国不断在西藏、新疆等地巨额投资,得益于21世纪末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哪一项战略政策? (3)和谐的民族关系需要我们共同来维护,请你为营造更加和谐的民族关系提出合理化建议。(不少于两条)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歌 材料二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材料三 “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大思路……西部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有很大的潜力,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必须充分考虑各种有利和不利因素。” ——江泽民 (1)根据材料一,你能说出我国是由多少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吗? (2)材料二中提到的“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你知道我国有哪几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吗? (3)材料三中提到“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是全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这个战略通常被称为“什么战略”?实施这一战略说明什么问题? (4)结合上述材料,你能简单说说“民族团结”的含义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AADB 6-10ADBDD 11-15DCDBD 二、非选择题 16. (1)文成公主入吐蕃,嫁给松赞干布;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上书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2)从封建农奴制度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制度。 (3)让西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增强爱党、爱祖国、爱新西藏的感情;使他们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进一步揭露达赖集团的反动本质,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不必拘泥于文字表述,意思相近即可) 17.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背景:我国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2)十一届三中全会。西部大开发。 (3)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国家派干部和大学毕业生支援少数民族建设;关心少数民族的生活,提高少数民族的生活水平等。(只要符合题意,写出2条或以上的建议,表述准确即可) 18. (1)56个民族。 (2)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 (3) “西部大开发战略”。说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4)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以及各民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国家的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