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中共“八大”提出的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 ) A.完成三大改造 B.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2. 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是( ) A.1958年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中共八大的召开 D.中苏关系恶化 3. “我社今年五谷丰,禾稻密密不透风,就算卫星掉下来,也会弹回半空中”这首诗歌应该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产物?( ) A.“一五”计划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时期 D.“大跃进”时期 4.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 标语往往有着强烈的政治色彩,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出现在“大跃进”时期的是( ) A.工厂就是战场,机器就是枪炮 B.人有多大胆. 地有多高产 C.抓革命,促生产 D.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5. 1959—1961年,国家和人民面临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有( ) 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 ②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 ⑤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和“共产”风 ⑥自然灾害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④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 6.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生产合作化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③② 7. “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的受害者是( ) A.邓小平 B.刘少奇 C.彭德怀 D.陈毅 8. 文革”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迫害而死,从根本上说明了 ( ) A. 人民无法正常行使基本权利 B. 文革造成了一些冤假错案 C. 社会秩序遭到严重破坏 D. 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9. “文化大革命”期间,夺取党和政府各级领导权的狂暴行动开始于( ) A.1966年8月 B.1966年9月 C.1967年1月 D.1970年2月 10. 1976年《天安门诗抄》:“黄浦江上有座桥,江桥腐朽已动摇。江桥摇,眼看要垮掉;请指示,是拆还是烧?”这首诗反应的政治要求是( ) A.黄浦江上建新桥 B.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 C.粉碎林彪集团 D.粉碎“四人帮” 11. 十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人民蒙受了深重灾难和付出了惨重代价的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九一三事件 B. 四五运动 C. 二月抗争 D. 粉碎四人帮 12. 1964年10月的某一天,我国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生了蘑菇云腾空而起的现象。你认为最有可能是( )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中国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飞天成功 13. 2016年4月24日,我国迎来了第一个“中国航天日”。这一天的设定和如图内容相关。下面有关如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B.它成功发射于1964年 C.中国从此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 D.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 14. 1980年,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成为中国转让给美国的第一项农业科技专利。该技术的发明人是( ) A.袁隆平 B.焦裕禄 C.邓稼先 D.黄继光 15. 下列经济建设成就不是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成昆铁路建成 B.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红旗渠建成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一九五八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其正确的一面是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其缺点是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虽然走了不少的弯路,经历了许多的挫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岳麓书社 请回答: (1)简述材料一中“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内容。 (2)依据材料二的论点,运用史实说明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了哪些弯路(失误)?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 (3)联系所学知识,谈一谈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曲折发展的原因。 17.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据材料四,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8.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材料二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致电世界各国政府首脑,阐明中国对于核武器问题的立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中国政府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请回答: (1)你知道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于何时吗?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分析我国政府对拥有核武器做出了什么承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有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DBDBA 6-10DBDCD 11-15DABAC 二. 非选择题 16. (1)鼓足干劲. 力争上游. 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2)弯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成就:主要工业产昂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新兴的电子工业. 原子能工业. 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 (3)由于国家刚刚从革命战争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乏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7. (1)①重工业。②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①“大跃进”运动。 ②教训: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规律等。 (3)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4)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启示: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18. (1)1964 年 (2)为了不受人家欺负;为了防御;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威胁。 (3)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