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改革开放的起步 同步单元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 为纪念抗美援朝,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是( )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 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 3. “十三五”规划是2016-202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工业成就的是( ) A.鞍山钢铁公司 B.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C.沈阳机床厂 D.武汉长江大桥 4. 下列运动对我国生产力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是( ) ①土地改革运动 ②三大改造 ③大跃进运动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5. 中共八大的功绩在于( ) A.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重要贡献 B.为我国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C.为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在思想上作了准备 D.把全国人民和全党团结在毛泽东思想的旗帜下 6. “三起三落/经受了风风雨雨的摔打/回顾几十年的革命历程/使你悟出了‘真理’也有真假/划时代地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拨开了迷雾/指明了方向/走上了正轨/ 使共和国的国力/得到了举世瞩目的壮大。”上述材料称赞的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周恩来 7.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 ) A.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 B.反右倾运动中,彭德怀受到错误批判 C.天安门事件被判为反革命事件 D.“四五”运动后,邓小平被撤职 8. 属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科研成果的是( ) ①原子弹爆炸成功 ②中进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 ③用于实战的导弹发射成功 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9. 我们党和国家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D.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 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增强企业活力 B.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实行对外开放 11.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大开发、大发展新气象得益于(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B.民主改革的推行 C.改革开放的推动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12. 2017年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瀛台会见了新当选并获中央政府任命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表示,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经济持续繁荣发展,国际贸易和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这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一国两制”方针 C.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3. 70多年来,虽然两岸尚未统一,但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民族感情也没有改变。下列史实不利于实现海峡两岸统一的是( ) A.大陆综合实力的增强 B.“台独”势力的存在 C.香港、澳门的回归 D.两岸经济往来密切 14. 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 ) A.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 B.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15. 漫画《梅开三度》(如图)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政策和发展,其中①处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16题10分,17题14分,18题16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反映了建国初期,为巩固政权中国政府采取的什么战略决策?是在什么时间在谁的带领下去完成该战略决策的? (2)图二反映的是朝鲜战场上涌现出的哪位英雄?再列举一位在朝鲜战场上舍生忘死的英雄。他们身上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图三中,A处发生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一次著名的战役? (4)我们最终取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这个结果有什么意义? 17.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7分) 【倾听历史声音·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材料一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材料二 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邓小平 (1)材料一反映了“文化大革命”后的哪一方针?提出这种方针的实质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说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性质是什么?有何历史意义? 【见证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材料四 饱经沧桑的中国在1978年再一次面临命运的抉择,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3)材料三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何而起?请指出“战略转变”前后,党的工作重心分别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历经沧桑巨变,今天,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航天科技取得了辉煌成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科技创新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原爆圆梦】 材料一 如图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标志着中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有何历史意义?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谁? (2)人民解放军中担任战略核反击任务的军种是什么? 【新的飞跃】 材料二 (3)请为上图配上文字说明。(要求简明、准确) (4)他的研究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产量带来了大幅度的增产,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走向辉煌】 材料三 2016年8月26日,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表示,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落月采样并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第三步。 (5)科技是创新的结果,面对着激烈的科技竞争形势,你认为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CDCA 6-10BABAA 11-15DBBBC 二、非选择题 16. (1)决策: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在彭德怀司令员的带领下,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军。 (2)邱少云。黄继光。精神:舍生忘死,英勇作战,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精神等。 (3)上甘岭战役。 (4)沉重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保卫了朝鲜的独立和中国的安全;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同时,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17. (1)方针:“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文化大革命”中“左”倾错误的继续。 (2)性质: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历史意义: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战略转变前,工作重心是阶级斗争;战略转变后,工作重心是经济建设。 (4)自1958年开始,“左”倾错误不断泛滥,先后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严重的失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全面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因此,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18. (1)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邓稼先。 (2)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热爱科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