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电 路 第3课时 简易电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 2.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3.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科学态度目标 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学会动手正确连接电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方法,具有分工合作、动手实践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连接电路。 2.准确认识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1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记号笔1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回顾我们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小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在哪里,电流是如何通过小灯泡的。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我们能组装一个电路吗?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组装一个电路。 为了发现电路更多的秘密,我们使用电池盒和灯座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再进行观察。 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用连接电池盒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用导线把它和电池连接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2)在电路中安装开关。 把开关连接到电路里,观察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的。 (3)画电路连接图。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电池盒和灯座的作用是什么? (2)小灯泡是怎么装到灯座上的?导线怎么连? (3)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断的?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你认为电流动的路径是怎样的?把你的想法用箭头在连接图中表示出来。 2.我们已经发现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电路中哪些电器元件是必备的?如果我们将小灯泡换成小风扇或小电动机,会有什么现象?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挑战: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和电池,让它们同时亮起来吗? 【板书设计】 简易电路 1.简易电路:电池、导线、用电器、开关。 2.开关的作用:闭合开关,电流接通;断开开关,电流断开。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的教学主要就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根据这样的理念,我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让学生进行一个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比赛。在实验中发现,只用一根导线和电池点亮小灯泡不方便,于是引入电池盒和小灯座。接着让学生设计连接点亮一个小灯泡的电路,掌握电池盒、小灯座和导线的安装和连接方法,画出简单的电路图,形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概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