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第二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同步练习 一. 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不是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的是( ) 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实现国家工业化 C.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2. 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原因是( ) ①忽视客观规律 ②对国情分析不够 ③缺乏建设经验 ④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 “枝干横斜叶半黄,漳州炉焰对斜阳。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诗中描述的情景发生在( ) A.20世纪40~50年代 B.20世纪50~60年代 C.20世纪60~70年代 D.20世纪70~80年代 4. 下列叙述有关下图宣传画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 ②具有“左”倾冒进的思想倾向 ?? ③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 ④直接导致了“大跃进”运动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5. 小华爷爷今年80 多岁,他经常给小华讲“爷爷过去的事情”。一天,他给小华讲了他经历过的四件事。其中哪一项最不可信?( ) A.建国初期他们家分得田地和牲口 B.他参加了志愿军入朝作战 C.他把家里做饭用的铁锅捐献出来炼钢 D.1958年他办了一个养猪场,在村里率先致富 6.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 调整经历了四个步骤依次应为( ) ①土地改革 ②农业合作社 ③人民公社化 A. ①②③ B. ③②① C. ①③② D. ②①③ 7. “文化大革命”指向所谓的资产阶级司令部,实际矛头是指向( ) A. 刘少奇 周恩来 B. 刘少奇 邓小平 C. 邓小平 周恩来 D. 朱德 周恩来 8. 在林彪. 江青等人诬陷下,刘少奇被开除出党的罪名是( ) A.“选择派” B.“保皇派” C.“二月逆流” D.“叛徒内奸工贼” 9. 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的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例如:李援朝. 王建国. 马文革. 周跃进等。他们年龄最小的应该是( ) A.王建国 B.李援朝 C.马文革 D.周跃进 10. 976年4月5日,在天安门广场发生的事件,其性质是( ) A.悼念周总理,痛斥四人帮 B.拥护邓小平 C.结束“文化大革命” D.抗击日寇的侵略 11. 中共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是在( ) A.1976年5月 B.1976年9月 C.1976年10月 D.1971年9 月 12. 邓小平曾经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这些东西”指的是( ) A.汽车和飞机 B.“两弹一星” C.设立经济特区 D.籼型杂交水稻 13. 我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却依然研制出原子弹,其主要原因是( ) A.向国外反华势力炫耀我国军事实力 B.时时刻刻为新的世界大战做好准备 C.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维护世界和平 D.增强军事实力,应对美国的对台政策 14.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先生是第二位“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得主。主要是因为他( ) A.“两弹一星”的功臣 B.“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C.人类基因研究领域的贡献 D.开创治疗疟疾新方法 15.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导致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二. 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总路线是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总方针。其中,党中央在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制定了一个著名的总路线。1953年,党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后,我国开始实施第几个五年计划? (2)1958年,党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什么?之后党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出现哪些严重失误?(至少写出两例) (3)通过两个总路线实施的结果,你得到什么启示? 17. 善于总结经验和教训,是人类历史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我们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出现了重大失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为了贯彻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领导全国人民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同1952年相比,工业总产值增长128%,农业总产值增长25%,钢产量增长近3倍。同时期,我国进行了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 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在炼钢原料缺乏的情况下,群众只好把家中的铁器和做饭用的铁锅投进小高炉…… 材料三 山东红旗人民公社办的公共食堂,将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精心烹调成“山珍海味”,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顿顿不重样。 ——《人民日报》(1958年11月) 材料四 实践证明,“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它根本不是乱了敌人,而是乱了自己……历史已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哪一行业?材料一中“对农业. 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为以后经济建设提供哪些教训? (3)材料三反映哪一历史事件?1958年我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左”的错误? (4)据材料四,指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以史为鉴,说说“文化大革命”这段沉重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英国展出最新式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发电机和电动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茶叶. 丝绸. 银器和小脚绣花鞋等手工产品。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如下图),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图一 图二 图三 (1)材料一中,英国和美国的展品分别反映了哪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2)材料一中,为什么中国展品的科技含量与西方国家有那么大差距? (3)材料二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重大成就。从三幅图片中,任选一幅,说明该成就对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5CABDD 6-10ABDCC 11-15CBCBA 二. 非选择题 16. (1)一 (2)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言之有理即可)。 17. (1)①重工业。②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①“大跃进”运动。 ②教训:经济建设要从国情出发,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经济规律等。 (3)①人民公社化运动。 ②对国情认识不足;缺乏经验,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4)性质:“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 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启示: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 18. (1)英国:第一次科技革命,美国:第二次科技革命 (2)近代中国备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科学技术十分落后。 (3)图一:杂交育种技术的突破,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10多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为经济的发 展和社会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二: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进入世界航天技术的先进行列,为我国经济. 军事. 文化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图三:原子弹试验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地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