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电 路 第7课时 电路中的开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开关有的地方需要用导体来做,而有的地方必须用绝缘体来做。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验确切地认识到开关可以用来连接或断开电路,控制电路中电器元件的工作状态。 2.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 科学态度目标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开关,并用它来控制电路。清楚开关的制作材料以及材料的作用。 【教学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块软木块(或橡皮)、两个图钉、一个回形针、一个小灯泡、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一节电池、若干导线、红灯、绿灯和黄灯各1个。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生活中,我们能安全、方便地使用各种电器,是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元件控制着电流的通和断,这个元件就是开关。那么电路中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通与断的呢?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制作前,明晰制作方法。 (1)观察小开关。这个开关的制作使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有什么作用?把这个小开关连接到电路里,观察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 (2)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开关。想一想,这些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的。 (3)做个回形针开关。像图中那样,用小木板、回形针和图钉做一个简易小开关。 ①把回形针伸开放在木板上,用笔在伸开的回形针两端各描一个点作为标记。 ②先把一枚图钉固定在木板的一个描点上,再用图钉把回形针大的一端固定在木板的另外一个描点上。 ③把回形针开关连接到电路中,看看它能不能控制小灯泡的亮与不亮。 2.制作中,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1)开关主要分几部分?各部分作用是什么?对应需要什么特性的材料? (2)回形针开关由哪些材料组成?各部分起什么作用? 3.制作后,汇报交流实验结果。 闭合开关,接通电流,小灯泡亮;断开开关,断开电流,小灯泡灭。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回形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的通与断的? 2.你还能用其他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小开关吗?你是怎样制作的,你的小开关有什么特点?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将红色、绿色玻璃纸分别包在小灯泡外面,并将它们与电池、导线、回形针开关连接起来,做成红绿灯。试着用我们制作的回形针开关控制这组红绿灯。 如果想在红灯变绿灯、绿灯变红灯的中间再亮起一盏黄灯,应该怎么办? 【板书设计】 电路中的开关 1.开关:连接或断开电流的控制元件。 2.开关是导体、绝缘体共同组成的。 3.开关种类:遥控开关、拉线开关、闸式开关、活动开关等 【教学反思】 开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极其平常的物品,学生也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和使用到。对于“做个小开关”理论上讲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事实上,学生虽然经常接触,却很少有知道它的制作方法的,更没有学生关心过它的原理和运用。所以,在教授本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玩具灯里的开关原理,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观察玩具灯的开关是怎样控制电流通断的。学生不断地按动着开关,进行着深入的观察,“开关按下去,铜片接触,电流连通,小灯泡亮了”“开关往上松,铜片分开,电流断开,小灯泡不亮”,学生交流着自己的观察成果,对小开关的作用有了更具体的了解。把生活中平常的东西,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并了解知识,掌握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由于手电筒开关的内部不容易观察,所以我选择了学生都熟悉的玩具的开关。我们还可以利用其他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小型用电器﹐但一定是好拆卸,能看清内部构造的。 接下来我鼓励学生通过我提供的各种材料,分小组自主交流讨论设计制作小开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为主,独立观察讨论,集体汇报交流。再接下来就是制作红绿灯交替变亮的开关了,有了前面的制作经验,学生的活动进展飞快,很多小组都完成了开关的制作。但有一个问题,其他小组大多做成的都是红绿灯串联的电路,而且开关也并没有起到交替控制的作用。这时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并没有让犯这样典型错误的同学修改他们的电路。 我认为这节课我的教学重点解决得合理,教学难点解决得有层次性,有较强能力的同学不仅能知道如何利用开关控制多个小灯泡的电路,而且还能够帮助其他小组有效地改进他们的电路,使之取得成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动手的实践能力,应重点关注学生们动手之前的引导,再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习效果会更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