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追及及相遇问题专项练习 一、单选题 1.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行驶,其图象如图所示,在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处,在时间内甲车的位移为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在时刻相遇,则 B.甲的加速度大小较乙大 C.甲的加速度大小较乙小 D.甲的速度一直较乙大 2.在一大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息刹车,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汽车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B.在t=3s时发生追尾事故 C.在t=5s时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m,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5m 3.甲、乙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x﹣t图象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体做曲线运动 B.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C.当甲、乙两物体两次相遇时,二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 D.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二、多选题 4.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开始运动后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乙车开始运动后,乙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乙车追上了甲车之前,两车相距最远距离为9m C.在时刻,乙车追上了甲车 D.在时刻,甲、乙两车相距最远 5.甲、乙两辆汽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速度的平方v2随x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甲停止前,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时,甲车的位移为6m B.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C.汽车甲、乙在t=4s时相遇 D.汽车甲、乙在x=6m处的速度大小为m/s 6.甲、乙两汽车在某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经过同一地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其v-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可知( ) A.从t=0时刻起,开始时甲在前,6 s末乙追上甲 B.从t=0时刻起,开始时甲在前,在乙追上甲前,甲、乙相距最远为12.5 m C.8 s末甲、乙相遇,且距离t=0时的位置40 m D.在0~4 s内与4~6 s内甲的平均速度相等 7.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象。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出发时B在A前3m处 C.3s末两个物体相遇后,两物体不可能再次相遇 D.运动过程中B的加速度大于A的加速度 三、解答题 8.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速度vA=10m/s,B车在后,速度vB=3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在距A车750m处发现前方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已知B车的加速度为0.25m/s2,则: (1)若A车按原来速度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 (2)能见度至少达到多少米时才能保证两辆火车不相撞? 9.随着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一些人在驾车时也常常低头看手机,然而开车时看手机是一种危险驾驶行为,极易引发交通事故.一辆出租车在平直公路上以v0=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此时车的正前方x0=37.5m处有一辆电动车,正以v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而出租车司机此时开始低头看手机,2.5s后才发现危险,司机经0.5s反应时间后,立即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出租车需要滑行22.5m停下,若从司机发现危险开始计时。 (1)通过计算,经过多长时间二车相撞; (2)出租车司机开始刹车的同时给出信号,电动车司机接收到信号立即开始加速(忽略信号传输时间和电动车司机反应时间),加速度至少为多大两车恰不相撞。 10.某公交车从站点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行驶10m时,发现站点上还有一名乘客没有上车,正不停向司机招手示意公交车停下,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车。与此同时乘客立即由静止开始匀加速追赶,公交车停止运动时该乘客恰好赶到。公交车从启动到停止总共历时10s,行进了25m。人和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 (2)追赶公交车过程中该乘客的加速度大小。(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1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平直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6m/s的速度匀速驶过的货车有违章行为时,决定前去追赶,经2.5s,警车发动起来,以加速度a=4m/s2做匀加速运动,试问: (1)警车发动起来后经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3)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36m/s,则警车发动起来后要多长的时间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 12.一辆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正前方一辆自行车正以4m/s同向行驶,汽车司机反应0.5s后为避免相撞立即匀减速刹车,恰好未与自行车相撞,已知汽车刹车过程中做匀减速至停止运动,从减速开始,第1s的位移是32m,第5s的位移是1m,两车均可视为质点。求∶ (1)汽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大小; (2)汽车司机发现自行车时两车间的距离。 13.如图所示,一轿车正以v0=12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正前方△x=8m处某人骑一辆自行车正以v自=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经△t=0.5s后轿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已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a=6m/s2,轿车与自行车没有相撞,求: (1)轿车刹车后t=3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 (2)刹车后轿车与自行车之间的最小距离xmin。 14.在平直路面上,某时刻甲、乙两辆可视为质点的小车相距为,甲在前,乙在后,两车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以乙车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沿运动方向建立坐标轴,从该时刻开始,两车速度的平方随其位置坐标x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两车分别搭载信号发射和接收系统进行实时通信,当两车间的距离超过时,就无法进行实时通信。求: (1)甲、乙两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2)乙追上甲之前两车的最大间距; (3)乙追上甲之前两车能实时通信的总时间(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由图可知,甲车的初速度等于2v0,在t1时间内,甲a车的位移为 乙车的位移 若甲、乙在时刻相遇,则 故A正确; BCD.图像斜率表示加速度,则有甲的加速度大小为 乙的加速度大小为 所以甲、乙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故BCD错误。 故选A。 2.BD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t=3s时,b车的位移为:sb=vbt=10×3m=30m;a车的位移为:sa=×(30+20)×1m+×(20+15)×2m=60m,则sa-sb=30m,所以在t=3s时追尾.故B正确,AC错误.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米,速度相等时,a车的位移为:s1=×(30+20)×1+×(20+10)×4m=85m,b车位移为:s2=50m,因为s2+40>s1,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最近距离为:△s=40+50-85m=5m.故D正确.故选BD. 3.D 【解析】 乙物体的位移图是曲线,并不代表做曲线运动,A错.甲从参考原点出发,乙从x0出发,B错.甲?乙两图线相交代表相遇,此时斜率不同,即速度大小不等,C对.乙超甲后,两物体距离越来越大,D错. 4.AB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乙车的加速度为,故A正确; BD.当两车的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时在5s末,甲车的位移为,乙车的位移为,所以两车最远距离为9m,故B正确,D错误; C.在t=8s时刻,甲车的位移为,乙车的位移为,故C正确. 故选ABC 5.BD 【详解】 AB.由图可知随的变化关系成一次函数变化,故甲、乙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 分别代入数据可得 由图可知,甲的初速度为 甲、乙两车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则 解得 根据位移—速度公式 甲车的位移为 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图像可知,甲到静止运动的时间 所以甲的位移为 乙的位移为 当时,甲车已停下,即内的位移为 当时,乙车的位移 当时 即两车并未相遇,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在时甲、乙两车的速度大小相同,对乙分析,根据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 故D正确。 故选BD。 6.BC 【解析】 【详解】 A项:在0?6s内,甲的位移x甲=(7.5×4+5×2)m=40m,乙的位移x乙=5×6m=30m,所以6s末乙未追上甲,故A错误; B项:当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远,即5s末距离最远,此时最远距离为Δx=(7.5×4+10+52×-5×5)m=12.5m,故B正确; C项:6s以后,甲停止运动,因此相遇时,距离t=0的位置为40m,所用时间为t=x甲v乙=8s,故C正确; D项:根据图象可知, 在0?4s内甲的平均速度v1=10+52ms=7.5ms,在4?6s内甲的平均速度v2=10+02ms=5ms,故D错误。 7.B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0~3s内的位移A大于B,第3s末两个物体相遇,所以两物体没有从同一地点出发,A错误; B.由图象可知,两物体在0~3s内A的位移 B的位移 出发时两物体相距 Δs=sA?sB=3m B正确; C.因为A的速度一直大于B的速度,所以不会再相遇,C正确; D.速度图像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由图可知运动过程中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D错误。 故选BC。 8.(1)会相撞(2)800m 【解析】 【详解】 (1) 当B车速度减小到v=10m/s时,二者相距最近,设此时B车的位移为x1,A车的位移为x2 则有: x1=v2-vB22a x2=vAt t=vA-vBa 联立解得x1=1600m,x2=800m 因为x1>x2+750,所以两车会相撞; (2) 能见度至少达到△x米时才能保证两辆火车不相撞 则△x=x1﹣x2=800m。 9.(1)1.5s;(2) 【详解】 (1)由速度位移关系可知,采取紧急制动措施后,出租车的加速度 在时间内二者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汽车运动的位移: 三轮车运动的位移: 二者的间距: 设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经过时间t3二车相撞, 则有 解得 若从司机发现危险开始计时,二车相撞的时间 (2)设出租车司机开始刹车后,经过t5时,两车的速度相等,即 若恰好不相撞,则 解得 即电动车加速度至少为才能避免事故. 10.(1)4s;(2)1.4m/s2 【详解】 (1)设公交车运行的最大速度为v,加速过程所用时间为t1,位移为x1,减速过程所用时间为t2,由运动学规律可得 其中 联立解得 (2)设人追赶车的加速度为a,由运动学公式有 得 11.(1)10s;(2)72m;(3)10.1s。 【详解】 (1)设警车发动起来后要时间t才能追上违章的货车,则 at2-vt=△s △s=△t?v=2.5×16m=40m 解得 t=10s 或t=-2s(舍去) (2)在警车追上货车之前,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起来后经时间t′两车速度相等,两车间的距离最大为sm,则 sm=△x+v?t′-at′2=(40m+16×4m-×4×42)m=72m (3)若警车的最大速度是36m/s,则警车发动起来后加速的时间 设警车发动起来后经过时间t″追上违章的货车,则 解得 t″=10.1 s 12.(1)36m/s;(2)80m 【详解】 解:(1)设汽车5s末没有减速至0 解得 a=7.75m/s2 v0=35.875m/s v5=v0-5at v5=-2.875m/s 所以汽车在4s-5s间减速至0,设第4s末的速度为v4 得 v4=4m/s 或m/s(舍) v0=v4+4at v0=36m/s a=8m/s2 (2)恰好未相撞 v0- at′=v t′=4s x0=80m 13.(1)4 m/s;(2)2m。 【详解】 (1)由运动学公式可得轿车刹车后运动的时间 解得: t减=2s 故轿车刹车后2s内的位移大小 解得: x=12m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 解得: =4m/s (2)当轿车速度减小到与自行车速度相等时,它们之间的距离最小,设轿车从开始刹车到速度减小到v自=6m/s所经过的时间为t′,由 得: t′=1s 轿车运动的位移大小 解得: x1=15m 自行车运动的位移大小 x2=v自(△t+t′) 解得: x2=9m 所以刹车后轿车与自行车之间的最小距离 xmin=△x+x2-x1=2m 14.(1);;(2);(3) 【详解】 (1)由图可知随x的变化关系为一次函数,故甲、乙两车均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 分别代入数据可得甲的初速度 加速度 乙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 (2)设当经过时间两车速度大小相等,此时两车相距最远 即 解得 甲、乙两车在相遇前的最大距离为 解得 (3)设经过时间两车相遇,则有 解得 (舍去负根) 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距为,则有 解得 甲、乙两车在相遇前能通信的时间为0~2s和,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